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激活創新動力,打造未來之“谷”

2023年04月27日17:11 |
小字號

一個聚焦信息通信、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先進能源與材料、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強化高等教育“集聚—溢出”效應的“未來谷”正在上海的東北角展露雛形。復旦未來谷,這一自帶未來感的新型產教研用共同體,即將落地灣谷科技園。

灣谷科技園位於楊浦區新江灣城,是繼張江、紫竹之后,上海又一國際化、高起點、高品質的高科技產業園區,緊鄰復旦大學江灣校區,所在的新江灣城5公裡輻射半徑內還聚集了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等高校。園區2013年啟動建設,一二期共佔地約2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6萬平方米,集商務辦公、科技研發、配套休閑服務為一體,由上海城投置地(集團)有限公司開發,是楊浦區“三區聯動”區域創新協同網絡體系創新示范園區。

依托大學校區的知識溢出效應和城市裡獨一無二的原生態自然環境,灣谷科技園已成為新一代生態商務總部型辦公+國際科技產業集聚區的科技園區,形成了獨特的創新生態。宜創、宜業、宜居的環境,吸引著全球創新要素匯聚在此,共同勾勒校區、園區、社區充分互動、相得益彰的國際化、智能化、法治化人本化社區新圖景。

宜創:要素齊聚 活力迸發

“灣谷,一直充滿開創的力量。”羅衛國是天域生態的創始人,2017年到上海為集團總部選址,灣谷的創新活力讓他停住了腳步。吸引他的還有讓環保人天然有著親近感的生態綠地﹔依托復旦、同濟、財大等高校源源不斷的智創輸出和高質量人才供給……

上海哲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入駐園區3年多,實現了業績逆勢增長。“園區內聚集了一批高科技、高質量企業,形成了‘知識聚集’‘資源聚集’的局面”,這讓這家創新類企業找到了共同成長的感覺。

越來越多的企業受灣谷的濃厚創新氛圍吸引,將研發“大腦”搬來這裡。德國漢高就是其一。今年,這家在工業和消費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將在灣谷建設新的漢高中國消費品研發中心,進一步加強漢高本土化創新的深度和廣度。

事實上,科技創新,早已寫在灣谷的基因裡。十年來,灣谷科技園結合自身定位,不斷深化“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聯動”和“學城、產城、創城——三城融合”建設理念,整合高校、園區、產業等優勢資源,集聚社會力量,始終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初步建設成為“技術交易活躍”“新興產業孵化”“龍頭企業集聚”“創新文化和諧”於一體的科技園區。園區內現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3家,上市企業9家(市值866億元),2021年度園區企業帶動總產值超過200億元。

如何讓科技園區突破物理極限,成為具有巨大輻射效應的科技創新集聚區?灣谷瞄准了技術轉移服務,扶持相關業態,打造技術轉移功能集聚區。當前上海技術交易所、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都在灣谷落地,為園區內的創新創業打開了高速通道。2015年揭牌成立的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是全國唯一以市場化機制運作的區域性技術轉移中心,也是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目前國內設有33個分中心,其中長三角21個以上海為中心,江浙滬皖聯動,輻射全國開放式創新,累計撬動企業意向投入金額達215.08億元,企業會員數4402家,匯集擁有98萬科技成果數據量,供需對接率超50%。2020年10月開市的上海技術交易所,是國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組建的國內首家國家級常設技術市場,專注技術交易,匯聚政府、金融、成果、機構等要素,形成創新資源集聚效應,並為產業轉化及發展賦能。園區企業復志科技,海外業務佔比高達85%。從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創業大賽冠軍起步,在學校一牆之隔的創業苗圃發芽,借力上技所壯大。“爆發性增長的每個關鍵節點,我們都能在周邊找到貼心的服務、合適的伙伴和發展的空間,讓我們心無旁騖地搞創新、往前沖。”復志創始人封華說。截至目前,上技所累計服務園區企業5家,項目數11宗,成果服務數35個,成交金額2.93億元。

