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興西路有座歷史老建筑,與“柳樹”結緣

復興西路位於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內,漫步於此,可聆聽梧桐樹葉風中簌簌作響,細細品讀老房子的迭代滄桑。沿路的老建筑中,有一幢名字取自柳樹(Willow)的英文音譯,你知道是哪一座嗎?
建筑本身
復興西路34號衛樂公寓,原名衛樂精舍、會樂精舍,取“柳樹”英文(Willow)的音譯。
公寓建於1934年,為現代主義風格的高層公寓住宅。建筑面積3797平方米,樓前有小花園,另有汽車間附屋802平方米。
建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十三層公寓。立面對稱,強調豎向線條,中軸設一串挑出的半圓陽台,屋頂部分中部高起。頂部為裝飾藝術派造型,兩側設簡潔豎向線條,兩翼跌落一層,設內陽台。整個建筑立面構圖突出中軸線,兩邊對稱、虛實結合,給人以簡潔、端庄的效果。
外牆為水泥沙漿,立面中部豎線條及凸出的半圓形陽台為暗紅色粉刷,其余部分為淺黃色粉刷,極少裝飾,隻在山牆頂部及南側有簡潔重復線條裝飾。
建筑室內裝飾亦為裝飾藝術派風格,與外部造型協調統一。
周邊建筑
麥琪公寓
麥琪公寓於1936年建成。這幢10層的公寓建筑,坐北朝南,主體結構呈扇形。建筑立面中心為轉角處的弧形敞開式陽台,陽台與兩旁的轉角窗相接﹔頂層局部退台。南立面東側有半圓形外凸柱體,既與轉角陽台相呼應,又豐富了主立面的層次感。公寓底層由門廳、車庫和鍋爐房等附屬用房組成,二層為兩個四室戶﹔三至八層為標准層,一層一戶﹔第九、十層為躍層戶。
地址:復興西路24號
衡復風貌館
建筑建於1930年,磚混結構,由南北前后兩棟樓組成,前樓為二層,后樓為三層,由券廊相連,各有獨立入口,中間為內院。建筑入口內凹,呈半六邊形,開有方形或券型門窗,兩側窗上飾有科林斯柱式螺紋柱,窗楣上飾券形裝飾。緩坡紅色簡瓦屋面,開老虎窗,黃色水泥外牆。這座獨特而漂亮的建筑,現作為徐匯衡復風貌區優秀歷史文化的綜合展陳空間使用。
地址:復興西路62號
建筑路線推薦
麥琪公寓→衛樂公寓→衡復風貌館→良友公寓→柯靈故居
資料:市文化旅游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