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河道黑臭曾是“闵行之最”,如今水清鱼戏、白鹭翩跹!他们治水有方 | 百年大党 一心为民
华漕镇王泥浜村因宅河王泥浜而得名。
55岁的乔红卫,沿着王泥浜快步前行。每天他都要花上40分钟顺着河道旁的亲水平台,沿河路走上6000多步。
“小时候,我都在这条河里摸鱼摸蚌、抓虾,它就是我们的‘母亲河’。”乔红卫是土生土长的王泥浜村人,从2017年起他成为了王泥浜的一名巡河员。他指着前方的大片树林说:“以前这两边都是厂,污水都往河里排,2015年、2016年拆违整治后,厂都关了,种了绿化,现在没有污染源了。”
每周,乔红卫都要为王泥浜做一次“体检”。他从王泥浜不同河段打起河水,熟练地用试剂和试纸检验水质。“看,试纸是黄色的,显示为0,0~0.5属于正常。”
说完,他拿出手机,将这次的水质结果的照片发到了一个97人的群里,这个群里从分管水务的华漕镇副镇长到各河长都在内,所有人都看得到问题和结果。
金爱芳既是王泥浜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也是王泥浜河道河长,虽说上任仅数月,但“氨氮”“总磷”“透明度”“PH值”等指标代表的含义她已耳熟能详,她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乔红卫发到群里的照片。“作为河长,这些都是需要培训的,必须能看懂。”
目前,华漕镇水务站在15个村都设立了村级河长工作站,拥有118名河长,每天巡河制在华漕镇已经常态化,通过定期监督河道水环境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最终实现快速解决问题。华漕还在区、镇、村河长“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和“七个一”长效机制基础上,吸收民间河长共同治水护水,通过基层最末端的检测监督维护,形成上下联动的护水治水合力。
蟠龙港,是华漕南部最重要的水系,横贯千年古乡诸翟集镇,西接青浦徐泾江,北入吴淞江,其中华漕段全长3公里。
华漕水务管理站见习副站长刘帅帅,登上了一艘保清船,他要顺着蟠龙港、洪泾港,一路向前巡视。这里是华漕镇中心区域,两岸分布着生活区、学校、机关和商业设施,水质的好坏,直接呈现在大众面前。
“几年前,华漕水质达标率只有10%,另外90%都是黑臭的,是闵行之最。”回忆起2017年前的华漕水质,他有感而发。“我们华漕区域内的大大小小的河有171条,总长105公里。那时候起,华漕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消除河道的黑臭问题。”
治水需治源。2018年蟠龙港两岸诸翟村917户农村污水全部纳管,沿线还设立2个初期雨水截流点,水系内2座既有雨水泵站提标改造,消除了入河污染。两年之后,蟠龙港水系黑臭消失了。
2019年,他们又启动了“消除劣V类河道的水生态项目”,通过增加水生植物、向河道放养鱼虾,加设增氧设备,进一步提升河道水质。
如今,蟠龙港月均值IV类水占75%以上,游鱼河中戏、白鹭水上飞比比皆是。
同样受益的还有华漕诸翟西街的居民们,小涞港在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的弯,数年前,小涞港沿河的居民连窗都不敢开。
“以前村里由于外来租户众多,沿河村民和租户直接将粪便污水排放到河道里,有股腐臭的味道,蚊蝇滋生,常年不敢开窗。”村民张明辉在小涞港河边的亲水平台散步,一边对记者说,“现在村里建了定点化粪池,再也没人沿河排污了。”
现在,水流平缓、水面宽阔,吸引不少钓客挂杆垂钓。
而王泥浜、小涞港、蟠龙港河道整治仅仅是华漕镇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整治水环境首先要摸清造成水环境污染的根源在哪里,针对不同污染源对症下药、分类治理,一河一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盘问题。” 华漕镇水务管理站站长金文介绍说。
结合华漕镇开展“五违四必”综合整治和动迁工作的契机,2017年华漕根据调研摸排,很快找到了最重要的三大污染源头,并迅速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对2006年以前雨污同排小区进行雨污分离改造;对村庄进行集中污水收集,杜绝沿河排污;同时建立污水截留井,消除入河污染。
“从截污纳管、雨污分离、管网改造、泵站建设、生态修复着手,我们走出了一条多措并举的协同治理之路。”5年后,金文总结出华漕五大治水经验。
据了解,从2018年的消除黑臭到2021年全镇水域IV类水达到75%以上,镇级河道更是达到IV类水100%,优Ⅲ类水达到65%,华漕城市形象和水环境大为提升。
其中,龙尖嘴、周泾港在2020和2021连续两年被评为上海市“最美河道”;以《蟠龙港水系治理》为蓝本汇成“美丽河湖”治理案例代表闵行区唯一的案例申报国家生态环境部,这也是上海市仅有的四个优秀案例之一,而水务站站长金文也被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当前,华漕镇又启动了“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点”建设,向着“十四五”末河道全面提升至IV类水、III类好水比例60%以上而努力。为此,华漕镇特意聘请了由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专家组成的“智囊团”,开展有针对性的长效生态养护模式。改造河岸环境、放养鱼虾,培植水面水底绿植、增加水中造景,营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优美水环境。
(来源:今日闵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