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滑稽經典好戲連台 將在天蟾逸夫舞台連演5天6場

上海滑稽經典好戲連台
8月18日起,在天蟾逸夫舞台連演5天6場
本報訊(記者 諸葛漪)“一個劇團70年只是歷史長河的一朵浪花,我希望這朵浪花漂得更高些,讓滑稽戲這個江南文化的奇花異草更加絢麗。”昨天,滑稽戲表演藝術家王汝剛宣布,8月18日起,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在天蟾逸夫舞台連演5天6場,慶祝建團七十周年。
此次5天6場演出中,不僅有傳承經典的《七十二家房客》,還有融合創新、富有時代特征的《申聲入耳——滑稽作品展演》和原創大型滑稽戲《上海的聲音》。演出陣容包括國家一級演員王汝剛、姚祺兒、方艷華、郭明敏、毛猛達、沈榮海、龔仁龍、張小玲、林錫彪、張定國、陶德興、楊一笑、傅子明、周益倫、錢懿、潘前衛、陳靚、曹雄和國家二級演員曾懿、許偉忠、徐英、薛文彬等。
8月18日、19日上演的大型經典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是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的看家之作。這部作品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因獨特的海派氣質和鮮活的人物塑造,在當下依然有極強的生命力,常演常新,不僅成為眾多老觀眾逢演必看的經典,也成為年輕觀眾的滑稽戲入門首選。
8月20日《申聲入耳——滑稽作品展演》更多表現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獨腳戲”的傳承。在那些令人捧腹的段子背后,是本土方言和滑稽藝術在上海這座城市交織孕育的成果,是接地氣的時代觀察,也是貼近生活的輕鬆調侃。整台演出將由知名滑稽表演藝術家和優秀青年演員聯袂帶來。
8月21日、22日,大型原創滑稽戲《上海的聲音》將展示上海小弄堂裡幾個普通家庭的世代變遷,劇中四條故事線巧妙融合,人物命運跌宕起伏,呈現時代的眾生相。對老上海人來說,這部戲是一種情懷、一種記憶﹔對新上海人來說,這部戲是打開城市內核的一把鑰匙。
滑稽戲已有百余年歷史,承載著海派文化,通過經典劇目和創新內容,讓觀眾體驗“申聲入耳”,感受本土藝術的魅力。撫今追昔,王汝剛不勝感慨,他記得自己與搭檔李九鬆在江蘇常熟演出,正逢劇團前輩楊華生、綠楊退休,“老師們隔著車窗叮囑我‘你自己當心’。晚上六點,新人挑大梁的演出開始了,一部分觀眾看到演員表走了,還有一部分觀眾相互招呼‘去看看’,一幕幕恍如昨日。我們的劇團將滑稽戲帶到全國各地,劇團經歷市場考驗,証明隻有拼搏才能生存。”
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前身是上海大公滑稽劇團,1952年2月由滑稽泰斗楊華生、張樵儂、笑嘻嘻、沈一樂邀請綠楊、張利音等藝術家組建。劇團成立之初就備受矚目,推出的作品口碑票房雙豐收,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喜上加喜》《糊涂爹娘》《蘇州兩公差》《阿Q正傳》﹔獨腳戲《算術》《不怕鬼》《借紅燈》《阿福上生意》《寧波空城計》《火燒豆腐店》都是觀眾喜聞樂見的好節目,時至今日依然為觀眾津津樂道。2018年,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與上海市青藝滑稽劇團合並重組,成立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
(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