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除夕,各行各业留沪驻守的基层工作者和社区老年居民,感受着温暖红火的年味

一顿顿特殊的团圆饭吃出“家的味道”

2022年02月01日09:23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公交线路上,享受丰盛美味

■本报记者 束涵

昨天,上海巴士三公司食堂凌晨5点就开始忙碌起来。洗菜、切菜、配菜、淘米、烹饪……50个厨师齐齐上阵,锅碗瓢盆叮当响,一顿特别的年夜饭正在操办。

每到万家团圆的除夕,公交人仍然往来在线路上,服务市民出行。今年,巴士三公司更多外地员工选择就地过年,驾驶员、售票员、站管员、安管员、营运监控值班人员等九大工种,共计1900余人坚守岗位,年夜饭需求量随之增加。让职工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吃饱、吃好、吃出年味,是总厨曾义每年的惯例。

凌晨3点,曾义就到食堂开始检查食材,核对配料量、蒸饭量、餐盒量,以及各方面用具消毒。天还没亮,他和其他厨师一起,忙着淘米蒸饭。有他在,就好像有了“定海神针”。上午连续几个小时,厨房里每个人各司其职,活动半径几乎不超过一米。“每道工序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大家都会很仔细。”

其实,曾义的老家也在外地。他是四川人,工作后辗转全国多个省市,粤菜、川菜、本帮菜无不精通。进入公交行业10多年来,几乎是告别了春节回老家团圆。“我们公交职工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照顾好他们的胃口,做好服务的大后方,就是这个工作最大的意义。” 

今年,厨师们准备了符合上海本地口味的红烧大排、盐水虾、熏鱼、蛋饺、烤麸、八宝饭,还有考虑到各地口味的香辣虾、酱牛肉、酱鸭。“既然是年夜饭,最重要的就是丰盛,总共有12道菜,另外还有汤、水果、点心等。

每一道菜都有讲究。比如,最常见的熏鱼,首先食材就很重要,“我们用的是乌青鱼。汤汁要熬四五个小时,这样才能把香味熬出来。其中还特意加了麦芽糖增加酱汁浓稠度。”

由于公交行业的特殊性,大部分员工只能在线路上吃这顿饭。午后,精心烧制出来的饭菜被打包送往修理车间、线路调度室等岗位员工的手中。

“除夕夜,和同事们一起吃上公司准备的年夜饭,一人在外的孤单也驱散了不少。”“90后”李佳伟来自广东揭阳,是车间日班保养组修理工。这段时间,他和同事们每天在完成计划保养任务后,加班加点更换20个左右刹车蹄架,保障公司营运车辆行驶安全。“平时想家了,我就跟家里人微信视频聊天,让他们放心,我在这里挺好的。”

幸福饭堂里,感受社区温暖

■本报记者 周楠

红烧蹄髈、熏鱼、松鼠鱼等琳琅满目;福字窗花、大红灯笼年味正浓……除夕中午,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的桐柏·幸福饭堂内,基层一线防疫人员、环卫工人,高龄、独居、困难居民等应邀而来,吃了一顿特殊的团圆饭,感受到“家的味道”。

来自河南的何先生是社区“美化师”的一员,这是他响应“就地过年”政策驻守曹杨新村的第三年。“对我来说,曹杨新村已经是‘第二故乡’,生活在这里很方便、很舒适,过年也没有孤独感。”

饭桌上的其他人纷纷赞同。一位基层一线防疫人员表示,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应急抢修等工作是重中之重,用“敬业福”换百姓的“平安福”,才能让社区过上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虽然免不了身体上的疲乏,但社区这块‘后盾’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保障,这顿团圆饭就带来了满满的过年仪式感和人情味。”

“这一年大家辛苦了,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借这顿团圆饭,向大家道声感谢!”现场,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为大家送上新春祝福。

大家谈笑风生间,饭堂一隅,来自杏梅园居民区的蒋爷爷赋诗一首:“春到人间人兴旺,全靠党的领导好……” 

语毕,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蒋爷爷十分感慨:“社区组织了这么一场活动,让我吃上了热闹的团圆饭,感受到了来自社区的温暖!”

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曹杨社区,近年来不断完善升级配套设施。今年新增设的“烟火气”幸福饭堂,更是一开张就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头好”。因菜品口碑好,春节不打烊的幸福饭堂年夜饭套餐预订接近“爆单”,售出了几百份。套餐含8个热菜、6个冷菜,居民可自行选择成品或半成品。

作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已迎来她的70岁生日,新一轮城市整体更新、旧住房成套改造,让1499户居民顺利回搬入住曹杨一村。这个春节,也是居民们回搬后的第一个春节。

“祝您老人家虎年身体健康,快乐幸福,越活越开心!”1月30日,曹杨新村街道干部来到曹杨一村百岁老人滕文湘的家中,向她拜年,并送上了街道特别定制款的新年“福”字和春联,春联上写着:“山欢水笑春满地,人寿年丰喜盈门”。

在曹杨一村内,居民们一笔一画绘“虎”画,一起编织“中国结”。左邻右里还一起包煮汤圆,共品曹杨小火锅,图个“团团圆圆、红红火火”。

(责编:龚莎、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