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城市,怎麼讓“雲上生活”更美好?

2022年11月04日16:47 |
小字號

11月1日,2022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系列活動之一,人民城市主題論壇舉行。國內優秀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人民城市建設的新實踐,奮力譜寫“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與會專家認為,謀求高質量發展,“突破邊界”很重要。

銀發“護衛團”每周“雲巡訪”,守護網絡安全﹔居民打開手機掃一掃“上雲”,即可“小區動態隨時看、足不出戶把事辦”﹔線上線下雙平台的經方學習班,構筑經方理論學習與臨床應用的“溫室”﹔家庭公益團出了“秋日限定”,“雲上小聚場”熱鬧非凡……楊浦始終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目前正在升級打造人民城市建設“樣板間”。隨著科技的發展,“雲上空間”煥發出的蓬勃生機,突破了“鋼筋水泥森林”的物理邊界,從某種程度上說,為人民城市建設開拓了更為廣闊的“創新實踐基地”。

銀發“護衛團”每周“雲巡訪”,守護網絡安全

今年73歲的李佩蓉是延吉新村街道居民。退休后,她加入社區志願服務隊,發揮余熱,“鄰居也是一家人”是她的口頭禪。最近,李佩蓉又多了一個身份,那就是區離退休干部網絡市民巡訪團成員,她感到肩頭的責任更重了幾分:“網絡空間信息監督,是我們新增的重點工作之一。接下來,我們每周開展2小時的‘雲巡訪’,幫助促進網絡安全。”

“當下社會已進入數字化時代,即使老年人,也是人手一部手機。網上沖浪,成了我們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難以割舍的一部分。”區離退休干部網絡市民巡訪團團長倪來娣表示,“目前,我國正在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保持網絡環境健康至關重要。”

“越活越年輕,沒想到,年紀這麼大了還能像年輕人一樣‘觸網’。”在楊浦,老干部的退休生活可謂多姿多彩。

“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寶妹作為楊浦區“五老”的一員,一直活躍在各種線上線下講壇。而她最初網絡直播“出道”的舞台,正是楊浦區委老干部局依托嗶哩嗶哩網站打造的“老楊樹宣講匯”。

2020年,他們第一次嘗試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開通了賬號,沒想到首場黃寶妹的直播就收獲了5000多名觀眾。如今,“老楊樹宣講匯”已成為楊浦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四史宣傳教育的重要品牌之一。

從上海市老干部工作系統第一個微信公眾號——“阿拉楊浦老干部”的正式上線,到全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組織生活網上行”,再到老干部服務咨詢室“線下坐堂”轉為“線上咨詢”,再到老干部大學線上課堂、老干部活動中心團隊“樂齡雲端秀”,近幾年,楊浦區委老干部局不斷推進老干部工作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日前啟動的“網聚老楊樹 傳播正能量”——楊浦區“樂齡申城·E行動”志願服務主題活動,又為此添上了重重的一筆。

活動共分為“E宣傳”“E監督”“E引領”三個志願服務項目。

“E宣傳”,加強網絡空中安全宣傳。結合“老楊樹助E行”志願服務活動,深入全區“社區離退休干部之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學雷鋒志願服務三級陣地等,廣泛宣傳網絡文明特別是網絡防詐騙的法規知識、典型案例,提升社區群眾的網絡文明素養、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防詐騙能力。

“E監督”,加強網絡空間信息監督。配合相關部門加強上海屬地重點網站巡查監督,鑒別篩查重點欄目、板塊以及評論、彈幕、彈窗等環節存在的暴恐、謠言、色情、低俗、賭博、詐騙、侵權等涉政有害信息和生態類不良信息,並及時舉報,維護網絡空間清朗。

“E引領”,加強網絡空間思想引領。充分利用“上海市離退休干部博客空間”“阿拉楊浦老干部”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平台,通過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積級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傳遞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李佩蓉所在的區離退休干部網絡市民巡訪團,及12支街道離退休干部網絡市民巡訪分隊,這些銀發“護衛團”,正以實際行動為推動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社區居民“掃碼上雲”后發生了什麼?

