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業委會主動“攬活”,為居民加梯“代言”

2023年08月04日16:00 |
小字號

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是解決老年人上下樓難題的民心工程。近年來,隨著老舊小區規模化加梯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加梯資金安全問題和施工質量保障問題也愈發引起重視。

民心工程怎麼確保“不爛尾”?如何防范資金損失的風險,讓居民們安心“梯”升幸福感?在普陀區真如鎮街道真光一居民區,業委會主動“攬活”,黨建聯盟單位提供支持,創新“加梯專項賬戶”模式不僅讓居民安心又省心,還大大提升了加梯工程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真光新村第一小區

為居民加梯“代言”

在既往加梯案例中,有加梯意願的居民需要先在樓棟內成立“三人加梯小組”,一家家跑、一家家溝通,逐步推進加梯工作。后續更是需要以居民個人名義開設共管賬戶,管理本棟樓的加梯資金。一方面不少居民會擔心資金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若是加梯小組成員發生變故,很容易造成加梯工程停滯甚至不了了之的困境。

“我們業委會覺得要為小區做點事情,所以主動站出來負責小區加梯事項。在推進成片加梯過程中,大家一起想了很多辦法,做了很多事。”真光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向菁薇介紹稱,真光新村第一小區的13部電梯在加梯時統一採用了“加梯專項賬戶”模式,按施工進度分階段付款,該賬戶以業主大會的名義開通,業委會作為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承擔相應的責任。

目前真光一小區已有4部電梯建成並投入使用

上海農商銀行普陀支行公司金融部副經理郭晨表示,加梯專項賬戶是以小區物業公司、小區業委會或村委會名義開立的加裝電梯管理經費賬戶,以業委會為賬戶主體,每個樓棟單設子賬戶,達到資金獨立核算監管的目的。

相比起居民代表以個人名義開立共管賬戶,開立專項賬戶的優勢在於一是省去居民為開戶、付款等多次跑銀行的麻煩﹔二是能有效避免因樓棟內居民搬遷、家庭矛盾等個人原因引起的資金糾紛﹔三是賬戶保管的對象由業委會代替了居民個人,讓加梯居民更安心﹔四是這類賬戶除了承擔加裝前期費用的資金監管以外,也可實現加梯后續在維保等環節的資金監管,形成加梯資金全周期的管理。

此外,為了減輕業委會的壓力和負擔,真光一居委會還引進了顧問團,聘請法務和財務顧問,幫助業委會處理法律和財務方面的工作。

小區裡的“老娘舅”

確保資金的安全合理使用、協調居民因加梯而產生的矛盾、監督工程的施工質量……“加梯專項賬戶”模式順利運作,離不開一個“給力”的業委會團隊。在真光新村第一小區,五位人均年齡60多歲的業委會成員全程參與加梯工作,傾盡全力、盡職盡責,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為建設更好的小區共同努力。

“加梯、修繕、疫情,這幾年真的是連軸轉,他就像‘救火隊員’一樣到處奔波,大家都叫他老娘舅,小區裡面老娘舅。”向菁薇口中的“老娘舅”,正是真光一居民區業委會副主任秦紅貴。

秦紅貴查看電梯建設情況

今年6月,秦紅貴剛剛出院。一轉頭,他又繼續為加梯工作奔波忙碌。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減少后續的隱患,秦紅貴幾乎每天都會在小區巡查。“前幾天大風大雨,年紀大的人在外面走路很容易滑跤,但是秦主任挨個檢查電梯井漏水情況。”真如鎮街道自治辦工作人員浦玉清感嘆道。

除了加梯工作,真光一業委會成員還協助居委會進行居民協調等方面的工作。向菁薇告訴記者,平時居民求助樓上樓下漏水等問題,業委會成員也會幫忙處理這些糾紛。這份負責的態度,也讓小區居民對業委會有了更多的認可和信任,讓小區加梯得以順利進行。

“從開始征詢簽約,到竣工交付,比較順利的加梯起碼需要一年。”浦玉清表示,今年以來,真如鎮街道已簽約樓棟五十余棟,開工四十余棟,竣工三十余棟,“數字一點點在累積,接下來就真的是攻堅工程了。”目前,真光一已有4部電梯建成並投入使用,另4部計劃於8月底完工。

有人問:“有沒有后悔過建立專項賬戶,給自己攬了更多活、擔了更多責?”

“做了這個事情,總要把事情做得完美一點。”秦紅貴笑著說。

(來源:上海普陀)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