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社会| 法治

探访上海海洋大学安置点 木工何师傅:“比我们住的集装箱安全多了”

2021年09月14日10:24 | 来源:新闻晨报
小字号
原标题:探访上海海洋大学安置点 木工何师傅:“比我们住的集装箱安全多了”

  “比我们住的地方安全多了!”9月13日一大早,何师傅和几位工友接到通知,他们需要转移至8公里之外的上海海洋大学,在台风“灿都”来袭之际,去那边的安置点“避避风头”。

  51岁的何师傅是一位木工,一个月前,经朋友的介绍从老家来到上海打工,而他之前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工地上安排的集装箱,里面是上下铺木床,同住的还有另外3位工友。

  从来没有经历过转移安置的何师傅,在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还有一些兴奋,但是,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天,他没工作可做,收入变成了零。

  “还是要配合政府工作嘛。”何师傅说,来沪务工的这一个月,他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帮客户家里打房梁、吊顶、定制家具,每天几乎都有不同的工作等着他做,现在突然“闲”了下来,他反而有些不太习惯。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话声音很轻,如果不是那一身晒得黝黑的皮肤,何师傅看起来不像一位整日奔波的打工人。

  当天晚上10点,在上海海洋大学体育馆一楼的网球馆里,几百名被转移而来的工友在空地上打着地铺,他们大多半躺在自己的临时床位,刷着手机,一部分人已经泡好了方便面,开始吃宵夜。

  一瓶啤酒放在枕头右侧,一袋卤花生放在枕头左侧,何师傅盘坐在枕头前,手机里播放着他爱看的电视节目,何师傅说,他特地带了这些零食,当做在安置点消遣时吃的小玩意。

  “这里人有点多,有点吵,但是我们习惯了,倒头就能睡着。”回头看了一眼住着几百人的场馆,何师傅说这点吵闹的声音对他而言没有什么影响,平时干活一天累了回去,很快就能睡着,生物钟已经定型,来到安置点又有空调,还包了一日三餐,比自己住的集装箱要好多了。

  自从得知台风来袭,何师傅就一直和待在老家的亲人们保持联系,每隔几小时,他就会和爱人报备一声,说说自己吃了什么,在干什么,家人们都比较放心,除了活动范围仅限于体育馆附近,何师傅说安置点一切都很不错。

  在上海海洋大学,整个体育馆的两层楼都被用作安置点,记者从浦东公安分局临港高校派出所的民警处了解到,海洋大学总共承接了1100余位安置人员,他们大多是来自学校在建场馆以及学校周边几个工地上的工人,由于居住房屋比较破旧,或是居住地较为低洼,因此被统一安置在这里。

  接下来,住在安置点里的工人们将根据台风“灿都”的影响程度,等候撤离的通知。

(责编:严远、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