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批!金山这所学校入选!背后离不开...
位于张堰镇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一条新港河从学校穿流而过。课间休息时间,高三学生张俊伟正在河边漫步,他其实是在“巡河”。原来,就在三周前,张俊伟有了新的身份,成为了学校该学年的“校园河长”。
张俊伟告诉记者,自从通过老师了解到河长的相关事宜,再加上自己本身就热衷于环保,便踊跃报名当上了“校园河长”。尽管是新手,他却做得井井有条并且很有收获。
张俊伟
“平时我会检查河道里是否有漂浮物、有没有异味,如果有我会立刻上报给老师,尽快把问题解决。这不仅让我们的校园更美丽,也让我对环保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有社会责任感。在校园外,如果遇到河道里有垃圾的情况,我就会知道该如何解决、找谁解决。
学生们切身体验环境教育,让来自“纸上”的知识得以转化为实践成果,也让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脱颖而出”。在今年2月成功创建为首批“上海市绿色学校”。
校长 干亚清
“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河长制的范畴与概念,归到环境教育中。新港河作为重要教育资源,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与走访贤人,了解河道历史,传授相关知识,并让学生参与到河道管理与巡视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科学素养。”
而另一边,在地理老师赵彩霞的课堂上,学生们正端坐于课桌前,认真学习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法,这也引发了学生们的“头脑风暴”。
“其实黄土高原并不是单发性问题,生态问题也存在于在我们的身边。作为高中生,我们要更关注这一问题,有意识地保护环境,可以从保护周边生态入手,比如定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等等。”高二学生金马君瑶说道。赵老师告诉记者,在地理教学中加入生态知识,有利于树立人地协调观、绿色环保观等,为学生们正确处理好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打好基础。
事实上,环境教育在各个学科教育中的渗透,得益于绿色学校的创建。在创建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思想品德、语文、生命科学、地理、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各科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加大对环保知识的渗透教育,使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潜移默化。
除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精神文化教育以外,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也十分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管理。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等文化阵地,展示节约水电、珍惜粮食等宣传标语,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在全校营造“绿色”的氛围,引导师生确立绿色理念。另外,为提高卫生标准,学校实行了垃圾袋装化,实施垃圾分类,被评为上海市金山区首批垃圾分类示范性学校。
目前,学校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校内树木枝繁叶茂,更有立体感的特色绿化景观吸引眼球,以节能灯具、感应式厕所为主的节能设备在学校普及,真正做到了校园清洁优美,课堂规范整洁,厕所清新洁净。
接下来,学校将持续推广普及生态知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来源:i金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