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半馬即將開跑,打卡蘇河沿線(普陀段)最大濱水空間

普陀區新聞辦介紹,本周六(4月22日),蘇州河邊上的半程馬拉鬆賽將拉開序幕,半馬蘇河公園作為此次比賽的主要賽道之一,沿著蘇州河市民不僅可以一路跑,還可以游覽工業文明遺址,打卡長風地區地標場所。一起打卡蘇河沿線(普陀段)最大的濱水公園吧→
半馬蘇河公園地址
光復西路(大渡河路-丹巴路)南側
半馬蘇河公園東至大渡河路光復西路,西至真北路,總面積35公頃,是普陀區21公裡蘇州河岸線生態秀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普陀區坐擁上海市區最長的蘇州河岸線“21公裡”,相當於半程馬拉鬆的長度,公園以此命名。根據上海市“一江一河”岸線貫通提升要求,公園內蘇州河岸線步道全線貫通,岸線空間全面提質升級,成為普陀區蘇河水岸經濟帶上的重要生態節點。
多元素
濱河開放空間
半馬蘇河公園由1號公園、2號公園、3號公園和雲嶺公園四個公園組成。公園公共開放空間功能豐富,集聚運動健身、工業文明、游船碼頭、兒童游樂、自然生態等多種元素,著力打造年輕活力、城水相依的濱河開放空間。
半馬蘇河公園(1號公園、2號公園、3號公園)結合北橫通道重大工程,對公園綠地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不僅加強了濱水空間與城市地塊的滲透融合,營造豐富各異的復合型空間,還在原有綠地基礎上優化了植物群落結構,降低郁閉度,增加櫻花、海棠等春花樹種和銀杏、櫸樹、烏桕等秋色葉樹種。
全齡段
兒童友好活動場所
公園空間布局合理,功能多元,充分滿足了群眾各種日常需求。公園結合上海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普陀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布置戶外兒童游樂設施,形成建筑外圍的延伸空間和兒童友好活動場所。
結合蘇州河濱河區域布置濱水廣場,通過配置岸邊吧椅、樹池坐凳等設施,營造可休憩停留的城市公共客廳﹔保留的62米高試劑廠煙囪打造蘇州河音樂廣場,布置主題音樂旱噴及煙囪夜景燈光秀,塑造長風地區地標場所。跨雲嶺東路的人行景觀橋梁將南北兩塊綠地有機串聯,形成公園內節慶廣場、兒童游樂、健身步道、球場草坡等豐富的活動空間。
低能耗
自然生態空間
半馬蘇河公園(雲嶺公園)以在蘇州河畔播撒一粒生態的種子作為整體設計理念,寓意母親河孕育出的一棵新芽不斷地生長、蔓延成具有生命的枝干,將河畔的自然之美傳遞給城市居民,讓人們能夠走進自然,親近自然。設計應用雨水花園、生態水池、透水鋪裝、植被緩沖帶等技術,充分發揮綠地的生態復合功能和雨水綜合利用效能,使綠地成為蘇州河畔一個穩定、宜人、低能耗的生態環境。公園植物特色為美國紅楓、無患子、烏桕、紫薇、櫻花、粉黛亂子草等。
新模式
全民共享空間
半馬蘇河公園積極探索“公園+”“+公園”模式,挖掘場地舊工業文化內涵,激活蘇州河岸線空間活力,提升全齡段人群參與熱度,打造全民共享的多功能綠色開放空間。隨著蘇州河旅游水上航線的開通,公園內的游船碼頭進一步豐富蘇州河旅游資源,助力區域水岸經濟發展。
4月22日,蘇州河邊上的半程馬拉鬆賽將拉開序幕,半馬蘇河公園將承擔主要線路,沿著蘇州河市民不僅可以一路跑,還可以游覽工業文明遺址,打卡長風地區地標場所。在公園與體育、文化、旅游等各種功能的融合中,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得以提升。
資料:普陀區新聞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