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悅書店煥新開業,老店新開有何不同,又有何堅守?

偉德路上
被馬克筆密密麻麻
填滿詩與願景的涂鴉牆
最近拆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
嶄新落成的書店——悅悅書店
門前擺滿鮮花
室內燈火明亮
看似陌生的全新閱讀空間
實則正是愛書人的“老友”
志達書店的升級版
開店至今19年,按人的生命周期來算,悅悅書店正青春。期間,創始人羅紅已搬過三次,上一個舊址在復旦大學南門外,是許多高校學子課后必“打卡”的“靈魂淨土”。如今相隔2公裡再次亮相,門店擴大了,裝潢更新了,這裡卻也有不願被改變的執著。春風拂面,人氣依舊。
以新名字,重磅回歸
搬到偉德路上后,最大的改變是店名。早已名氣響當當的“志達”換成了“悅悅”,讓有些線下讀者感到茫然。其實,“悅悅”二字並非新生,反而由來已久。
2001年租下書架賣書,2004年在國權路上開了首店,名為“志達書店”。一年后,畢業自復旦大學計算機系的羅紅和丈夫萌生了互聯網經營的想法,同年女兒悅悅誕生,他們便以“悅悅圖書”為名注冊了線上書店和公司。再后來,入駐淘寶、成為淘寶第一批五皇冠店鋪、榮登天貓圖書類目專營店前五大賣家……“悅悅”二字逐漸光環加身。
“‘志達’和‘悅悅’,兩個名字都火了,很多合作伙伴、復旦老師、讀者大眾等都來問我,我們到底叫什麼名字?”羅紅笑著說,“借這次遷址的機會,我們索性把品牌統一,這樣大家都更好理解。”
之所以舍“志達”、選“悅悅”,羅紅和丈夫有千萬種情懷。首當其沖是因為,女兒的出生就是源自一本書。“復旦第三教學樓裡有開講座的傳統,幾乎全年講座不斷,我和先生都很愛聽。偶然一次,我們去了同一場講座,我去得晚,我先生去得早,我就問他借書看,他欣然答應了。”羅紅至今仍記得清晰,“一來二去就熟悉了,慢慢就開始約會,也才會有了女兒。”
再者,經營一家書店,其實也如孕育一個孩子,需要人持續投入精力,關注成長。“悅悅”二字,傾注了太多羅紅與丈夫對書店的愛。
變與不變 留存“老味”
悅悅書店有其變與不變。
書店面積變大了,從曾經的不到100平方米,擴張到如今近350平方米﹔藍色與橙色相間的書店大門沒變,中間一條“書脊”,左右兩側是書頁,打開一扇門,就像翻開一頁書。通識類目與文史哲類目一改各自獨立的布局,如今被整合成了一排長長的書架。放眼望去,整家店如同一條蜿蜒的書籍長廊﹔書架上的隔斷卻是從志達書店搬來的舊物,一並被搬來的還有一架標志性鋼琴。“希望在創新的同時,有一些傳承,讓讀者見証一路發展的我們。”羅紅說。
當前,悅悅書店按照功能,劃分為書籍區、活動區、咖啡區等。書籍區包含萬余個品種的圖書,分為文學、藝術、哲學、歷史、生活美學、個人成長等類別,是根據其線上銷售數據篩選而來。書架上沒有明確標注類目,但是從入門處的第一列逛到最后一列,卻全無疲憊茫然之感,反而心生沉靜。書架中間陳列著文創周邊,比如與企鵝蘭登合作的帆布包、馬克杯,與九口山合作的筆記本等,為文具愛好者帶來美妙體驗。
步入書店,天花板上的方塊頂燈與地面上的深色地磚一一對應,是書籍的形象化表達,燈一亮,地上就有相應的投影,仿佛閱讀在人心靈上的投射。
偌大的活動區,被羅紅稱作多功能廳,設置了一塊顯示屏,讓整家店面化身為一個集閱讀消費與社會交際於一體的平台,旨在讓閱讀的理念深入人心,讓閱讀的人群更廣泛和豐富。
賣書不是書店的全部,而是發展的根基。當前,悅悅書店正在延長產業鏈條,開展閱讀沙龍、精品課程、文化游學等活動。店內還邀請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駱玉明、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教授鮑峰等校園名師,現場開啟“悅悅講壇”,打造出“和梁sir一起看電影”“美麗古典”“西方的故事”等經典品牌。“光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那天,我們就請了11位老師,開啟7場活動,反響非常好。”羅紅告訴記者。
為了鼓勵讀者線上參與,店方也在嗶哩嗶哩、喜馬拉雅、抖音等社交媒體平台上開通賬號,進行線上直播、錄播等,並幫助合作的專家學者運營賬號。
此外,悅悅書店還嘗試涉足出版領域,將部分名師課程落地成書,放在書店裡銷售,打通高校與商業之間的隔膜,讓文化互通,惠及讀者。“我們把觸角伸得很長,形成一條以閱讀為核心的價值鏈,盡可能把它做全做細。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把書賣給讀者,更希望以多元化的方式,陪伴大家深入閱讀、終身成長。”羅紅表示。
以“悅”讀 踏上全民閱讀之旅
位於偉德路上的新址裝修時,羅紅在門口做了一個十幾米的白牆圍擋,作為“涂鴉處”,上面寫著一句話:“人生總要去書店,____________”等待過路讀者完成造句。沒想到一下子火了,牆上被畫滿了搞怪的圖案和“人生總要去書店,看鐵皮青蛙跳舞”“人生總要去書店,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開始只是想通過涂鴉牆,向讀者、周邊居民都說一句抱歉,同時也做個用戶調研,試圖描繪出大學路的讀者群體畫像,聽聽大家對書店有什麼期待和建議。”羅紅說,“涂鴉處火了以后,我們驚喜地發現,大學路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這裡的留言質量很高,充滿文學色彩,能看出讀者的精神文化豐富多元,對高品質生活有無限追求。我想,我們來對了。”
書店開了以后,羅紅甚至會擔心自己選書的品質跟不上讀者的要求。來店最多的主要有兩類人,一是高校學生,自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同濟大學等騎個自行車,幾分鐘就到﹔二是年輕白領,大多工作於附近的創智天地產業園區,下班后來大學路商圈閑逛已成習慣。“有時候選書,選得我誠惶誠恐,好在這幾周呈現的成果還比較令人滿意,后續我們會持續優化。”羅紅笑著說。
“書香社會”一詞,正在越來越多地被提及,全民閱讀在上海蔚然成風,在大學路也是如此。羅紅常在店裡見到中學生,坐下靜靜品讀一本好書,自主性閱讀逐漸浸透青年人群。她說,常到書店去,腳步自然就會慢下來,書籍自然就會打動你。
作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示出版商務技能實訓基地,悅悅書店正在破除產業與學界壁壘,立足書籍生產銷售第一線,將一手經驗傳遞給在校學生,號召更多年輕人畢業后投身這一行業,推動形成閱讀風潮。
目前,悅悅書店的運營時間為每日10:00-21:00。由於門店開張不久,咖啡區還處於內部調試狀態,整體運營時間也可能根據實際情況和安排進行調整,讀者朋友們可以及時關注。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