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民宿、咖啡館、電商工作室扎堆“下鄉”,上海鄉村多了這些新玩法

2022年10月25日08:44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民宿、咖啡館、電商工作室扎堆“下鄉”,上海鄉村多了這些新玩法

近年來,上海扎實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一大批文旅設施紛紛落戶鄉村,令上海的鄉村呈現出越來越豐富的面貌,涌現出諸多新玩法。今年國慶假期,這些鄉村幾乎無一例外地迎來了爆棚的客流。

在有著“中國最美村鎮”之稱的崇明仙橋村,26家民宿齊集於此,相繼開出的擼貓館、咖啡吧吸引著眾多年輕人前來﹔在奧運會冠軍鐘天使的家鄉浦東海沈村,餐飲、民宿、自行車租賃點、騎游線路一應俱全,游客們在這裡享受鄉間騎行﹔在青浦東庄村,萬畝良田、萬畝茭白、萬畝菌菇的特色農業,正隨著年輕人進村創業和民宿落地,成為游客眼中的獨特風景……

在文旅、體育、藝術等元素與農業的有機融合下,上海鄉村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美學價值正逐步彰顯。

仙橋村:村庄成了大景區,農宅活起來了

騎著電瓶車穿梭在仙橋村的民宿、咖啡館和游客服務中心時,仙橋村村委會后備干部張英一邊介紹各個點位的情況,一邊不無自豪:“整個仙橋村是3A級旅游景區,村容村貌在附近數一數二,光落戶村裡的民宿就有26家。”

張英是嫁到仙橋村的外來媳婦,也是仙橋村面貌變化的直接見証者。早在2007年,仙橋村實施第一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管仕忠的大力推進下,1700多個小糞坑被填埋,農戶的破舊棚子也拆除了。此后兩年,仙橋村又拓寬村內道路、安裝太陽能路燈,對一批農戶的圍牆進行了牆面刷白改造。

村容村貌提升后,仙橋村引入了同濟大學教授設計打造的田埂民宿,以民宿+互動農場的方式吸引客流。但這僅僅是一個引子。仙橋村黨總支書記管仕忠坦言,自己早年曾想方設法給村裡招商引資,卻很難砸出什麼水花。村庄面貌提升后,合作社、民宿投資者都願意進來了。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台灣藝術家阿康來到仙橋村,租下一處老房子,將其改造成藝術家駐村工作室。在這裡,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會被邀請來住上一兩個月,留下他們的繪畫、形體或雕塑類藝術作品,部分作品還被選送到同濟大學展示。如今仙橋村的農宅牆面上,還留著好幾幅當時藝術家留下的繪畫作品。

民宿、互動農場、藝術工作室的進駐,為仙橋村打開了知名度,來這裡的游客越來越多,也為村民們帶來了更多租金收入和就業機會。截至目前,村裡已集合了頤一、玖居、在田居、欣頤等多家外來投資者開辦的民宿,每幢民宿為村民們帶來每年數萬到十多萬元不等的租金收入。

仙橋村居民老陳,是民宿落戶村裡的受益者之一。原本,老陳從寶鋼退休后沒太多事情可忙。前幾年,他和另外幾戶村民的房子被租下,改造成為頤一民宿。現在,老陳一年多了好幾萬租金收入,閑暇時還能幫民宿打理打理綠植。他種在老宅前的30余株桂花樹,每到秋天香氣襲人,一部分落下的桂花清洗后被制成桂花蜜,頗受民宿住客歡迎。

在仙橋村,玖居民宿投資團隊也租下了9套平房。這些平房散落在村中各處,粉牆黛瓦、木質走廊,被打造成花語、田野、四季等不同主題的民宿。今年國慶假期,9套房子全部住滿。最近,玖居投資團隊又盤下了村裡另兩處房子,准備繼續擴充民宿規模。

在外來民宿的帶動下,一些村民也將閑置的房子改造成民宿,賺取經營收入。民宿的聚集,盤活了仙橋村多處閑置農宅,也為仙橋村留下了過夜游客。

游客吸引來了,如何才能讓他們在村裡的活動更豐富、消費更多樣?除了原有的農業採摘、土布館,集合了咖吧、擼貓館、茶室、市集、服裝店等業態的均瀛鄉村小鎮應運而生,並在去年國慶假期正式迎客。這一由原來的村委會和儀表廠舊址改造而成的商業綜合體,令仙橋村不僅有吃有住有玩,還多了更多購物空間。

今天,當游客來到仙橋村,他們可以花上一整天時間在村裡休閑:在民宿吃完早飯,步行或租上一輛自行車逛逛村庄周圍的田野﹔如果對崇明土布有興趣,可以在對著大片稻田的木棉花開土布館玩一次土布手作,孩子們可以去博士農場的稻田課堂學習科普知識﹔午飯后,不妨逛逛均瀛鄉村小鎮,這裡有游客服務中心、村民大食堂、仙橋市集、茶室、擼貓館、服裝店、糕點鋪、咖啡吧,足夠打發大半天時間……

