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嚴陣以待防御強台風“梅花”!金山“聞風而動”!

2022年09月14日15:22 |
小字號

上海市金山區氣象台2022年9月14日12時更新台風黃色預警信號為台風橙色預警信號:受強台風“梅花”影響,預計今天傍晚起本區最大陣風增強到9—11級,杭州灣沿岸11—13級,請注意防范!

面對強台風“梅花”,

金山嚴陣以待,“聞風而動”!

楓涇鎮

“從9月12日下午2點開始,我們已經及時預降內河水位至2.4米以下,同步對11個圩區內的129座水閘、泵站開展全覆蓋檢查,確保平穩可控。”金山區楓涇鎮水務站副站長唐文淵介紹。受強台風“梅花”影響,9月12日開始,雨量、風量不斷增大,楓涇鎮一方面安排人員在水務站內的圩區遠程控制中控室24小時值班,對全鎮水閘、泵站的最新數據進行監測,另一方面再次盤點防汛物資,切實做好各項防汛措施。

“我們所有的水閘、泵站全部通過光纖網絡連接到水務站內的中控室,不用到現場,就可以獲取一手水情數據,實時控制遠在幾公裡之外的水閘、泵站。”唐文淵說道。“全鎮范圍內的水閘、泵站實現‘一網統管’以后,杜絕以前防汛人工步調不一致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了防汛效率。

除了把全鎮的水位數據接入“城市大腦”,為更有效地應對今年的台風天氣,楓涇鎮於2021年底已開始積極謀劃,依次對全鎮21條河道清淤,今年8月初,楓涇鎮及時進行河道疏浚項目,累計完成19公裡。

楓涇鎮地處整個金山區地勢低窪地區,又處在上海上游杭嘉湖流域重要的泄洪通道。歷年來,每逢風、雨、潮“三碰頭”,楓涇鎮都要經歷嚴峻考驗。2018年完成的上海西部防洪通道,為楓涇筑起了4.8到5米高的防汛牆,自此外河水位對楓涇的威脅指數大幅下降,而預防城市內澇的重要性相對更為突出。

從2012年至2020年,楓涇鎮用9年時間分批次對全鎮大小河道來了一次“休克治療”,給許多嚴重“血栓”的河道來了一次徹底清理。與此同時,從2022年開始,楓涇鎮積極主動監控河道底泥淤積厚度,隻要河道底泥厚度超過50厘米、淤泥經檢測符合“還田”標准,就列入當年的疏浚名單,將河道疏浚做成“日常保健”項目。

據悉,為確保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楓涇鎮按照“聚焦重點、分類管理、動態跟蹤”的原則,重點聚焦2021年台風“煙花”暴露的問題,排查梳理防汛隱患,完成隱患整改。同時根據防汛預案,完成防汛儲備物資採購補庫工作,組建民兵等10支共464人的專業搶險隊伍,設置人員轉移集中安置點21個和備用集中安置點4個。

朱涇鎮

為應對強台風“梅花”的影響,朱涇鎮各村居各部門提前行動,開展防台准備工作。

護住“菜籃子”,搶收、銷售有序進行

“這幾天一直關注台風的消息,昨天又叫了些村民來幫忙,目前10多畝葡萄已經全部完成採摘。”昨天上午,上海唯騰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費衛軍告訴記者,今年葡萄產量約為日均2000斤,近幾日加快了採收,雖然出棚量多了,但因為都是熱銷品種,比較受歡迎,並不愁賣。目前,還有近20畝的“陽光玫瑰”和“浪漫紅顏”還未到採摘時期,因此已全部進行了加固,並對周邊溝渠進行了清理。

同樣,位於朱涇鎮牡丹村的上海蔓菜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小軍也早早做好了准備。2.5噸菜心、雞毛菜、杭白菜正在加緊搶收,並提前聯系批發市場,同步開展銷售,基本沒有積壓。“還不能採摘的大棚,除了加固,我們還把大棚所有的通風口和門都關上了,防止雨水滲進去。”劉小軍說道。

記者獲悉,截至目前,該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已組織巡查72人次,搶險待命156人,加固蔬菜設施大棚1755.2畝,林果設施261.2畝。組織搶收蔬菜15畝、共17噸。

一小區一方案,多方合力查缺補漏

“掘石港、池涇河等河段沙袋堆放完畢。”“已完成枯枝修剪466棵。”“各小區物業已對地庫排水泵檢查完畢。”“21個工地排查完畢,已告知停止室外及高空作業,通知工地負責人做好人員轉移准備。”……9月12日晚以來,朱涇鎮防汛防台指揮中心下設5個工作組立即啟動24小時輪班值守,協助村居全面開展各項風險隱患排查。

