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細讀上海市黨代會報告:高效能治理,探索一直在路上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6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在世博中心開幕。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作題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報告。
6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在世博中心開幕。陳正寶攝
大會期間,與會代表熱切關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高效能治理,在報告中被多次提及。
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形成框架,超大城市運行數字體征體系初步構建﹔繪好超大城市治理“工筆畫”,更加注重在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超大城市治理必須發揮人民主體作用,要堅持問計於民,充分汲取群眾智慧……
一次次先行先試的實踐表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探索高效能治理,上海一直在路上——
超大城市治理,必須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堅持問計於民,汲取群眾智慧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上海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調研,聽取社區開通社情民意直通車、服務基層群眾參與立法工作等情況介紹,首次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
古北市民中心牆上的“彩虹橋”。虹橋街道供圖
“總書記很和藹,囑咐我們一定要把老百姓大大小小的事情辦好,要把他們的操心事、煩心事一件一件地加以解決。”虹橋街道榮華居民區黨總支第一書記盛弘回憶起來仍很激動,“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次提出地,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逐步探索如何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真正實踐好、發揮好。”
報告中提到,超大城市治理必須發揮人民主體作用,打造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的城市。要堅持問計於民,搭建更多線上線下民意直通車,充分汲取群眾智慧。
這次疫情,讓盛弘有了更深刻體會。“小區門怎麼開,團購怎麼開展,每日疫情怎麼報告,核酸怎麼檢測……都需要集思廣益,我們還召開了線上信息溝通會,問計於民,收集大家意見。”
“總書記要求我們不斷探索和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建設,給了我們極大鼓舞和激勵。”長寧區委書記王嵐表示,從黨代會報告中,既可以看到系統的“路線圖”,又可以看到精細的“施工圖”,為基層比學趕超、狠抓落實奠定了基礎。高質量的報告,關鍵在於創造性落實。對長寧來講,就是要切實履行好“全過程人民民主”首提地的職責和擔當,把這一重大理念貫穿到城市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我們要全領域搭建線上線下民意直通車,讓更多人民群眾的‘金點子’化作城市治理的‘金鑰匙’,全身心講好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故事,努力當好講述人民當家作主中國故事、上海故事的重要窗口。”
報告中突出強調,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優質的供給來服務民生。王嵐說,“下一步,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更為深厚的保障,將人民至上鐫刻在人民城市建設的每一個細節裡。”
繪好超大城市治理“工筆畫”,注重在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
此輪疫情,金山區率先在上海市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在上海實現防范區全覆蓋。金山區委書記劉健表示,金山區把落實疫情防控要求與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深度結合,通過劃細劃小村域網格單元,建立“村—網—格—埭—戶”五級架構,把力量、管理、資源、服務等各類要素下沉集聚到微網格。同時,依托“智慧村庄”管理平台,優化模塊設置,上線疫情防控功能板塊,精准掌握區域內微格內疫情防控實時動態。舉例來說,金山衛鎮星火村為每家出租房屋張貼“住所碼”,所有租住的流動人員必須掃碼上傳疫苗接種、行程路途、健康碼等信息后才能與房東在線簽訂租住合同。上傳信息被收集到“智慧村庄”平台數據庫,用於精准分析流動人員風險程度,實時掌握全村實有人口變化。
星火村出租房屋張貼的“住所碼”。金山區新聞辦提供
劉健說,此輪疫情中,“智慧村庄”“智慧黨建”“場所碼”“數字哨兵”等大數據系統和技術的實踐應用,為疫情防控、流調溯源、高效治理等提供了決策參考與技術支持,提高了疫情防控和基層治理的科學性、精准性。
“報告提到,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要注重在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交通警察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王潤達說,作為交警,要立足公安主責主業,當好百姓貼心人,為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積極發揮作用。
此前,王潤達在巡邏執勤中發現,在淮海中路、襄陽南路等人流比較集中的路口,常因為車輛右轉禮讓行人造成擁堵,“於是,我們在確保信號周期內行人有足夠時間過馬路的基礎上,將南北向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信號提早結束19秒,讓人和車都能平衡兼顧流動起來,達到綜合通行效率最大化。”
民生無小事,細節見真章。從警以來,王潤達先后有26條建議被上級部門採用,有效解決了鐵路上海南站治理難題和淮海路、龍騰大道等10多條道路擁堵等問題。
城市數字化轉型特別是治理數字化,要在實戰檢驗中提高水平
“選擇城市管理的應用場景時,重點要關注市民的急難愁盼。”浦東新區張江鎮黨委書記王慶說。
報告中提到,城市治理現代化邁開新步伐,超大城市運行數字體征體系初步構建——這是按照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的理念,用數據反映城市運行動態,及時發現病灶、找出病因、對症施治。
在張江,共有5萬多套住宅,其中1.2萬套是合租房。“通過調研發現,合租房存在燃氣泄漏、火災和治安等方面的安全隱患。”王慶說,通過三方共同推進的辦法,張江在合租屋內安裝了燃氣、煙感,屋外裝了可視探頭、緊急報警按鈕,以消除安全隱患。“這三方是政府出資購買數據信息,企業負責安裝並提供數據信息和保險服務,居民也承擔一部分費用。目前,已在2400余套合租房安裝,爭取明年底實現全覆蓋。”
合租房內外安裝“四件套”。浦東新區張江鎮提供
“今后五年,上海要搶抓新發展機遇,成為數字文明的先導者、開拓者。”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城運中心主任徐惠麗在接受大江東工作室採訪時說。
“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李強在報告中指出,“特別是在今年3月以來的這一波疫情應對中,反映出我們對重大風險預警預判不夠,社會迅速高效組織動員能力有待提升,極端情況下城市運行保障和應急管理體系亟需加強,城市數字化轉型特別是治理數字化還要在實戰檢驗中提高水平。”
在徐惠麗看來,數字化帶來的是一種新的文明形態。“很多人關注‘數字鴻溝’,這是新生事物出現和發展的必經過程,不能因噎廢食。等這些問題被克服了,數字化成了一種習慣的養成,它作為新的要素,就能更好發揮效能了。”
“這次疫情,給大家觸動很深。”徐惠麗表示,在極端情況下加強協同抗風險的能力,不是簡單的應急體系建設問題,而是整個政府職能的提升。要建設好數字政府的“底座”。政府的各個部門打通數據壁壘,逐步實現業務協同,在一個平台上實現資源的流動。隻有夯實了數字政府這個“底座”,大家在一個平台上,才能真正發揮最大效能。
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權衡坦言,這次疫情暴露出上海基層治理方面的一些短板,包括老舊小區的改造。“報告指出,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這個問題今年將歷史性解決,確實振奮人心。某種意義上也是通過這次疫情,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加快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必須堅持不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權衡表示,這次黨代會對疫情后提振信心、穩定預期有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通過對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讓大家更有信心﹔對未來五年工作的整體部署,讓大家充滿希望。打贏了大上海保衛戰,我們要團結一致向前看,重整行裝再出發。”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