針對企業初創期的資金問題,灣谷內還有多個科技金融服務平台。如設立市科技金融服務站,為中小科技企業提供公益融資服務﹔設立全市首家“科技履約貸”,獨立審批機制等。

社區的大街小巷,也正成為灣谷企業的靈感來源地、技術試驗場。園區屬地新江灣城街道主動對接企業,讓更多萌生於灣谷的新技術、新功能、新算法在8.67平方公裡的新江灣城找到高質量試驗場,目前正對接千尋位置,利用北斗定位技術助力水域管理。

未來的灣谷,將進一步推動“三區聯動”融合新發展,探索開放式科技園之“灣谷模式”,以功能平台驅動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技術要素交易流通為主要特色,以承載高校科研院所知識溢出、技術溢出、功能溢出為核心功能,朝著創新創業生態和自然人文生態雙優並舉的整體規劃目標邁進。

宜業:服務精准 近悅遠來

敞亮、便捷、現代的辦公環境,是很多人初入灣谷的第一印象。兩個4000平方米食堂,一個2000平方米可容納三五百人會務需求的多功能會議廳,除此以外,還有銀行、便利店、咖啡店、健身中心分布在現代感十足的樓宇、街巷當中。

灣谷科技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撐園區入駐企業的服務配套需求。園區響應楊浦區關於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的號召,以舒適的總部辦公為物理載體,以多維度的園區管理為平台支撐,以完善的園區配套為服務要素,吸引了不少總部企業和雙創企業入駐,同時也帶動了一大批相關上下游企業進駐。其中不乏中兵北斗、千尋位置、復旦微電子、上海市政、華平股份、天域生態、申遠建筑、復潔環保等業界翹楚。大批企業的入駐所產生的“虹吸效應”正使灣谷成為上海重要的科創產業集聚區和集散中心。

面對園區內不同階段(初創期、成長期、穩定期)企業,新江灣城街道會同上海城投置地(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加”“減”“乘”“除”四大算法,持續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各類服務。

“加”強樓宇招商一體化建設。成立全區首個樓宇發展自治聯盟,強化樓宇之間的互動聯系和經驗分享,提升樓宇管理的標准化、規范化水平與樓宇租賃信息透明度,規范商務服務品質。即將上線的產城融合一網式營商服務平台,通過納入轄區內園區樓宇、企業數據,聯動多方資源,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造服務企業一站式“數字管家”。

精“減”辦事流程,推進服務企業就近辦、零距離。灣谷驛站,是楊浦區首個園區樓宇設置的營商服務綜合站點。為了發揮驛站貼近企業距離優勢,街道將“一網通辦”系統延伸到站點,建立營商環境訴求受理和分級辦理機制,有效地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定期開展政策宣講服務日活動,為企業提供工商、稅務、金融、人才、勞動就業、法律等專業政策咨詢﹔適時開展企業沙龍、商會活動,建立常態化的政企溝通聯系機制。如,針對園區內企業財稅基礎知識培訓的訴求,街道聯合區稅務局“稅立方”講師團隊,定期舉辦“走進灣谷”納稅人講堂和財稅咨詢專場。通過上門送政策,為企業提供免費的政策培訓、權威的納稅輔導、貼心的納稅服務,讓企業工作人員更快地掌握財稅基礎知識。

發揮服務“乘”數效應,樹立全員“店小二”意識。聚焦提升服務樓宇能級,創設“雙樓長制”,由各級干部、樓宇管理方、部門負責人擔任19家重點樓宇群大小樓長,並會同投促部門、市場監管所設立“專管員”和“服務專員”,集聚一支70余人的服務隊伍,為樓宇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通過加強日常定點走訪,協助企業解決員工招聘、人才落戶等實際困難。

