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临港新片区三年:为国家闯出一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路

2022年08月20日09:53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汇丰不错过任何一次金融改革发展高峰,20多年前我们作为首批外资银行入驻陆家嘴,如今我们选择了临港新片区。”

“协鑫的海外油气贸易业务,以前主要落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因为临港刚出台的离岸贸易政策,我们要回归上海了!”

“特斯拉得州、柏林、弗里蒙特几个工厂间或许会有友好竞争,但上海超级工厂很难被超越。”

2022年8月20日,在境内外企业、海内外人才的赞誉与期待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迎来揭牌成立三周年。

三年来,临港新片区以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指示要求为统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和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努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分解出的任务已完成90%,出台各类政策260余项,形成首创性创新案例87个,初步形成了“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型开放体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58%,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40.2%,规模最大的汽车产业产值连续两年翻番,从300多亿元跃升至2000多亿元。

开放始终是临港最重大的使命,改革始终是临港最大的经济红利。“三年大变样”目标圆满完成后,新片区站上了新起点。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这张上海乃至国家的“王牌”,将继续坚定深化改革、矢志扩大开放,闯出一条新路。

为国家探索新路提供样板

今年5月,27个从加拿大温哥华进口至中国的集装箱,载着725吨青豌豆,在洋山深水港码头被装上“美若马士基”轮,运往最终目的地天津港。这是国内首单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标志着我国国际航运领域开放的一次重要突破。

新片区管委会航运处负责人介绍,该业务落地,能吸引境外船公司把国际中转业务从釜山、新加坡等传统中转港转移至上海,提高上海港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枢纽能级。而马士基等世界排名前10的船公司已经开始认真考虑,将手中货箱资源更多地向洋山倾斜,甚至设计更多在上海港中转的航线。

这步棋的重要意义还不止于此。“沿海捎带”是否放开,涉及主权、本国航运业保护等问题,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未全面放开。临港新片区走在世界前列,充分彰显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同时,也为我国航运业率先进行了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如何满足市场主体需要,又不对现有沿海运输造成困扰?这些问题,都需要临港给出答案。

在新片区管委会看来,为国家探索新路、积累经验、提供样板是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制度创新领域,就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今年3月,国内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在洋山港区盛东码头落地。一艘全球最大型的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加注船花了13个小时,为法国达飞集团集装箱船加注了7066立方米保税LNG。洋山港成为全国首个、全球第三个能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保税LNG“船到船”加注的港口。

“双碳”战略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船舶开始使用LNG燃料,未来的业务量将爆发式增长,新片区的此次突破让洋山港有了充分的承接能力。管委会制度处负责人透露了背后的不易:LNG既是能源,又是危化品,世界各地都没有船舶加注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一家非常重量级的外资企业提出,洋山港能不能落地这个功能?不能的话,他们就另寻别处了。这相当于是一个“对赌协议”,而临港新片区“赌”赢了——管委会抓紧牵头与多个主管部门商讨,包括对安全性的验证、规程的制定,以及管理上的创新等,在3个月内出台了试行管理办法。

“临港想办法走通了这条路,为国家提供了有效的样板。”这名负责人说,“这不仅关乎LNG一处,在氢能等各种属性类似的领域,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释放坚持创新突破强烈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新片区不仅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台了LNG加注的操作细则,更是将“临港新片区内企业经批准,可以试点开展国际航行船舶液化天然气等新型燃料加注业务”写进了今年3月施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中。

临港新片区条例是新片区首部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对此前的改革创新成果进行了固化和完善,同时将不少正在推进、还未落地的政策制度创新纳入其中。这能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尤其对于更认可法律的外资企业,释放了“新片区会坚持创新突破”的强烈信号。

譬如,临港新片区此前在全国率先试点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新加坡企业兴农华赢公司在中国银行协助下,仅用一个基本户便可完成公司的日常结算和接收境外母公司的投资资金,既提高了企业账户使用效率,也降低了财务管理成本。卡哥特科、恒玄科技等公司则成功办理了凭付款指令直接向境外支付货款,这类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结算原先应由银行审核发票、合同或报关单。

这些金融贸易制度创新写入临港新片区条例后的多场国际贸易活动上,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的境外企业家们纷纷展现了对新片区的投资兴趣。

“这些制度创新不仅在于少开一个账户、多一条资金通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负责人说,“我们希望能给企业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再特殊、再紧急的业务,在临港新片区都不会遇到不应有的阻力。”

这折射出新片区的一种改革理念:把天然权利交还给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试点“一业一证”+“证照联办”联合办理模式、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无感监管”、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中首创的“先建后核”……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以“特殊”带动经济功能腾飞

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临港新片区吸引了海量市场主体投资发展,实现了奇迹般的经济增速。在新片区,原先不易做、不能做的业务领域,诞生了一个个“从0到1”。这也是“特殊经济功能区”题中之义:以政策之“特”、环境之“特”、理念之“特”,带动经济功能腾飞。

三年来,新片区累计签约1196个项目,其中前沿科技产业项目涉及总投资约4200亿元;累计落户400多家金融企业,累计完成1.3万亿的跨境人民币收付款;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9.2%,特保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新片区还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再造一个浦东”。展望未来,临港极有可能成为硅谷、波士顿、沃尔夫斯堡这样的全球创新和产业高地。

向着这些目标蓬勃增长的势头仍在持续。8月12日,临港新片区又签约了24个项目,涵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产业领域,以及商业文旅、基础教育等城市功能领域。签完字后,合智熔炼总经理阮宁瑜几乎掩饰不住激动:“合智的装备能填补我国航空产业的空白,一直供不应求,亟需扩产。临港有很多政策优势,土地空间也充足,还有本地的航空产业集群,对我们来说是最合适的战略新空间。”

继续招引龙头企业的同时,临港新片区正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初创企业、中小企业,以及构筑这些企业的人才身上。近日新片区发布的一系列发展行动方案白皮书提出,将引入具备成熟孵化和加速经验的服务机构;搭建梯度培育体系,引导支持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挂牌上市。建立不少于3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支持资金,缩短人才引进和落户的等待期;建立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普惠扶持与重点支持并重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等。

“树干成形以后,还要有更多枝丫和叶片。”管委会领导说,“临港新片区要打造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这些要素缺一不可。”

(责编:董志雯、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