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一次跟区领导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你会说什么?是聊聊健康说说环境?还是侃侃生活谈谈工作?……
今天,备受金山市民关注的“改善人居环境,共建美丽家园”——2020对话区长系列专题节目第四期和大家见面啦!
本期节目重点聚焦,金山区对国家卫生区的建设,金山区副区长张娣芳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关注老百姓的民生问题。
通过多年国家卫生区的建设,农贸市场内外环境和管理水平正不断优化,市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农贸市场环境整治
国家卫生城镇建设,是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成效在一段时间、一定区域内的集中反映重要载体,既反映了本地社会卫生综合管理水平,也体现在了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上。2008年金山区正式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区以来,通过十余年的共同努力,卫生区的建设水平和居民的健康水平也在节节攀升。
曾经脏乱差的张堰镇东风市场,如今在改造后变得洁净美。改造后的东风市场,雨棚一个标准、门头一个样式、门牌统一制作,跨门经营、车辆乱停放、过道拥挤、地面卫生差等现象已得到整改,环境整洁清爽。
东风市场的美丽蜕变,是巩固国家卫生区工作的一个缩影。结合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巩固国家卫生区,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个人参与”的管理模式,不仅彻底改善了市场内外的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放心的农副产品供销平台。
金山区其他农贸市场有相应的改造规划吗?
在硬件设施方面,积极鼓励菜市场的标准化建设。我区31家菜市场均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和改造,近几年尤其对蒙山路菜市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干巷市场进行2.0版改造,已累计发放区级改造补贴资金达600多万元。
今年还对联城、柳城、亭林等市场进行改造,相关市场的场容场貌焕然一新,市场宽敞明亮,蔬菜、肉类、水产等分区归类,商品陈列整齐,改变了以往昏暗、杂乱的市场形象。
▲金山区2019星级市场名单
在软件管理方面,加强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管理工作,开展星级菜市场创建评比活动,通过综合考核市场环境卫生、硬件设施、摆摊陈列、食品安全等评选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市场,并对获评星级的市场给予了相应奖励。考核激励等措施对提升市场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食品安全保障
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尤其在疫情期间,如何保证从菜场到餐桌,都让居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呢?
区卫健委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覆盖的排查梳理,尤其是重点对农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等出售冷冻冷藏食品相关的单位和行业进行重点的检查,对冷链食品及其他的食品,包括食品从业人员、食品的加工环境进行了全覆盖的检查。确保食品不发生由于沾染病毒引起的疫情传播。
不仅如此,区市场监管局还跟市民这样保证
公共场所更文明
2017年3月1日,修改后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被坊间称为“最严控烟令”,当日起,全市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根据《条例》,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餐饮行业经营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一方面,加强禁烟宣传。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卫健委、区健促办等部门开展“5.31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向区内所有餐饮单位发放、张贴禁烟标志,并要求餐饮单位对进店人员做好劝导工作,比如升级店内等候叫号系统,设置语音禁烟提示等。另一方面,强化控烟监管。通过日常巡查、错时检查、联合检查和控烟集中执法周专项检查等措施,2017年至今,共查处控烟案件137件(个人90件、餐饮店47件),罚没款9.4万元,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同时,根据群众举报反映等线索,进一步提升执法精度,坚决做到举报一起,查清一起,一旦违法属实,坚决查处。
在餐馆吃饭碰到有人抽烟想要制止,但是又怕发生矛盾,怎么办?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除了明确个人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对禁止吸烟场所单位也明确了应当履行的义务,其中就包括了对吸烟者进行劝阻以及向监管部门举报不听劝也不愿离开的吸烟者。
在此基础上,区市场监管局向餐饮单位制发了控烟劝导员臂章,要求餐饮单位设置控烟劝导员岗位,及时劝阻经营场所内的吸烟行为。如果市民在餐饮店内遇到有人吸烟,可以向店内的控烟劝导员或食品安全管理员反映,由他们进行劝阻。另外,《条例》还明确了任何个人可以向监管部门举报不履行禁烟义务的单位,市民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除此之外,智慧监管也很重要。市民可以下载智慧监管APP,如果在现场看到有人抽烟,就进行拍照上传。APP通过技术手段,就可以识别时间、地点、抽烟的人等等,将这些信息上传至云端,使监管部门能够马上接收到相关信息,这对于后续的处罚和证据的固定都非常重要。
城市面貌更整洁
细心的市民发现,在金山的一些商铺门口挂了一块绿色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实上,这些牌子,跟“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有关。“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是本市实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通过在墙上挂责任牌,再加上发放责任告知书上门宣传、建立“一点一档”的信息系统、创建责任区示范道路和自律组织,以及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城市环境清洁行动,有效地提高商家的市容环境意识,各商家“自扫门前雪”,大量减少了脏乱差的区域,改善了街区的面貌,也可以吸引来更多的顾客。
为解决沿街商铺生活垃圾投放、收运等难题,区绿容局联合各街道管理部门、物业公司等,积极开展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上门分类收集工作。金山区目前有95条商业街道实现了上门收集,此项举措可有效减少垃圾乱扫的现象,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水平。
保持整洁的市容环境也要用好智慧监管的手段。根据市委一网统管的要求,我区正在进行精细试点,在街区重点的点位和路段,安装了自动识别摄像头,像占道经营、垃圾乱堆放行为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拍照、固定证据,并派执法人员到现场核实,同时相关违法行为信息也会第一时间发到沿街商户的手机中。接下来,还将逐步在全区推广。
街区的整洁、干净、有序离不开商家、顾客、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就是一项充分体现社会共治、自治的制度,通过大力倡导“我的门前我清洁,我的区域我负责”的理念,引导责任人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责任区管理,齐心协力保持市容整洁、环境卫生整洁,更好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和社会氛围,共同推进市容环境品质的提升。
全民健身 增强体魄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高盐、高油、不当膳食和缺少锻炼等,是当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区居民的体质怎么样?有多少慢性病患者呢?来听听区卫健委的这些数据。
参加社区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成为城市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市民对体育运动热情的不断提高,体育锻炼需求的逐渐多元,加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是相关部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继续加强体医结合工作,树立“大健康、大体育、大卫生”理念,让体育成为健康的守门员。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要牢记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生活中时刻注重“三减三健”:“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即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在后疫情时代,上海市推出了《上海市民健康公约》,金山区也正在实行《健康金山规范》,这些朗朗上口的健康小知识,能帮助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今,金山的绿化覆盖率已经从36.11%上提到了38.59%,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70%上升至96%,城乡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了全覆盖。金山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从2007年的80.98岁上升到了2019年的83.87岁,另两项人口健康指标:婴儿死亡率从3.92‰下降至2.69‰,孕产妇死亡率从32.63/10万下降至0/10万。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也在稳步上升,从2010年的9.17%上升到了2019年的28.94%。这些数据背后,是全体金山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最终受益的也是每一位市民。
(来源:金山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