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鬆江農業綠色發展指數躍居全國第一,這項關鍵指標五年增長30倍!

2023年01月31日09:12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生豬吃上精心配比的“綠色營養餐”,住在高大上的“宿舍”﹔草魚迎著水流逆行而上,在“跑道”上“健身”﹔大閘蟹橫行在水草森林中,逍遙自在.......在上海西南部的鬆江區,這些頗有意思的農業生產場景背后,有著共同的特性——綠色。

最新一期農業綠色發展指數排名中,鬆江區憑借在綠色農產品供給的亮眼成績,一舉奪得全國第一。有一項指標可以體現鬆江農業的變化,其綠色食品認証率,在6年前僅有1.6%,短短五年間,就上升至47.48%,增長近30倍。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鬆江區的“登頂”之路,或可成為超大城市探索農業綠色發展的參考案例。

多項黑科技顛覆傳統農業模式

在鬆林集團的樓房規模化養豬場內,生豬們吃著精心配比的“營養餐”,夏天吹空調,冬天睡地暖,還有機器人24小時打掃衛生,可謂是享受著“保姆級”服務。

這裡是上海首張也是唯一一張生豬養殖綠色食品証書的誕生地,2020年末,共計1400噸鬆林豬肉獲得綠色食品証書,上海綠色豬肉供給實現“零”的突破。“綠色生產資料相對短缺,是養殖業難以推動綠色食品申報的難點。”上海鬆林集團董事長王龍欽告訴記者,團隊遠赴黑龍江,尋找適合做綠色飼料的原料基地,自主研制綠色飼料配方,編制覆蓋全產業鏈的綠色生產規程。

豬糞處理難、對周邊居民影響大,這是養豬業的最大難題。鬆林集團豬舍內配有一套環控系統,可實現除氨、除塵、除臭,把對地下水、居民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同時,糞尿這一放錯地方的資源,得以再利用,通過相關的處理系統,作為有機肥無償送至水稻及蔬菜基地,既降低了化肥使用量,也改善了水土環境,提高了農產品產量。

這樣顛覆傳統的生產方式,正在農業各領域發生。曾經,為了解決糧食緊缺,農事生產被迫依賴大量化肥、農藥,並消耗自然資源,如今行業正設法尋找可替代舊模式的新道路,科技創新就是加速器之一。

2019年,鬆江區被確定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立了20個固定觀測點以及四個先行先試試驗區,開展水稻綠色防控技術、生豬無抗養殖、漁業池塘循環流水養殖、蔬菜農機技術四方面試點,探索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實現農業生產的提質增效。

在鬆江區水產良種場五厙基地,記者看到了有趣的一幕。佔地約50畝的環形池塘內,10條養殖槽依次排開,開口處分明沒有高低落差卻水流急速,數百條草魚聚集在那裡,擺動著身體逆流而上,被技術人員形象地描述為“在跑道上健身的魚”。

“在開口處底部,建有一套曝氣設備,推動水體向另一端涌動,增加水中溶氧。池中的魚因水流刺激變得活躍,實現了高密度養殖。”現場相關負責人周陸介紹,在養殖池的另一端,建有開放式的集污池,自動化吸污裝置定時淨化池塘水質。並且,沉澱后的上清液流入一側的魚菜綜合種養大棚,經蔬菜淨化后流回淨化池塘。魚糞被集中收集,還田肥沃土壤。

屢獲大獎的鬆江大閘蟹,則是住上了“別墅”。每畝蟹塘養殖500—600隻良種河蟹,也就是平均一平方米養一隻蟹。池塘內種植復合型水草,不僅調節水質,也可保護螃蟹不被灼傷。採用立體增氧系統,讓水中溶氧更加充足。生態養殖的“鬆江模式”下,產出的黃浦江大閘蟹個頭肥滿、回味鮮甜、黃膏油光。在2022年的全國河蟹大賽上,鬆江區在最佳口感獎項上斬獲三席,成為上海本地河蟹的領跑者。

