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上新!滬上博物館承包你一整個暑假的快樂

伴隨著炎炎夏日,青少年們期待的暑期生活也如約而至。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之下,這個暑假,如何讓孩子們過得充實而有意義?近日,上海各大博物館上新了展覽,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家長們趕緊收藏好這份看展攻略,帶孩子們一鍵開啟博物館奇妙之旅,一同“清涼一夏”漲知識吧!
浦東
張聞天故居、黃炎培故居、浦東開發陳列館、上海相機攝影博物館等目前已恢復開放。開放期間,上述場館將實行全員實名制、分時段預約。請合理規劃行程,提前進行預約。
為使觀眾的入館更便捷,優化入館流程,觀眾隻須出示預約成功的“文旅碼”便可核驗,或本人憑電子“隨申碼”、身份証原件,刷“數字哨兵”,也可核驗。體溫正常、“隨申碼”綠色、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証明的,可入館參觀。若有72小時內核酸陰性証明但非在滬檢測,可通過工作人員手工核驗。
入館后請自覺遵守本市公共場所防疫規定,全程規范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社交距離,不聚集、不扎堆,聽從現場工作人員指引。
張聞天故居,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上午8:30-11:30(11:00停止入場),下午13:00-16:30(16: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黃炎培故居,開放時間:9:00-11:30(11:00停止入館),13:00-16:3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浦東開發陳列館,開放時間:9:00-11:30(11:00停止入館),13:3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日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上海相機攝影博物館,開放時間:10:30-16:30﹔每周一閉館(除國定假日外)。
靜安
近日,“遇見畢加索:天才的激情與永恆”重磅展正在遇見博物館·上海靜安館火熱展出,202件真品呈現出畢加索從青年至晚年創作的不同階段,畢加索珍貴自畫像更是首次來華,展覽將持續至9月12日。
本次展覽包含147幅繪畫、46件陶瓷以及攝影師羅伯特·卡帕拍攝的畢加索生活的9件攝影作品,是近年來國內畢加索展品形式最為豐富的個展。展覽共分六個單元,通過巴塞羅那、費南多美院、蒙馬特高地、巴黎、馬拉杜、戛納等六個畢加索出生、成長和長期生活的城市,串聯起畢加索的成長歷程,展出的繪畫、版畫、陶瓷等作品從不同層次顯現出畢加索驚人的藝術創造力,讓參觀者得以沉浸式的感受和發現這位藝術大師生生不息的生命激情以及對藝術的痴迷與狂熱。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展覽不僅讓觀眾可以了解畢加索的一生,也特別適合親子教育。畢加索一生都在學習如何像孩子一樣作畫,他的作品不僅具有高超的技巧,還蘊涵著可貴的創造精神,告訴世人世界是美好的、絢麗的,是充滿愛和希望的。
寶山
上海玻璃博物館
位於長江西路685號的上海玻璃博物館,融合了博物館藝術設計展覽及多元、開放的園區文化休閑項目,致力於向公眾呈現最鮮活的藝術與最精彩的生活。已連續做了8年的“帳篷奇妙夜”,一直都是家長們最能放心“甩娃”的暑期活動。今年館方配備了更專業的教師團隊(持教師資格証),課程內容也更為豐富多彩。
課程學習+DIY+主場館導覽。通過學習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欣賞玻璃藝術,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在享用完特色午餐后,動手創作的DIY課程將幫助提高孩子們的創意思維和創造力。接著在主場館內專題性地賞析展品,對展品有更深入的認識。
熱力劇場+兒童館探索。觀看熱力劇場演出,驚嘆光與火帶來的視覺盛宴。還能在兒童館內自由參觀,探索玻璃的奧秘。
睡前分享+搭帳篷+洗漱。晚飯后,根據老師的指導,小朋友在兒童館二樓的K Space空間找位子、搭帳篷,把自己的名牌挂在帳篷上后,便可“入住”。室內配有的空調和夏季防護裝備,將更好地保障小朋友們舒適過夜。
需要注意的是,因疫情影響,博物館每周一閉館。
閔行
牡丹攢簇,繪一幅盛放的江山畫卷﹔百鳥婉啼,歌一曲華美的盛世樂章。隨著閔行博物館恢復開放,一場“樂居長安——唐代長安生活展”將在館內持續展出至7月24日。來自西安博物院的139組唐代精品文物齊聚,金背瑞獸葡萄鏡、鎏金五足銅盤、“都管七個國”人物銀盒等珍貴文物,帶領觀眾一起跨越時空,重游長安。