記者抵達仙橋村Joyin咖啡吧時,正是一個工作日的午后。在桂花飄香的庭院裡,三五成群的年輕人正前后移動的桌椅前,享受著香濃的咖啡和美味小食。庭院外,停著一批摩托車。原來,這個咖啡吧在機車愛好者群體中已經小有名氣,不時有機車發燒友前來打卡,節假日更是一座難求。

海沈村:騎行運動成紐帶,村民錢袋子鼓了

十多年前,當浦東海沈村村民陳志超還是一名遠洋集裝箱船上的廚師時,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在自家房子裡開出一家“又見老八樣”餐館,還能一天接待五六十桌客人。

這樣的場景,在今年國慶長假出現。直到長假后的好幾個周末,來海沈村的游客仍絡繹不絕。陳志超和家人常常要忙到午后近兩點鐘,才得片刻休息。

為什麼這麼多游客都喜歡來海沈村?原來,這裡是奧運會場地自行車冠軍鐘天使的家鄉,也被游客親切地稱為“冠軍村”。以騎行運動為紐帶,海沈村吸引了大批農文旅項目落戶。這兩年,不僅專業騎行人士喜歡來村裡的鐘天使榮譽室打卡,普通游客也喜歡來這租上一輛自行車,徜徉在碧綠菜畦和金色稻田環抱的鄉間小道上。

在海沈村環行一圈,記者發現,村裡旅游配套應有盡有。不僅有滬鄉本土美食“又見老八樣”、西式的“八百裡牛排坊”、00后大學生創業的“屋裡廂咖啡”,還有台灣手工匠人開出的“花細草工坊”。戶外運動方面,一家集銷售、租賃和修理於一身的捷安特專賣店已經開出,專賣店國慶期間舉辦的秋騎活動,吸引了不少自行車愛好者來到海沈村,感受豐收季的鄉村生活。此外,水上運動皮劃艇、槳板、草坪露營等項目也已入駐海沈村,成熟的鄉村商業體系“十二工坊”已基本成型。

負責海沈村旅游運營的雲程鄉匠運營公司執行總監阮林芳告訴記者,今年國慶長假期間,海沈村每天的游客消費人次達12000左右,幾家餐飲店忙得不可開交不說,村裡核心區域的4家民宿、兩處露營地也全部爆滿。

海沈村旺盛的人氣,也得益於與附近的橋北村、遠東村之間的資源共享。早在規劃之初,惠南鎮就明確了海沈村、橋北村、遠東村三村聯動發展格局:海沈村得益於軌交16號線的交通優勢、冠軍村的聲譽優勢等,率先在鄉村振興中脫穎而出﹔遠東村有大片稻田,每年的秸稈節在此舉辦﹔橋北村盛產桔子,12月份這裡將舉辦桔燈節。為了統籌資源配置,惠南鎮農投公司作為大股東、三村及社會資本入股的雲程鄉匠運營公司於2018年成立,專門負責鄉村旅游運營、推廣和招商引資。

多種業態在鄉村集聚,吸引了包括陳志超在內的一大批村民回鄉創業。在海沈村,民宿、咖啡館創業者中都有當地人的身影。

來自浦東大團鎮董村的董平,是一家一站式婚慶會館的負責人。2016年,董平在莫干山投資了一家蘇式園林民宿,每年都會和家人朋友去度假。但他始終有一個心願,希望在家門口有個和朋友歡聚的地方,同時也能做些生意。

去年11月,董平接連考察了浦東連民村、新南村、海沈村等多個村庄,發現海沈村的交通、餐飲、休閑配套較為完善,當即決定在此投資民宿。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今年國慶假期,這家隻有6個房間、摩洛哥風格的那影民宿正式迎客,房間每天訂滿。“這套兩層樓的房子我們租了15年,預計3-5年內收回投資成本,出租房子的村民一年可由此增加數萬元租金收入。”

鄉村的發展,也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在海沈村,多家民宿的前台和保潔阿姨都是當地人。維護村裡河道清潔和日常管理的43人綜合養護隊成員,也主要是50歲以上的村民。

海沈村鄉創空間前台工作人員周春紅,是家門口就業的村民之一。周日下午,周春紅剛忙完一批團隊游客的茶歇接待,又移步旁邊的台子前,仔細地給一批尤克裡裡毛坯完成初步組裝。忙著手頭的活,周春紅臉上挂著微笑。她說,自己原來在康橋地區上班,每天來回路上就要3小時,實在太累。村裡發展旅游業后,她就應聘到鄉創空間上班。“現在上班就在家門口,可以為家鄉建設做些事,我也喜歡和人打交道,很珍惜這份工作!”

