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這個公園深處,有一座“荒野植物園”
提起浦江郊野公園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在公園深處,有一片鄉土生態科普示范基地,大家未必知道。這處基地面積達17000平方米,差不多相當於2.3個標准足球場那麼大。生態修復師郭陶然和他的16位小伙伴們一起,嘗試以最少的人為干預,將這裡修復成為一座“荒野植物園”。
近日,記者來到城市荒野工作室的時候,郭陶然正在忙著案頭工作。他告訴記者,目前工作室有三個部門,共計16位工作人員,他們分工明確,包括生物多樣性的調查、研究和修復,以及自然科普活動等。
經過精心布局的“荒野植物園”
作為一名生態修復師,郭陶然表示:“我們想探索一種在大型城市裡,怎麼樣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模式,生態修復是裡面的一個技術手段。”尋尋覓覓好久,郭陶然他們終於與浦江郊野公園開啟合作,“閔行這邊、浦江郊野公園這邊很支持這個項目,願意跟我們合作,所以最終選擇這裡。”
“野蠻生長”的植物們
冒著40度的高溫,郭陶然開始了每日的巡園。他告訴我們,目前基地分為鄉土草本、灌木展示區等七個功能區。從2019年基地開工建設之后,就在嘗試恢復原有鄉土植物的生存狀態。
池塘是水生動植物的樂園
“這個叫碧鳳蝶,它的幼虫要吃竹葉花椒的葉片。”郭陶然指著一種看似花椒的植物告訴我們,“這種植物在上海很少,在鬆江有一些,其他地方零零散散有一點,我們是幾年前從蘇州太湖的一個島上採的。”
胖胖的碧鳳蝶幼虫
據了解,荒野工作室裡的小伙伴們都是80、90后,他們大多畢業於名校的昆虫學、植物學科。“相機不離手”的程思奇經常跟著郭陶然一起巡園,他用他的鏡頭常年記錄著動植物的棲息情況。
為了不影響動物們的“日常作息”,程思奇在拍攝時需要扮演“木頭人”:“不管是怎樣的天氣,你就得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一年半來,程思奇積累的視頻素材已有3000條左右。
謝驚華在工作室裡負責生態修復調查,包括動物監測、引種動物,他需要定期瀏覽紅外相機裡拍攝的動物資料記錄,研究其行為和習性,以及查看人工蜂巢、鳥巢的有關情況。平時還需要瀏覽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
據謝驚華介紹,團隊的小伙伴之所以如此努力,就是希望能把上海原有的這些生物保存下來。
安裝誘捕昆虫的馬氏網
郭陶然告訴我們,春季是動植物監測中一個很重要的季節,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造成數據資料的缺失,他們將在明年再開始重新記錄。此外,線下科普課程也因此暫停了幾個月,目前隻恢復了“夜觀”課程。
在夜間觀測時發現了雲斑白條天牛
“不過,我們不會放棄,我們還將繼續探索在上海這樣的超大型城市,怎麼樣去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郭陶然表示,“未來,我們還想繼續在上海落地新的項目,繼續做城市生態網絡恢復的工作,也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為上海的生態城市建設做一點貢獻。”
(來源:今日閔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