展覽以盛唐的長安城為舞台,從唐長安城的建筑布局到居民生活,從羅衫玉帶到珍饈美饌、日常用器,從車馬喧囂到娛樂生活,細分為“百千家似圍棋局”“月照長安萬戶人”“羅衫葉葉繡重重”“齊紈魯縞車班班”“八珍玉食在長安”“春風細雨走馬去”“千歌萬舞不可數”七個部分,通過多角度的剖析,重構唐代長安人的生活,觀眾可以從中領略中原盛世曾經的輝煌。
主辦方精心設計了樂居長安展覽宣傳冊,除涵蓋整個展覽的重要內容、器物介紹外,還兼具打卡集章、面妝DIY等展覽互動項目,是一本能夠讓觀眾帶走的展覽文創。此外,本次展覽還安排了一系列有趣的互動項目:“國寶守護人”誠邀全體觀眾感受“沉浸式文化”,以線下宣講及短視頻方式為“國寶”代言,守護、延續和傳播“國寶”所承載的文化,成為一名“國寶守護人”﹔“大唐玩圖”特別開辟出一塊專門的牆面,交由觀眾隨心所欲,自由創作,為這幅歷史繪卷補上畫龍點睛的一筆。
嘉定
“海上錦繡——露香園顧繡藝術展”正在嘉定博物館特展廳開展,將持續至8月12日。本次展覽將通過“亦畫亦繡”“女郎繡佛”“天工巧極”“回歸——以顧繡的名義”四個部分,遴選近年來露香園顧繡研究院創作的頂尖顧繡作品60余件,極盡表現顧繡傳統針法的精妙,呈現顧繡藝術的傳統文化內涵以及新時期的時代風貌,展現顧繡作為江南文人繪畫藝術生命延伸的獨特魅力,藉此進一步推動顧繡藝術的多樣態傳承、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明 韓希孟《藻蝦》
顧繡是由明代嘉靖年間露香園主顧名世長子之妾繆氏創制,她擅繡人物、佛像。之后,其孫媳韓希孟仿宋元畫入繡,其劈絲精細,所作人、物氣韻生動,甫一問世,人們便視為珍寶,豪門紛紛求購珍藏,稱之為“韓媛繡”。顧繡因顧氏所居園林“露香園”,亦被稱之為“露香園顧繡”。顧繡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極高而著稱於世,被人稱作是絲綢上的“昆曲”。2006 年 5月,顧繡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青浦
戀人(阿夫扎爾·侯賽尼作,1501-1735)
日前,“波斯之魅——伊朗細密畫藝術展·青浦博物館巡展”在青浦區博物館閃亮登場。本次展覽匯集了伊朗馬利克國家博物館、伊朗四十柱皇宮、伊朗禮薩·阿巴斯細密畫博物館和伊朗伊斯法罕現代藝術館的諸多珍品,由“皇朝掠影”、“王書傳說”、“採風問俗”和“詩情畫意”四個篇章構成,許多展品首次走出伊朗亮相,為世人揭開了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波斯細密畫的神秘面紗。展覽免費開放,將持續至7月27日。青浦區博物館開館時間為9:00-16:30(16:00停止入館﹔周一全天閉館)。
此外,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主辦,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承辦的“考古百年·崧澤尋根——上海崧澤遺址圖片展”,也在青浦區博物館開啟了流動巡展的第二站。展覽以“追夢崧澤”開篇,包含“申城人文零地標”“崧澤社會面面觀”“制度肇始文明”“變革推動進步”“風起崧澤”六個單元,回顧崧澤遺址的發現發掘、研究保護、活化利用的歷史,展現“上海第一人”和他的生活圖景,介紹崧澤文化的面貌特色和對中國文明起源的重要貢獻。展覽中,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崧澤遺址出土文物的“美圖”,還能通過文字說明、創意繪畫、知識鏈接等多樣形式,領略上海考古的精彩紛呈。
奉賢
西周創建禮樂典范,大秦成就一統王朝,漢代絲路聞名於世,盛唐氣象萬國來朝。近日,“與天無極——陝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在奉賢區博物館開幕,4個時期的150余件(組)文物精品以時間為序,向人們講述了中國古代最為絢麗的盛世記憶。
本次展覽共分為4個單元,分別為“赫赫宗周”“東方帝國”“大漢雄風”“盛唐氣象”,對應了周、秦、漢、唐四個時期,展品包含青銅器、金銀器、玉石器、陶瓷器等,更有國寶兵馬俑、漢代陽陵陶俑、法寺秘色瓷、何家村出土金銀器等珍貴文物亮相。
本次展覽免費,時間將一直持續至9月15日,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奉賢區博物館實行全員實名制、分時段網絡預約,僅接受個人(散客)預約,暫不接受團隊預約。市民需通過“奉賢區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支付寶小程序進行預約,遵守相應的防疫規定入館參觀。
(各區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