鞍山四村第二小區租客多,老齡化程度高。居委會干部不論是每天居委辦公室的首問接待期間,還是上門走訪時,都會拿出一張二維碼,推薦居民“掃碼上雲”。

居委會干部推薦居民上什麼“雲”呢?它就是“社區雲”。從楊浦“E睦鄰”,到“社區雲1.0”,再到如今的“社區雲2.0”,智慧社區雲平台始終是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立體式生活服務的平台,通過居民群眾所關心的大事小情、小區物業、社區商圈以及居民互動等服務,讓社區日常生活越來越豐富,由此產生了更多樣化的民生需求。

居委會干部可以結合線下互動,運用“社區雲”,把信息瞬間傳送到整個社區,實現了居民從“觀察者”到“參與者”再到“引領者”的角色轉變。推動社區治理從信息化到智能化,為民服務更加精准、更接地氣。

在小區居民“上雲”之初,公交新村便將平日裡老百姓關心的信息資訊通過“社區雲2.0”實時發布,如活動招募、社區律師接待日、疫情通報、核酸篩查、疫苗接種、健康體檢等。

同時,根據內容將“社區雲”推送鏈接轉發到樓組長群、志願者群、在職黨員群、文教家長群等,一方面,讓接收對象更加精准化﹔另一方面,讓居民通過查看詳細內容“上雲”。例如,日前社區發布的“大腸癌”免費篩查公告,就吸引了28位居民加入“社區雲”平台。

“我怎麼注冊不了啊?”“提示說登錄號碼不對”對於不擅長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居委會干部耐心幫助其進行小程序注冊,講解“社區雲”各項功能及平台操作方法。年輕人平時工作比較繁忙,與居委會互動較少。“社區雲”推廣以來,不少“小年輕”紛紛加入,隻要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即可與居委會聯絡,“雲端”參與社區治理。

而針對社區志願者“老面孔”問題,居委會通過社區雲“人群引過來,服務送上門,協同建起來”的方式,充實志願者團隊,以活動和服務凝聚更多人團結在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身邊。“這樣一來,更多人了解社區工作,願意參與進來,我們的工作就有了抓手。”公交新村居委會干部表示。

“社區雲”手機端其實類似居民的線上“睦鄰中心”“黨建園地”“社區公告”“議事廳”:可及時了解社區最新動態﹔與鄰居交流互動,分享小區生活﹔足不出戶為小區建設建言獻策……實際使用效果顯示,“社區雲”有效提升了居委會的辦事效能,效能的提升又再次擴大了居民對“社區雲2.0”的知曉率和使用率。居民和居委會之間、居民和居民之間能通過線上“敲門”交流,每個居民都能自發參與,居委會干部則快速反饋、及時處置相關問題。如此往復,形成良性循環,越來越多居民享受到“小區動態隨時看、足不出戶把事辦”的舒適與便捷,社區干部也有了更多渠道收集民意、匯集民智、溝通民情。日益提升的“上雲率”就是最好的証明。

接下去,“社區雲”還將持續優化,助力精准化服務、智能化治理,更好地走進千家萬戶,社區干部也能通過這一智慧平台更加及時、高效地為居民辦實事、辦好事。

經方的種子在“雲上溫室”抽芽吐綠

“經方”,就是中醫藥經典之方,是東漢名醫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所載的方子。深入挖掘經方臨床及應用,是加快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一環。

日前,楊浦區中醫醫院針對經方理論學習與臨床應用,打造了一個“雲上溫室”。

“課程一定要回放,太精彩了”“第一次聽到對厥陰病的辨証論治思路這麼清晰”“太實用了”“課程指導性很強”……在互動平台上,學員們熱烈交流著自己的學習心得。一位學員表示:“此次學習班讓我樹立了中醫人的信心,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太感謝了。”楊浦區中醫醫院通過搭建線上線下雙平台的經方學習班,受到海內外各地的經方研究者、愛好者的歡迎。

