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机器分秒不停 申城“病毒猎手”昼夜不息

2021年08月12日09:09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咚咚咚。”

身穿“大白”防护服的技术员敲了敲玻璃,打开新冠样本接收专用传递窗,将一盒盒检测样本放入通道。短暂等待后,玻璃窗内的“大白”从内侧取出样本,负压房间内的气流随着关闭窗门,发出一声轻响。

这原本该是午餐时间,作为实验室前处理组技术员,宫庆德的脑海里只有样本送达的批次和时段。“这是来自隔离酒店、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天山中医医院等多个机构的700余份检测样本。”每天中午至晚间,宫庆德和组员们来回奔波于前处理区和8楼工作区内,确保每一剂样本数量精准、保护周全地被送入实验室。“有时晚上9点能下班,最近样本量大,最晚得等到10点多甚至更晚,最少一批能达到3000余份,多则一批万余份。”

近日,由于国内本土新增病例持续增加,本市核酸检测需求量也猛增。除了市民们熟悉的采样“大白”外,还有一批默默无闻在实验室内快速准确进行检测、出具报告的“病毒猎手”,共同为这座城市的疫情防控筑起高墙。

机器不停运转的分秒间,火眼金睛的“福尔摩斯”们如何不分昼夜“跑在病毒前”?昨天,记者换上防护装备,推开了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实验室大门。

单日最高处理样本2.7余万

去年3月,拥有上海首批核酸检测资质的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被指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定点机构,此后承接了以总部所在地长宁区为主,包括普陀、虹口、松江、青浦、嘉定、徐汇、宝山、浦东等“4小时可送达实验室”半径内区域的新冠检测工作,提供“采样、物流、检测、出报告”全流程和24小时不间断服务。

整洁、安静,是走进兰卫检验后的第一印象。推开一扇扇门,8楼专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基因扩增(PCR)实验室映入眼帘。依次排开的1、2、3区,分别为试剂准备区、标本处置区与扩增区。从采样点收集来、还带着采样拭子的试管,就是在这里经过数个小时,最终呈现为健康云、随申办App端或纸质版的报告。

“今年五六月常规时段,每天大约处理两三千管样本;近期疫情出现反复,每日样本数几乎都上万,单日最高达2.7万余管样本。”实验室主任王玉林介绍,“增量的出现与医疗机构、机场相关公司等重点人群检测频次的增多有关,还有许多因差旅、会议等有核酸检测需求的市民。有时采样、检测需求紧急,通宵达旦也是家常便饭。”

在这里,“做完当日全部样本才能下班”是一条铁律,熬夜也就成了每位技术员的“必修课”。“昨天是凌晨5点下班的,今天是凌晨1点。”回到岗位上的实验室主管鞠鹏程看不出一丝倦容,但脱下面屏、口罩后近1小时,他的脸颊上仍有淡淡的压痕。“6楼有休息室,2楼有宿舍,能就近充分休息好,再投入下一场战斗。至于脸上的印痕,时间久了,算是这份职业的军功章。”

忙到深夜外卖还在自取柜里

2区的生物安全柜前,鞠鹏程和技术员程洁婧打开样本保存盒,对待测样本信息进行逐一核查、排序。有螺纹的帽盖握在左手掌心内,食指和中指用力一旋,右手即刻配合取液,左手再将盖子拧紧,待检测结果出来后,标本留存24小时即作为医疗污染废弃物高压处理。忙而有序的过程中,他们已将各步骤量化——比如大约7分钟可以打开近100管待测样本。鞠鹏程摊开左手,掌心和中指的第二指节处,都有明显的老茧,“单手开盖磨出来的。”他腼腆地笑道。

大约半小时后,将样本从自动化核酸提取仪器再向核酸扩增区转移,进行约70至90分钟的核酸检测分析,每台扩增仪可检测91份样本。屏幕上,陆续出现了五颜六色的线条,“对于每个样本来说,都有3根参考线,我们通过扩增曲线和CT值来判断阴阳性。正常情况下,目标基因扩增曲线应该是2条直线,如果样本呈阳性,则会出现S形,我们就会报疾控部门进行复核。”

有些时候,鞠鹏程会在上班前为自己点一份外卖,可穿上“大白”后,饿、渴、倦、累的感觉,都被抛在了脑后。有一天深夜近11点,终于忙完了的鞠鹏程再打开软件点外卖时才发现,午餐还在自取柜内没有拿出。他说,“休息区内,经常看见同事们的盒饭从热变冷,大家都铆着一股劲:做完才休息。”

单日检测能力可提升至8万

创建于1993年的兰卫检验,早在2007年就在长宁区卫健委的支持下成立“长宁区区域检验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检验服务区域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与重点机构签订紧急预案(如1小时派人上门采样等)、打造“兰盾号”一体化移动PCR方舱实验室等举措,让这支特别的“沪”卫队,不仅守护着上海西大门,更将上海的经验送到全国多个省市。

2020年2月,兰卫检验奔赴广东东莞,助力复工复产大批量筛查;8月,积极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100小时内35名队员携带322箱抗疫物资奔赴新疆,14天完成近百万人次样本量,支援喀什疫情防控,留下了仪器设备和带不走的检测方法学与流程管理。近期,5台“兰盾号”先后落地南京、张家界等,继续全力支持各地疫情风险排查工作。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峰介绍,上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始终较大,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希望不断优化检测效率,在特殊时期,做好公立医疗体系的有效补充。“目前,我们的单日试剂检测能力提升至5万,如后续有需求,还将继续提升至8万,机构内95%的技术人员均考取了核酸检测PCR上岗证书,随时待命。”

去年11月入职的技术员汪旨囡出生于1997年,这位“新兵”,也在一次次的疫情防控中获得了快速成长。“肩膀上贴了膏药,手套里全是汗水,皮肤会泡得皱巴巴的。”她想了想说道,“高考填志愿时,我本来想做一名护士。家中长辈告诉我,检验医学虽然听着冷门,却也是守护健康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今,她也做到了最初的承诺——超越体能极限通宵作战,以专业守候人民的安全和健康。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