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这个露天电影点太“热”了 每场都爆满

2021年06月22日09:54  
 

夜幕降临,在四川北路武进路路口的今潮8弄广场的露天放映台上,正播放着《中国机长》,台下座无虚席。“很喜欢这种轻松的氛围,吹着夏日的晚风,和家人朋友边看边聊,身心非常放松。”

百年弄堂唤醒市民回忆

自6月6日“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惠民放映”在虹口区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启动,持续至6月20日,每晚19:00在今潮8弄的露天广场都会放映一部优秀影片,不仅有《大上海》《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等紧扣时代脉搏的院线大片,也有《看不见的客人》《菊次郎的夏天》《我们假期做了什么》等海外佳作,满足市民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主办方介绍,几乎每场露天放映都是满座的。

今年的惠民放映,首次采用最新激光放映机,各种画面颜色丰富的影片可在露天放映时呈现最佳的视觉效果。放映现场,除了在入口实行严格的身份核对、测温、查验健康码等防疫措施,还设置了覆盖整个观众席和放映台的透明顶棚,配备解暑饮品、驱蚊用品等,观众可享受更安心、舒适的观影体验。

“以前的露天电影就是拉一块布,没有现在这么先进,但是这种氛围和感觉还是很亲切的。”今潮8弄的露天电影让邻里共聚上海弄堂,勾起不少市民的童年和青春记忆,放映台后的百年历史建筑与光影交错,更是唤醒了武进路与露天电影的不解之缘。早在1924年,上海第一家正式的消夏露天电影场正是在武进路上开幕的。

数个“第一”见证电影发轫

虹口区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电影业的启航之地。

1897年,虹口的礼查饭店(现中国证券博物馆)进行了我国历史上首次电影放映,电影自此进入中国;1908年,西班牙商人安东尼奥·雷玛斯在乍浦路创办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即后来的虹口大戏院),虹口成为中国电影业的发祥地;1914年,维多利亚影戏院成为第一家由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院;1926年,百星大戏院成为第一家真正的有声电影院;1936年,上海大戏院成为第一家放映苏联片的电影院……虹口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不胜枚举。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虹口境内曾先后有过31家电影院、46家电影公司、3家电影学校、3份电影报刊杂志、1家专业电影书店和1家上海戏剧电影研究所,堪称上海电影业的半壁江山。四川北路周边不少电影演映场所云集,老上海口中的“过河看影戏”说的就是这里。四川北路的石库门里,也走出了蔡楚生、胡蝶、阮玲玉、周璇等光芒四射、风采卓然的电影人,书写了中国电影和海派文化的传奇篇章。

惠民放映擦亮红色名片

作为上海“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重要区域之一,虹口区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底蕴。此次活动的举办场地——虹口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就位于“四川北路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周边有红色文化遗址旧址57处,是上海和虹口红色文化遗址旧址最多的区域之一。

此次,虹口区将红色文化血脉和“电影”基因有机结合,在今潮8弄“惠民放映”启动仪式上,选播了纪录片《大上海》中的第四集《红色革命的策源地》,其中涉及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启航之地,以及左联五烈士等内容,无不与虹口息息相关。而早在今年3月份,虹口区便已开展“红色光影的初心启航”左联电影展映,以电影党课的形式,为市民群众打造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平台,庆祝建党100周年。

据介绍,今潮8弄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启业,其北广场已被打造成文化长廊向市民开放,旁边同属滨港商业中心的一幢独立建筑将用作虹口区历史文化展示馆,三幢独立建筑毗连约1.2万平方米新建筑将用作上海市文学馆。

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虹口区将把“惠民放映”作为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践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一环,把世界一流影视佳作送到市民家门口的商圈和社区,邀约广大市民在光影之中,感受红色街区的文化魅力,同时,以“惠民放映”为契机,让市民对此处“新旧融合,时代对话”的独特风貌先睹为快。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