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捂”在家,这个商品房小区的邻里关系越“捂”越亲!
疫情之下,“关起门来过日子”的商品房小区里,邻居们却变得更熟了,人与人的关系也更近了。一个多月以来,程家桥街道嘉利豪园居民区就在不断上演温暖的一幕幕……
“封楼近一个月,我们之前的药都断档了。我先生80岁了,有严重的基础病……感谢陶鸣东、张医生的大爱无疆。”近日,嘉利豪园居民孙阿姨,写了一封感谢信。
记者了解到,自从外地退休后,孙阿姨与老伴侯老先生就来到上海,住在嘉利豪园。“一栋楼20几户人家,但交流很少,商品房小区基本都是这样的。”孙阿姨说,因为老伴儿需要配药,她才与所在楼组的骨干陶鸣东取得了联系。
陶鸣东将孙阿姨家的情况反映给居委会后,同小区居民张医生主动介入。“张医生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疫情期间,小区居民有就医、配药的,她都非常积极地提供帮助。”嘉利豪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佳伟表示。
于是,陶鸣东上门将侯老先生的医保卡和买药明细收齐,转交给张医生。很快,张医生就为侯老先生配齐了一个月的用药量。“张医生还先帮我们垫付了费用,这份感谢难以用言语表达。”拿到药后,孙阿姨再三感谢道。
“善良的人是最好的风水。”正如孙阿姨写的那样,疫情期间,嘉利豪园居民区的邻里关系,在你来我往的人情中被加速“捂热”了。
3月底,70岁的白阿姨(化名)与老伴同时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被送去方舱医院。后来,白阿姨回到嘉利豪园后独自在家,互不熟识的邻居主动把发放和团购的物资送到白阿姨家门口,并在群里宽慰老人。
胖胖的小李,喘着粗气楼上楼下奔跑着;瘦小的姚姚嘶哑着嗓子,在寒风中登记、核对核酸名册;有家难归的居委会干部们成为了居民们的“跑腿官”……这些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都冲在一线的人们,都被白阿姨写进了给街道的感谢信中。“细微之处见人心,平凡之中见伟大。邻居们互帮互助、共克时艰,谱写了疫情下邻里关系的新篇章。”白阿姨说道。
期间,嘉利豪园居委会还收到了一个无人认领的生日蛋糕。原来,居民得知街道下沉干部段立彬30岁生日后,自发“众筹”,为他献上一份生日惊喜。“我家有打发器”“我有一个芒果”“我家鸡蛋多”……看到承载了居民们满满心意的蛋糕,段立彬瞬间破防了!
据悉,3月疫情以来,嘉利豪园居民区就成立了多个以居委干部、楼组骨干、志愿者组成的“三人小组”,发动居民自己的力量,共同筑牢社区防疫墙。
志愿者中,“90后”党员郦浩元,也是一名退伍军人。3月28日,他主动请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核酸采样点扫码、生活物资配送、病人转运……各个场景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有时候从早上5点起床,7点到居委会穿好防护服,忙碌至晚上12点才能回家。”郦浩元说道,“但这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除了协助自己所住的小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郦浩元还积极支援周边别的小区。动物园观光车改造的移动采样车,他担任“司机”;心疼工作人员没时间吃饭,他把发放给自己的食物贡献出来,给大家“加餐”;小区的独居老人不会网购,他自掏腰包买东西送上门……在郦浩元的“大白”服上,写着“最帅退役军人”,“这是居民给他的评价,也是他的真实写照。”徐佳伟表示。
“勤工作不辞劳苦,严把关精雕细琢。”在嘉利豪园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区已近1个月没有出现阳性感染者了。以嘉利豪园5号楼的业主吴春晓为代表的全体居民,给居委会写了感谢信并赠送了锦旗。
本身也是志愿者的吴春晓说,“所有志愿者和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一样,社区防疫的每一个岗位,大家都‘抢’着做‘争’着做。只要有任务,不管是凌晨还是深夜,总有人‘随叫随到’。大家心里想的都不是一户一人,而是整个小区,令人非常动容。”
令吴春晓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60多岁的志愿者姚大姐,“她有腰椎间盘突出,但每次做志愿者,她都第一时间赶到。不管做多久,她都和我们一样坚持到最后。”
薪火相传,居民们也渐渐“走出”家门,“走进”社区,一个接一个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商品房小区邻里之间那道无形的“墙”,也慢慢地破了……(来源:上海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