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郊這個果園桃品豐富 一年四季有不同蔬果採摘

還未走進位於寶山區羅涇鎮海星村的百果園,就能聞到隱隱的桃香。
最近,時令水果棗桃、水蜜桃進入成熟採摘季,一株株桃樹果實累累,在綠葉的掩映下顯得格外誘人。桃果豐收,果園負責人陸寶興夫婦喜上眉梢,盡管正值高溫天,兩人還是忙得不亦樂乎。“有的客人邊採邊吃,還沒離開果園就已經吃飽了,看到他們吃得開心,我們也很開心。”
6月以來,百果園內經歷了幾波採摘期。先是黑桃、早黃桃,再是水蜜桃,等棗桃採完,又將迎來晚黃桃的成熟。除了多個品種的桃,果園內還種著其他多個品種的蔬果,其中不乏從國外引進的突尼斯軟籽石榴和日本太秋脆甜柿。陸寶興說,“來這裡的大多是熟客,希望大家把這裡當作自家后花園,什麼時候嘴饞了、想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就過來,這裡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蔬果供大家採摘。”
夏季吃桃,品種真不少
4畝棗桃為果園帶來了不少人氣,許多人都對這種大小似棗、形似油桃的品種好奇。
據介紹,園內種植的棗桃是中國農科院自主研發的品種,大小與大家熟悉的脆冬棗類似,表皮無毛,呈光亮的蠟質感。剛摘下時脆脆的,口感鮮甜,放個三四天后,口感變得綿綿的,更像棗,是一種具有三分棗味、七分桃味的桃品。
如果說棗桃是7月的“明星”,那麼6月的光芒則屬於“黑桃皇后”。
黑桃又稱“烏桃”或者“黑桃皇后”,給它冠以“皇后”的美名,不僅源於它豐富的營養和獨特的黑紫色澤,更是因為它兼具了“脆桃”和“軟桃”的雙重特性——剛摘下時鬆脆多汁,常溫下放置幾天后又是水蜜桃般軟糯可口。
在農業技術專家的指導下,百果園培育出今年第一批上海本地產的“黑桃皇后”,受到歡迎,前后賣出了約8000斤。陸寶興自豪地說,“這是從以色列引進的品種,在上海還不太常見,我們這裡是目前上海唯一一家露天黑桃種植基地。”
黑桃高產,意味著勞作的增加。陸寶興告訴記者,桃樹長得快,管理成本高,每年都要修剪枝條,“留下老枝很可能不挂果,就算結出果實味道也不好,還容易掉,所以需要勤打理。”即便辛苦,夫婦倆還是堅持自己修剪枝條、自行除草。“吃的東西不能馬虎,桃子種出來,我們自己也要吃,希望和客人一起品嘗這種兒時的果味。”
黑桃的“火”,還帶動了早黃桃的銷售。原來,採摘黑桃前,顧客會先經過幾畝早黃桃地,有些人看著覺得新鮮,還沒等桃全部成熟就順便摘走了。等老顧客打電話來求購早黃桃時,陸寶興隻好遺憾地告訴他們:不好意思,你們來晚啦。不過,隻要耐心地等到8月中下旬,果園裡的晚黃桃便會迎來採摘季。
一年四季都不會空手而歸
月浦本地人陸寶興承包果園是在2018年。在那之前,他主要從事鋼貿生意,閑暇時喜歡在家中侍弄花花草草,院子裡也種了十來種蔬果。那時的他偶爾會到海星村購買大閘蟹,便留意到這片工業設施少、擁有優質水源的幽靜之地。
近年來,海星村作為上海市第二批鄉村振興示范村,規劃做強“一對蟹”,以漁獵體驗為主產業、運動康養和科普親子業態為副產業,依托現有資源,促進產業、生態、人居互促互融,打造長江口生態循環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和上海市近郊休閑新去處,建成集採摘、垂釣、體鍛、觀景於一體的綠色生態田園綜合體。陸寶興更是感覺自己選對了地方。
5年來,他秉持著“把樹養好,才能結出好果”的想法認真打理果園,和妻子二人親力親為,自己種樹、修枝、除草,見証了果園裡的果樹從手指粗細的小苗慢慢長大。不忙的時候,他還會常常向農業專家請教種植知識、上網看視頻學習。“不管做什麼事情,我都喜歡琢磨,事先想好,再耐心地去做。”
對於果園引進品種和“一年四季都有果摘”的布局,陸寶興也早有想法。6月到9月是桃子季,中秋節前后,引進的日本太秋脆甜柿上市。整個秋季,果園河溝兩旁的道路都會被脆甜柿裝點成兩條“金項鏈”。11月初,突尼斯軟籽石榴也開始成熟,隻不過這個品種果園不開放顧客自行採摘,因為石榴的枝丫和葉片下面有刺,“不是熟練工,很容易被劃傷流血,所以由我們自己來摘。”冬日石榴季過去后,果園會進入相對平淡期,但在春節前后,還會有一些柑橘和脆金橘成熟。春季4-5月,桑葚和櫻桃將會接棒,供顧客採摘,但這兩種果樹產量較低、採摘周期短,還比較嬌嫩,遇到大風大雨很容易掉下腐爛。
為了滿足愛吃的上海人,百果園內不僅有果,還有菜。市民餐桌上常見的茄子、辣椒、毛豆、豇豆、空心菜、韭菜、卷心菜、花菜、杭白菜、水蘿卜等,這裡應有盡有。等到8月底,滬郊人民心儀的甜蘆粟也將登場。“我們這裡一百多畝,面積不算大,但是希望大家一年四季過來,都不會空手而歸。”陸寶興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