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美食| 健康

上海推出《中医药预防外感疫病指南》 结合气候特点关注重点人群

2021年08月04日10:24 | 来源:新民网
小字号
原标题:上海推出《中医药预防外感疫病指南》 结合气候特点关注重点人群

这几天,新冠疫情在国内多地持续散发,来势汹汹。面对德尔塔变异毒株,国家卫健委给出了五个字的应对方针,分别是“快、狠、严、扩、足”。对于排在第一位的“快”,中医人的见解异曲同工——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为了有效推动中医药纳入“四早”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体系,结合重点人群分类管理要求,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根据上海地域、气候等因素,针对近期发病特点,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同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发布了《中医药预防外感疫病(呼吸道传染病)指南》(夏季版)。

分人群各有特点

“《指南》充分体现了上海特点,非常全面,设置了中药、外治、居家等多方面。”曙光医院肺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新冠肺炎高级别救治专家组成员张炜告诉记者,“《指南》围绕当季暑湿的季节特点展开,兼具清暑益气、扶正解毒等效果。”

在“中药内服预防方案”板块,分普通人群、体弱人群、重点人群和儿童四类。张炜表示,各类人群的预防需求不尽相同。“上海湿热很重,普通人群的方案中就用到了芦根和荷叶,都是清热解暑的,能改善暑热对人体的影响。”针对重点人群,方案中加入了“连翘”等解毒的药物。张炜解释,金银花是比较昂贵的药材,难以获得,因此方案选用了功效相近但更经济的药物替代。

张炜特别提到了“大锅防感预防方”,“这是根据上海防治甲肝的经验。当时我们用几味清热解毒的中药放在大锅里煎制成汤药,每天送到病房给病人喝一碗,效果很好。”事实上,每年流感季来临,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都会拟定预防流感的方案,其中就包括“大锅方”。这一次的预防方中,专门针对新冠疫情和暑热增添了几味药。

不忘“三件套”“五还要”

记者注意到,此次《指南》中还包括了“中医外治预防方案”,如穴位贴敷法、耳穴贴压法、穴位按摩法、熏蒸法和香囊法等。张炜称,穴位贴敷、熏蒸等居家中医体验较受欢迎,操作也相对便利。此外,《指南》还介绍了居家防护方案,其中推荐了药膳和茶饮。

《指南》提出,市民要做到作息规律,保证充分睡眠,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运动和休息适度,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同时应保持愉快心情。

张炜表示,《指南》仅适用于今年夏季,为重点人群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尤其是新冠肺炎“治未病”所用。“应用中医防疫‘治未病’的同时,还请大家做好防疫‘三件套’‘五还要’等措施。”他同时提醒,中药预防汤剂不宜长期服用,一般建议服用3-5天即可。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延伸阅读】《中医药预防外感疫病(呼吸道传染病)指南》(夏季版)节选摘录

中医外治预防方案

熏蒸法

组成:藿香30克、艾叶30克、白芷15克、石菖蒲15克、薄荷15克。

用法:上述药物加水煎煮成1000毫升药液,置于超声雾化器内,关闭门窗熏30分钟,每天1-2次。一般20-30平方米放置一个超声雾化消毒器,熏蒸完毕后可开窗通风。

香囊法

组成:藿香、艾叶、石菖蒲、苍术、白芷、八角。

用法:上味等份,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每袋10-30克,挂于室内或人群密集地方,或随身佩戴。

居家防护方案

推荐居家食疗方案:

1.药膳

银耳雪梨百合羹

组成:银耳、雪梨、百合、橘皮、冰糖。

用法:银耳用温水泡20分钟,将泡好的银耳去根,撕成小块。雪梨去皮、核切成小块。百合掰成小块。橘皮少许。将所有原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调成小火炖煮20分钟,待锅内汤品炖制稍微粘稠,开大火加入适量的多晶冰糖,待冰糖融化后出锅,温食、凉食均可。每周三服。

2.茶饮

桑叶菊花茶

组成:桑叶3克、菊花3克、薄荷3克、橘皮3克、芦根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