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七日谈︱新学期,看上海如何标本兼治做“双减”
“总算把‘神兽’送回学校啦!学校还有课后服务,做完作业再回家,太省心了!”9月1日中午,在大江东工作室附近的小杂货店,老板娘兴奋地打着电话。
过去一周,牵动整个社会神经的“国家大事”,头一件,当数新学期开学。刚经历多地散发病例的冲击,全国50多万所学校如期线下开学,2.76亿大中小学生顺利返校学习。有网友称,“20多年来,从未这样期待开学。”
期盼,还因为教育新政的全面实施。7月下旬,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以往,各种“减负禁令”下过不少,却很难奏效。“养不起孩子”,更成了年轻人不愿多生的一大理由,教育焦虑与年俱增。
《解放日报》详尽报道新学期“双减”
这次的“双减”政策,显然有根本上的不同。高层痛下决心,一方面斩断巨大市场利益驱动下、资本对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干扰;另一方面,通过明确、具体规定和强化督导机制,监督规范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誓将“减负”落到实处。
国家宏观政策瞄准行业痛点难点,渴望“拳拳到肉”。但是,要管好教育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千差万别背景下的“双减”,如何细化、执行,不将好经念歪、实事做“虚”,如何真正缓解家长焦虑、消减“内卷”,考验的是各地管理部门与学校的智慧与能力。
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田和率先实现教育基本均衡化发展整体达标的城市,曾因PISA测试的出色表现吸引全球关注的上海,如何操作这一轮“减负”?
8月下旬,上海连续推出教育十四五规划、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的实施意见和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六项具体措施。严控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并充分利用全面推开的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小学书面作业不出校门、初中疑难作业不带回家”。
这两天,在几所中小学走访,对管住作业量、课后服务做作业这一条,几乎所有家长都觉得舒心,但也不免冒出新的焦虑:减了作业,限了课外培训,孩子竞争力弱了吃亏怎么办?
其实,上海教改六项新举措中,“减”的只有作业量,其余五种全是学校教育“加法”。比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建立培育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公民办小学100%开出课后服务,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还提供延时托管,初中则探索开设自习班。课后服务时间一半用在教师指导学生作业,个别辅导和答疑;一半开展社团活动。学校、教师必然付出更多资源、时间与精力,还要动员、利用好社会力量,也要承受更多风险与压力。
应对课外培训的“减法”,上海利用“空中课堂”做起学校教育“加法”。将于9月10日上线的“空中课堂”升级版,在原有名师在线课堂基础上,面向初二初三学生,结合教学重难点,制作名师精讲课;根据高频问题集中答疑,“名师面对面”,提供线上个性化辅导。
“全员导师制全覆盖”也是上海另一道创新“加法”题:所有教师都要成为学生导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导师的职责是与学生交朋友、沟通指导家庭教育。显而易见,这是为了让教师不再只关注成绩,而是目中有“人”,让每个孩子在校有人关心,让家校沟通更有效,家庭教育少些误区。想想一些花季少年冲动轻生的案例,就会知道,这样的举措多么重要。
上海教育的另一重要变化是,年内将建设紧密型学区、集团57个,覆盖298所学校。这意味着更多优秀教师、校长的流动,让基础教育尽早实现优质均衡。唯其如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教育焦虑、靠“抢跑”“刷题”折损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创造力的功利教育观,才能根治。
这是一个浩大而长远的工程。上海,用一以贯之的科学思维、专业精神、周密举措,将之分解、落地,走向可操作。
新学期,在上海不少中小学校的校园一角,孩子们种下一颗颗小青菜、小豆苗,每天记录并观察其成长变化,还能制作品尝劳动果实;体育课成了每天的“主课”,加上“运动大课间”和课后活动,“每天在校运动一小时”不再是口号……校长们则聚焦做好教师动员、培训,老师们为了让作业“提质增效”、分层设计,更是殚精竭虑。
标本兼治,做强基础,才能做好“双减”,打造新的支持保障系统。基础教育的“上海秘密”,自会继续书写;中国教育改革的这方试验田,正在探索从“可操作”走向“可持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