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上海一小區水池觀賞魚越來越少 真相好氣又好笑

2022年11月04日15:39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上海一小區水池觀賞魚越來越少,得知真相后居民好氣又好笑……

近日

家住寶山區高境鎮

三花現代城香梅苑的居民

前往景觀池喂魚時

發現魚變得越來越少

便把情況通報物業工作人員

希望找出肇事者

據了解,為營造良好舒適的生活空間,三花現代城香梅苑小區在建設初期便設置了多個景觀水池,養了些觀賞金魚和烏龜。但最近,居民感覺魚的數量肉眼可見地減少,以為是有人來偷魚。直到物業工作人員蹲點后,親眼看到一隻白鷺飛到水池上方,飛快地叼起一條金魚吞下肚,這才恍然大悟:消失的小魚是被它們吃了!

根據物業工作人員和居民提供的照片,“肇事”白鷺羽毛雪白,鳥體長約50厘米到70厘米。筆直的腿、細長的脖子、潔白的雙翼,身體纖瘦修長、姿態優美。據居民描述,白鷺似乎很喜歡小區環境,隻見它一會兒伸長脖子“打樣”,一會將頭頸縮回來,盯著水池裡的金魚“伺機下手”。圍觀的人多了,說話聲一大,白鷺便扑著翅膀,從容優雅地在空中盤旋幾圈后飛離了人們的視線。

得知真相后

一些居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盡管有些擔心水池裡剩下的魚兒“安危”,但他們覺得,能在城市裡近距離看到白鷺覓食也是有趣的事情,“這說明我們小區和周邊的生態環境好啊!”一位居民表示。

白鷺是世界珍稀、最具魅力的海濱觀賞鳥類,亦是濕地環境好壞的重要指示生物。我國擁有鷺科鳥禽20種,其中以白鷺屬最為珍貴。資料顯示,白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環境敏感,選擇活動和棲息的地點需要有良好的空氣、水和覓食環境,因此享有“環保鳥”美譽。“小區內喬木、灌木綠化面積較大,水池中有魚,還有底棲動物。幽靜的環境和豐富的食物是吸引白鷺到訪的主要原因。”三花二居居委工作人員介紹說。

據悉,近年來,三花二居與業委會和物業密切配合,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通過補種綠化、增加停車位、牆壁刷白、每周組織志願者和物業工作人員開展“清潔家園”行動等舉措,為社區打造宜居環境、構建和諧生活再添亮點,讓居民切身感受到文明城區創建帶來的惠與利。

“希望大家發現白鷺后,不要隨意靠近、喂食,切勿驚擾了它們,遠遠地看著就好。”居委工作人員提示,希望居民們養成愛鳥護鳥的意識,讓美麗的白鷺駐足得久一些,讓小區的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作者:吳越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