紛至沓來的游客,也帶動了鄉村農副產品的銷售。在海沈會客廳,除了拼圖、絲巾、環保袋等文創產品,一個專門的村民互易平台格外引人注目。原來,這是專門為村民們提供的農副產品售賣平台,村民家裡吃不完的大米、南瓜、甜蘆粟、柿子等都可以放在這裡寄售,收入歸村民個人。此外,村裡的餐館也會採購村裡自產的扁豆、空心菜、雞毛菜,一些村民時常一大早就將採下的新鮮蔬菜送到店裡,結賬后樂呵呵地離開。

東庄村:年輕人進村創業,農文旅產業融起來了

位於青浦區練塘鎮的東庄村,是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之一。不過,“80后”周杰決定來東庄村創業時,打動他的卻是東庄村原汁原味的鄉村風貌。“在這裡看到了小時候村庄的樣子,很親切。”他說。

周杰是一名電商從業者,曾在上海市區工作多年。市區房租一年動輒十來萬元,高額的工作和生活成本,讓周杰把目光投向了家鄉:“在哪裡辦公對電商從業者影響不大,所以想找個工作、生活能兼顧的地方,朋友們也能常來玩玩。”

周杰在東庄村淘到的“寶貝”,是一幢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兩層小樓。當時小樓已處於荒廢狀態,房前有株栽種了四十多年的四季桂、一片四季常青的竹林,屋后是大片開闊的田野,周杰一眼相中。經過設計和改造,原本破舊的小樓變身為“廚見”電商工作室,工作室不僅常年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售賣當地農產品,也提供茭白葉編織、打年糕、挖紅薯、多肉教室科普課等體驗性文旅活動,如今已是村裡的網紅打卡點之一。

記者探訪東庄村時,“廚見”迎來了一群來此考察的年輕人。他們一邊聽周杰介紹,一邊問題不斷:“打年糕的材料是工作室自己准備嗎?”“多肉教室的綠植出售嗎?”“屋后這片田是誰在種?”……參觀完吃上一頓農家菜,這群年輕游客又回到“廚見”的多肉教室為其中一位小伙伴過生日,歡聲笑語不斷。

在桂花飄香、鷓鴣啼鳴的前院,周杰細數“廚見”入駐東庄村以來從事電商的“戰績”:每年售出5-10萬斤 青浦大米、5000斤以上菌菇,今年上半年更是爆發性地售出了20萬斤茭白……“萬畝良田、萬畝茭白、萬畝菌菇”,正是東庄村著力打造的新興產業。

電商創業團隊進村,不僅帶動了當地農副產品的銷售,也加強了供應方和需求方的溝通。“直播帶貨的時候,很多顧客會有評論互動,我們會根據顧客的偏好把這些意見和建議給到供應方。”

周杰舉例說,當地出產的焋糕寓意“步步高升”,逢年過節必吃,是青浦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前直播帶貨的奘糕多為紙盒包裝,比較原始。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周杰提出讓供貨商改進焋糕的顏值和功能性。於是,根據不同節日和季節定制的奘糕應運而生,部分“豪華”包裝的奘糕也更適合作為禮品送人。

再如青浦的大米,之前最常見的是真空包裝。經過溝通,“廚見”直播室裡的大米有了拎袋包裝、“瘦身版”蝴蝶形包裝、牛皮紙包裝等,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廚見”落戶東庄村,也吸引了一批年輕人來此共同創業。如今落戶東庄村的東庄吉咖啡、黃健版畫工作室、以場地租賃為主的阿神學長的創始人,幾乎都是周杰的“發小”或前同事。現在,大家又有了“廚見”工作室合伙人這個共同身份,一起在鄉村打拼新的事業。

在東庄村,由衡山賓館投資的戀塘三賞民宿,也與“廚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文旅活動和客源共享,雙方會互相推薦游客參與對方的活動或住宿。此外,東庄村原有的上海彭世菇業原以蘑菇種植、生產加工為主,年營業額達六七千萬元。去年3月,彭世菇業啟動了以“蘑幻森林”為主題的親子研學農旅項目,運營一年多來已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創收近百萬元,其客源同樣與“廚見”和戀塘三賞實現互動共享。至此,原本以農業為主的東庄村匯集了更多文旅元素,成為練塘的熱門打卡地。

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正看好鄉村的未來。青浦練塘鄉村振興辦副主任吳永春透露,一名在莫干山開出了多間民宿的上海建筑設計師,最近已在東庄村盤下數套閑置農宅,准備打造成一處名為雲溪上的新民宿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