汛期以來,朱涇鎮未雨綢繆,提前下發防汛防台4張清單,其中包括,涵蓋村居干部、志願者、專業力量的應急隊伍清單,轄區隱患排查整改清單,人員轉移及轉移點安置清單,物資准備清單,通過“清單式”管理,確保任務有人領、責任有人擔、工作有人督。

與許多地勢低窪的老舊小區相同,朱涇鎮紅菱居民區秀州新村因地勢偏低,在去年台風“煙花”期間,形成了較大面積的積水。本次,為了確保積水不入戶,昨天下午,紅菱居委會迅速召集社區志願者對該小區樓棟逐樓進行沙袋堆放。150多個沙袋在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的齊心努力下,不到1個小時就完成了搬運與投放。

除了對地勢低窪地區用沙袋堵漏,該居民區還預備了6個抽水泵。

漕涇鎮

強台風“梅花”臨近,漕涇鎮各基層單位迅速行動,嚴格按照要求落實各項應急防御措施。

“台風來了,大家門窗關關好,不要出門走動……”台風來臨之際,“小喇叭”又在各個村居響起。各村居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發放防台安全告知書,提醒群眾密切關注天氣,減少外出,提前做好安全防護。

“這段時間太危險了,先來安置點吧。”危房人員的安全,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蔣庄村毗鄰高新區和漕涇鎮西部工業園區,居住人口多,為全力做好人員轉移安置工作,蔣庄村將村會議室改為安置點使用,內部有水、電、衛生間、洗澡間等基本生活設施,並備齊生活物資和防汛物資。

針對下立交等易積水路段,各村居及相關單位加大排摸力度,做好防台防汛期間突發事件的處置准備工作,確保營運有序。鎮規建辦安排值班值守人員10人,整改有積水隱患下立交2個,加高擋牆、修繕排水設施等。確保下立交泵站、積水監測、視頻監控等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到位。

鎮市政排水養護部目前已對鎮區內中一路,中心街、富漕路等11條(雨水管路段)、486座雨水進水口進行了道路巡視巡查工作,巡查次數3次。對243座雨水進水口進行了垃圾、樹葉的清理工作。避免由於進水口堵塞造成道路積水,處理了2處積水點。鎮水務站要按照預案要求,提前做好河道預降水位准備和排水管網疏通,預置排水突擊隊和移動泵車,做好道路積水搶排准備。農服中心按照預案要求,做好農業大棚加固,經濟果林搶收等工作。

漕涇鎮店招店牌較多且存在部分老化的問題,相關部門重點加強了戶外廣告排查,以規避安全隱患。鎮城建中心配備店招店牌應急搶修隊伍24小時待命,確保在汛期第一時間能保障對存在隱患的店招店牌及時維修。

同時,漕涇鎮廣泛開展社會動員和宣傳,積極借鑒疫情防控社會面宣傳和管控經驗,持續推動防汛防台信息傳遞。

石化街道

為應對強台風“梅花”帶來的影響,石化街道提前安排部署,統籌做好防汛抗台、居民轉移准備工作以及核酸採樣工作,全力保障轄區居民生命安全。

昨天晚上6點半,記者在石化街道金衛三組看到,不少居民在臨時搭建的核酸採樣點進行核酸採樣。

石化街道東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 鄧海斌:按照要求進入撤離點必須持有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我們考慮到居民白天工作比較忙,所以在晚上增設了一場採樣。

考慮到該區域房屋年代久遠,為保証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工作人員還通過擴音喇叭和上門宣傳的方式,叮囑居民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做好撤離准備。

鄧海斌告訴記者,目前排摸到轄區內有259人需要去安置點。石化街道將可容納200余人的金山區輪滑球館作為臨時安置點,並配備了大量的生活基本物資。

石化街道社區服務辦工作人員 姜之易:

場地配有空調,功能區設有值班室、物資儲備室、醫療處、留觀處以及安置大廳。包括涼席、方便面、礦泉水、花露水等,還有一些防汛、防疫的物資都已經配備到位。

高新區社區

高新區社區上下齊心,未雨綢繆,全面做好抗擊強台風“梅花”的避險應急准備,為守護社區市民安全保駕護航。各部門、單位協同配合,通力合作,全力做好抗台防汛各項隱患排查,防止事故發生。

(來源:i金山)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