破“除”機制體制障礙,持續創新機制提升服務效能。成立全區首個營商服務綜合驛站,將社區受理中心政務服務、社區衛生中心健康服務、券商企業投融資服務一站式直送企業“家門口”。經過不斷調研和優化,如今的驛站已經集學習、宣教、服務、運營、休閑等功能於一體,致力於為園區企業、白領提供全方位服務。“街道店小二式服務,無論何時,都那麼恰到好處。為企業和員工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這是許多園區企業的真實感受。

目前,灣谷入駐企業超過200家,形成了北斗產業、智能制造、生物醫藥、軟件信息、創新服務等多條科創產業鏈。上海城投置地(集團)有限公司將在灣谷一期的產品基礎上作優化升級,全力開發灣谷科技園二期,打造更優質更高端的商務辦公園區,建設更為豐富的多類型辦公產品,滿足更多企業的辦公需求。

宜居:配套多元 心安歸處

5分鐘步行范圍內,可見餐飲、精品超市、健身、咖啡書吧、小型社區影院、銀行6大生活配套。除此以外,配套設施還有“特別隱藏款”:創客中心、文化藝術中心、活動中心、手作工坊……灣谷周邊生活著大批高知識人群,依循他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習慣,一個智慧生態國際化的人文社區、活力家園正在灣谷周邊成型、成熟。

“園區內外常常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為我們創造了交流、分享、學習的機會,大大豐富了8小時之外的生活內涵,”萊蒙國際集團員工陸泱感覺在灣谷工作、生活,很幸福且充滿動力,“新江灣城第三代國際化社區的建設和完好保存的自然生態濕地,共同鉤織起這裡優美、整潔、有序的環境,我們也有了一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第三空間。身處其中,‘有趣的靈魂’根本不會孤單。”

留住人才,才能留住創意,讓活力持續。幫助人才住有所居、安居宜居,心無旁騖地干事業,是建設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濃墨重彩地寫在了灣谷科技園的發展規劃裡。

為了滿足人才的安居需求,上海城投置地(集團)有限公司充分調研市場需求基礎,打造出滿足高品質居住功能的租賃住宅品牌“城投寬庭”,以全方位管家式貼心服務,幫助住戶實現向往的美好生活。同時針對新市民、年輕人的住房剛需,推出保障性租賃住房。目前,在新江灣城街道轄區內共有兩處保障性租賃住房社區,都位於地鐵站附近:城投寬庭江灣社區,共建有1719套保障性住房,服務約2445人,提供一房到三房多種戶型。同時,自帶約3000㎡的商業配套以及約800㎡的公共服務空間。城投寬庭光華社區,共建有1234套保障性租賃住房,服務人數約1349人。

就在前不久,新江灣城街道與上海城投置地(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2023—2025年戰略合作協議,讓生活在這裡的人“有的住”“住得好”。根據合作協議,今年,雙方將以優惠價向企業推廣城投房屋租賃項目,共同服務企業留住人才。除此以外,還將推進社區治理共建共享,以服務區域發展為核心,整合灣谷家庭醫生工作站、城投寬庭、社區文化中心、楊浦區人民檢察院知識產權檢查工作站等各類資源,全面推動區域聯動發展﹔同時,推動區域共治,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共同參與文明創建、環境治理等工作,共同優化區域環境,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加速推進社區更新、社區治理、美麗街區等方面的應用場景落地,為社區居民和企業營造良好生活創業環境。

一幅幅怡人的生活圖卷正在灣谷、在新江灣城徐徐展開。守著中心城區唯一的濕地,綠化覆蓋、綠道串聯、綠網貫通形成“森林繞城”,綠道、人與自然交融、文化與生態互動、健身與旅游結合,其間,“風箏節”“悅讀季”“運動季”“音樂季”新城四季文化節等主題活動輪番開場﹔楊浦新江灣城國際半程馬拉鬆、長三角風箏邀請賽、新城詩詞成語大會、新城社區體育大聯賽、交響音樂會等文體品牌推陳出新……生活配套更加細致,生活內容更加精致。“生活從來不在別處”,灣谷白領小杜說,“對我們而言,生活就在這裡,就是眼前、身邊的一切”。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