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上海青浦新城怎么建?上海之门、国际枢纽是远景目标

2021年03月31日16:04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3月31日电(马作鹏)上海“五大新城”之一的青浦新城未来如何建设?在3月31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介绍了《青浦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的相关内容。

赵惠琴表示,依照上海市委市政府“1+6+5”的总体部署,青浦新城将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携手打造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长三角城市群的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上海之门、国际枢纽

新城发力是上海“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布局,也是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组成。

官方资料显示,青浦新城位于五大新城带、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示范区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交集中,规划面积9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25年55万(2035年65万)。

据赵惠琴介绍,综合考虑青浦新城的战略使命和圈层关系,从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给青浦新城的总体定位为:上海大都市圈的门户城市、一体化示范区的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枢纽城市。

具有江南文化的现代化城市

“十四五”期间,青浦新城的建设要实现五大目标。

一是率先建成江南文化新形象,把青浦新城打造成为一座既古典又时尚、既精致又大气、既繁华又优雅的具有典型江南文化特征的现代化新城。

二是率先建成枢纽门户新格局,把青浦新城打造成为一座立足一体化示范区、链接上海大都市圈、辐射长三角城市群的枢纽城市。

三是率先建成数字经济新高地,把青浦新城打造成为联动两大国家战略和拥抱“长三角数字干线”的重要节点和战略支撑。

四是率先建成幸福社区新场景,把青浦新城打造成为一座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的幸福城市。

五是率先建成韧性城市新典范,把青浦新城打造成为一座更安全、更智慧、更可持续的未来城市。

投资5000亿,青浦区建设重大项目逐步上线

据赵惠琴介绍,“十四五”期间,青浦将推进一批重大的标志性、功能性、示范性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亿元,涵盖公共服务、市政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领域。近期将重点推进十大工程。

一是综合交通枢纽。投资410亿元在青浦新城中心位置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整合“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三网,实现沪苏嘉(青嘉吴)城际线、嘉青松金线、轨交17号线同站换乘,包括建设两条中运量示范线。

二是长三角艺术中心。投资18亿元在中央商务区建设长三角艺术中心。包括一个1200座的大剧场、一个500座的小剧场、一个800座的音乐厅、一个300座的多功能报告厅,满足歌剧、舞蹈、话剧、音乐、戏曲等多种演艺表演需求,兼具艺术展览文化体验等功能,承接新产品和青浦特色产品发布展示功能。

三是中央公园。投资23亿元以上达河、东大盈港水绿生态轴为引领,建设1平方公里中央公园,推进河道生态修复与重点绿地建设,包括公园绿化、景观、体育类设施及儿童活动设施及服务建筑等。

四是环城水系公园。建成独具水乡特色、兼顾历史文化、生态水景、健身运动和休闲旅游的综合性环城公园。目前一期、二期已建成,总投资37.1亿元,形成了环城43公里“生活秀带”和3000亩滨水空间;三期结合老城厢改造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6亿元;四—七期已启动方案编制。

五是江南新天地。青浦计划投资53亿元在新城老城厢地区包括艺术岛、南门地区等在内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的区域开展城市更新。目前正委托高水平专业团队进行整体研究和方案设计。

六是复旦医学园区。计划与复旦大学合作建设一座集康复医学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院等若干个新增学科研究平台,以及临床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和大数据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为一体的新型大学综合体。目前正在积极研究相关前期方案。

七是未来学校。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一所以5G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学校,推动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更好地满足以创新人才为主体的未来教育需求。

八是中山医院青浦院区。投资8亿元建设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占地185亩,设置床位1200张,计划年内开工。

九是G50扩容及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额约9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青浦对外辐射的数字干线,对巩固“三横两纵”高快速系统及“三横两纵”骨干通道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是新时代青浦幸福社区。在新城范围84个社区一体推进以社区中心为主体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和“15分钟生活圈”为单元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打造以“幸福云”为平台的网上超级社区中心,提升社区管理服务发展的集成化、便利化、智慧化水平。

产城融合、生态优先

跟据赵惠琴的现场介绍,青浦新城建设的实施策略也逐渐明晰。

青浦区从组织体系、发展布局、建设次序和区域联动四个方面确定了相关工作机制。

一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由区委挂帅,建立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体的工作机制,以新城办为工作平台,统筹新城和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法,创新开发者联盟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把新城这篇大文章做好。

二是“一核聚能、两带辐射、三片示范”。“一核聚能”就是以外青松公路为主轴,以综合交通枢纽为基点,串联G50高速、318国道、轨交17号线、盈港路、崧泽高架、S26高速等资源流量交汇密集的交通路网,集聚打造一个面积为6.5平方公里,高创新浓度、高经济密度、高配置能级的城市中央商务区。“两带辐射”就是一条东西向沿G50高速公路拓展的数字经济带和一条南北向沿外青松公路也就是嘉青松金市域快铁拓展的产城融合带。“三片示范”就是近期重点打造三个人民城市示范点,包括城市更新实践区(江南新天地)、未来新城样板区、数字产业创新区。

三是“生态优先、交通先行、数字转型”。坚持以巩固和加强生态优势为前提,推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建设、引领发展。同时着眼未来城市的标准,布局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统筹推动产业、生活和治理数字化转型。

四是“青东联动、青中融合、青西协同”。新城建设要放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个国家战略的大平台上,放在青浦新时代“一城两翼”战略布局中,加强新城建设与青东联动发展、青中融合发展和青西协同发展的统筹推进,主动承接进博会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溢出效应,优化资源布局和功能联动,加快形成“新城发力、两翼齐飞、青东联动、青西协同”的区域空间新格局。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