組織化、集約化大面積“染綠”農業

想要讓農業徹底“染綠”,除了科技創新,組織化、集約化生產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有專家提出,當前我國仍是大國小農的狀態,平均每戶的經營規模隻有8畝地,這樣小的規模,很難運用現代化技術。從農業發展來看,未來首先要實現規模化、組織化。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提出,“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

鬆江區是上海糧食生產主產區,也是家庭農場的發源地。2007年開始,探索發展家庭農場模式,通過設立家庭農場考核獎勵制度、出台多項鼓勵政策提升農戶積極性。“截至2022年,全區共有家庭農場844戶,戶均經營面積158.2畝,生產總面積佔全區的88%。”鬆江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馮杰說。

在此基礎上,鬆江區緊抓稻米和生豬兩條產業鏈,推動以大型農企或合作社為龍頭,帶動小農戶的組團發展模式,完善農業供應鏈,不斷提升鬆江大米、鬆林豬肉的品牌顯示度。

鬆林集團2007年起布局種稻與養豬相結合的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模式,目前已與108家糧食家庭農場達成合作,其中,種養結合家庭農場達到91戶。種子、飼料、肥料、防疫以及出欄銷售均由鬆林集團負責,農戶隻需要承擔生產管理的人工成本,經營風險低,收入有保障。數據顯示,實行種養結合型家庭農場平均收入為29萬元,比純糧食生產型家庭農場增收近1倍。

正不斷發展壯大的優質稻米產業化聯合體,也是同樣的思路。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帶動家庭農場,利益聯結機制更加緊密,助推“賣稻谷”向“賣大米”轉變,產品附加值及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帶動更多農戶增收。目前,全區已建立稻米產業化聯合體14家,帶動家庭農場300余戶,戶均增收5萬余元。在最新的上海農產品品牌指數影響力中,“鬆江大米”僅次於“南匯8424西瓜”,居於第二位。

政策創新為綠色農業注入“活力”

各行各業綠色發展轉型,必要的政策支持不可或缺。特別對於利潤並不高的農業來說,更是需要通過配套的激勵,來提高農戶進行綠色生產的積極性。

鬆江區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讓農民願意綠色種地。比如,針對完成養殖糞尿全量還田的種養結合家庭農場,按年出欄生豬量給予10元/頭的還田補貼﹔針對完成尾水治理設施建設和改造的水產養殖場,給予5000元/畝市級獎補資金。

與此同時,鬆江區探索更為精准的綠色“激勵”,創新引入金融工具,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2018年,該區率先推出全國首個耕地地力指數保險,啟動了全國首個耕地質量保護險試點。它一改原先的普惠制模式,通過政府以獎代補的形式,推動家庭農場主從“要我保護耕地”轉變為“我要保護耕地”。

“保險引入后,通過有機質含量、耕層厚度的量化指標,分三檔給付保險金,對保護耕地付出的成本予以補償。這樣一來,從‘補過程’轉變為‘補結果’,生態補償資金的使用更為精准和高效。”截至目前,鬆江全區504戶家庭農場共計投保面積為8.1萬畝,累計獎補1045.6萬元。

環境保護補貼政策也實現了這樣的轉變。原有的水稻種植直補、農資綜合直補等5項補貼整合為糧食生產環境保護補貼,調整后補貼標准上限550元/畝,比調整前畝均獎補標准提高32元。根據一系列量化指標,對生產主體進行百分制考核,根據結果發放補貼,提升全區糧食綠色生產能力。

“發展綠色農業,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可持續。在投入和產出之間尋找到平衡點,在市場上體現價值。既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也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鬆江區副區長劉福升表示,綠色農業指數作為金字招牌,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激勵著全區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再創新。

據悉,接下來,鬆江區將繼續延展農業產業鏈,鼓勵業內影響力強的優質農業加工企業及龍頭企業,培育本地優質農業加工類企業,形成區域化規模效應和集群效應。同時,進一步優化綠色產品的產銷環境,提升知名度和附加值,多元化推動市場與品牌綠色農業的有效對接。

(責編:沐一帆、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