此次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基層常見慢性病經方診療方案及臨床應用》學習班,邀請全國名中醫黃煌、全國知名經方大家王三虎等現場授課。

學習班立足基層常見病、多發病,授課內容注重實用性,以全國知名中醫經方專家為核心,旨在為學員構建經方診療思維框架,分享經方臨床實戰經驗,挖掘經方理論診療優勢,樹立中醫療效自信,提升基層醫生運用經方處理基層常見慢性疾病、處理疑難危重疾病和防治疫病“三種”臨床應用能力。為期兩天的學習班,報名學員超過上千名,線上會場的瀏覽人次突破16.5萬。學員來自海內外,其中還包括企業家、公務員、退休工人等部分非醫學背景的經方愛好者。

值得一提的是,醫院在對口幫扶的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和寧蒗縣中醫醫院設置了分會場,把經方的“種子”播種在大山裡,輸送優質的學習資源,讓經方真正惠及當地百姓。

區中醫醫院院長張書富表示,經方是學習中醫的捷徑,更是發展中醫的出路。區中醫醫院不僅要姓“中”,更要敢於從療效上去突破,醫院不僅要建中醫經典病房,更要努力建設成為一家經方醫院。

“雲上小聚場”熱鬧非凡,家庭公益團出了“秋日限定”

“搶單”、對接承辦方、組建活動群、接收物料並進行派發……這一套從疫情期間團購物資衍生而來的流程,如今已經進化為社區團購親子公益活動的完整鏈條。不管是朝氣蓬勃的學生黨,還是風華正茂的上班族,或是兩鬢微白的老年人,隻要熱衷公益、認真負責、喜歡交流,都能加入“團長”隊伍。

今年7月,由楊浦區婦聯主導推出的“小小心‘益’·為愛成‘團’”楊浦區婦聯“益”團團公益開放平台正式上線。

該平台以楊浦區婦聯“愛風尚”“愛陪伴”“愛守護”三愛品牌為抓手,打造“社區家庭公益活動團”——將眾多特色的家庭公益活動作為“團購物資”,招募社區公益團團長(志願者),為社區內的其他家庭“拼團”各種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打造社區“最后100米公益圈”,加快形成社區自治品牌。

眼下,秋天漸入佳境。近日,區婦聯“益”團團公益平台又上新了“應季新品”——帶領孩子們線上讀繪本、做手工,讓他們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探索發現秋日的絢爛多姿。

跟隨老師的生動演繹,孩子們走進了“小男孩與怕浪費婆婆”間溫馨而又充滿趣味的繪本故事,感受變廢為寶的神奇魔力﹔在老師的帶領下,拿起手中的畫筆留住秋天、打造唯美花束……豐富的線上體驗,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用創意為成長“加冕”。

其實,“益”團團公益開放平台一上線就“一呼百應”。“甜媽”是政熙路小區的一名年輕寶媽,也是“益”團團平台的一名團長。在成為團長,組織參與了幾場優質活動后,“甜媽”又積極將平台推薦給了社區內更多的年輕寶爸寶媽。“我們社區有一定的志願服務基礎,后疫情時代,對於開展家庭類社區公益活動的呼聲很高,聽說可以‘團’到各式各樣的家庭公益活動,大家的參與熱情高漲。”“甜媽”告訴記者。

據了解,“益”團團公益平台目前已整合多家機構資源,為親子家庭提供豐富多彩的線上活動,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平台正在著力完善共享化運營體系,打造標准化業務流程,開放吸收全區社會組織、社會團體的優質公益服務內容,不斷提升“選品”質量,打造獨特的下沉式公益創新閉環,開創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