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浦東創新政務服務
【牢記囑托 砥礪奮進——“上海這五年”系列故事之十二】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年慶祝大會上指出,新征程上,我們要把浦東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中加以謀劃,放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謀劃,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總書記強調,要在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率先試、出經驗,探索開展綜合性改革試點,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產業發展的全鏈條、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出發來謀劃設計改革,加強重大制度創新充分聯動和銜接配套,放大改革綜合效應,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上海浦東,合歡路2號,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近5年,浦東新區承擔國家使命任務,改革舉措不斷推出,這裡就是諸多探索與試驗的前沿平台。
就在這個平台,2017年11月,浦東新區在上海率先試點“一窗受理、分類審批、一口發証”的綜合服務模式。過去找政府辦事,進一個門,得找多個窗口辦事。而浦東新區政務服務的“單窗通辦”模式,讓企業和個人在一個窗口就能辦成事,大大減輕負擔。
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是浦東發展的精髓。
疫情過后,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依然忙碌。謝衛群攝
2017年,轉變政府職能、改善營商環境成為浦東新區改革創新的一項重要內容。2018年10月,浦東實現涉企事項單窗通辦全覆蓋。2019年,“單窗通辦”在全市推廣。通過窗口、事項、流程、功能等要素整合,體現“一個政府”理念,提升政府對辦事企業的服務響應度,為各項改革措施提供堅實的體制支撐。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浦東新區積極先行。圍繞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証這“一照”“一証”的改革探索,浦東持之以恆先行先試。繼自貿區“先照后証”之后,“証照分離”“一業一証”改革相繼推出。原本,一個行業准入,辦營業執照后,還要辦理多個行業許可証,辦事周期長,企業成本高。2019年,浦東新區試點“一業一証”改革,不同行業的多張許可証,被整合為一張,受到企業歡迎。就在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誕生了中國第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証”。
2020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浦東新區“一業一証”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浦東的“自主改”上升為國家級改革試點,浦東新區頒發的行業綜合許可証,在全國范圍合法有效。首批試點31個行業,將25項國家有關部門事項直接委托浦東受理、發証,試點行業實現事項跨層級整合,讓更多領域更多企業享受改革紅利。
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按照國務院批復要求,探索建立智能網上申報系統,設置“一業一証”服務專區,努力打造“放管服”改革浦東樣板,為全市面上推進提供了范例。
以開辦便利店為例,改革后企業辦理的許可証從6張整合成1張,辦理時限從95個工作日壓減到5個工作日,申請材料從53份壓減到10份,填表要素從313項壓減到98項。2020年,“一業一証”在上海推廣,此后又在全國推廣。
截至目前,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已發出2554張綜合許可証。
首批“一業一証”頒証儀式。資料圖片
2019年底,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率先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政務服務創新應用,並在人工智能企業畫像、智能匹配和智能審批方面,取得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三項發明專利,打造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政務服務新模式。
2020年底,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在內資公司變更等高頻事項試點窗口“政務智能辦”,通過信息共享、智能審查,將傳統辦事流程的咨詢、收件、初審等環節,整合為“一個窗口”“一次幫辦”,為企業提供了“零材料填報”全新體驗。一年后,中心又在商事登記領域率先探索遠程“直達幫辦”,通過手機進行線上遠程視頻交互辦理,打破時間、地域限制,足不出戶就能“面對面”智能辦理。
今年3月29日,上海坤安投資有限公司急需辦理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董事備案事宜,可公司經辦人蘇燕雯因疫情影響被困在金橋。一籌莫展之際,她通過移動端企業專屬網頁進入“直達幫辦”。視頻接通后,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面對面”確認辦事需求,和蘇燕雯共享“政務智能辦”系統的操作界面,很快完成了法定代表人變更和董事備案申請書、股東決定等申請材料。接下來,隻要在企業專屬網頁下載並確認即可。
“本來只是想先咨詢一下,沒想到直接就辦成了。整個過程明明白白,效率很高。”蘇燕雯感嘆道。疫情期間,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為1500多家企業提供了遠程服務。
據浦東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該中心將持續深化智能化政務服務新模式,推進“單窗辦”“馬上辦”“網上辦”“掌上辦”“智能辦”,從“減跑動”向“零跑動”、“減材料”向“零材料”、“減環節”向“零環節”轉變,實現“機審企核秒批”,打造有溫度的數字化政務服務,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讓企業和群眾切身體會到“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優化帶來的便利。
延伸閱讀:
推進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意見印發后,浦東新區制定行動方案、實施方案,明確了100條450項措施,目前大部分已經落地。
浦東新區將聚焦“三個一批”,即推進一批重大改革開放舉措,重點是探索開展綜合改革試點,爭取國家批量化、清單式綜合授權﹔建設一批重大功能性平台,重點是集聚高水平科研機構,建設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台、國際油氣交易和定價中心等平台,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打造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堅持向新產業、新業態、新空間要新動能,持續強化“新賽道”布局和“終端帶動”,促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產業擴容、提質、增能﹔推動制定一批浦東新區法規,今年將圍繞綠色金融、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積極配合上海市人大開展立法工作,不斷完善與支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