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晝夜!他們每一次轉運都是一次守護
這是一個隨時會挂的電話。
“31號派單!”電話裡傳來對講機的聲音。“我現在要接單了,再聊。”聲音沙啞,聞令而動。
今年50歲的武燕是閔行區參與轉運密接、次密接人員的女司機之一,從接到任務至今,已經整整1個月了。連續的高強度正在逼近她的身體極限。“我們隨時接到指令就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抵達指定地點。有時四五點就要出發﹔結束時間也不固定,要到次日的凌晨”。
不分晝夜
4月1日凌晨1點多,她完成了最后一趟轉運任務,回來后馬上全車進行消毒,“算早的,有的時候送完最后一車人,天都亮了,最長的一次一直到第二天中午……”
作為抗疫“前線”,轉運密接、次密接人員是一項艱巨而且風險較高的任務,有著嚴格的操作流程。
穿戴防護服、防護帽、面罩、口罩、手套、腳套……出發前,他們必須嚴格按流程做好防護,從頭到腳包得嚴嚴實實,全副武裝。“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任何一個人感染,我們的轉運組就‘團滅’,本不富裕的人手更加捉襟見肘”。談及當初為什麼會來轉運組,武燕坦言,“怕當然會怕,但這種時候,我們當然要站出來頂上。為了疫情能更快地結束,我們也能盡早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去。”
像武燕這樣的參與轉運的司機約有60名,他們中有經驗豐富的60后、勇於擔當的70后、甘於奉獻的80后。他們都來自上海惠友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從2020年就作為閔行區的防疫應急保障車輛單位,3年來一直駐守虹橋火車站和浦東國際機場,負責轉運工作。前輩給了他們很多轉運的經驗。
每天不分晝夜,手機24小時不關機、全天候待命,二十幾個小時連抽轉成了日常。轉運時間不定,錯過飯點是常有的事,泡面或者吃點小點心就算應付一頓了。但就算這樣,從轉運工作開始以來,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或待命,或在為車輛消毒,或在執行任務的路上。在這1個月的時間,他們成了閔行的“活地圖”,最多的一天一人跑了近400公裡,輾轉十余個小區。
每一次轉運都是守護
從接到轉運任務,到核實對象信息,到點對點對接,再到隔離點交接……“轉運”二字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極度的細心和耐心。
除了做“接送員”外,大量的溝通、核實、釋疑也是轉運工作的重要一環,更考驗個人的判斷力。如果某個環節稍微動作慢一點,整個轉運過程就要多花費一兩個小時。
讓人最頭疼的是,遇上相關道路封鎖,轉運隊員也有可能第一時間進不了現場。“我們馬上要到小區,道路封了﹔有時候到了小區,大門緊鎖……接不到人,就需要協調各方力量盡快解決突發情況”。武燕練就一套“尋人法”:出發前,和密接人員確認好所在小區並了解情況﹔還要准備一份各個環節的對接人員名單,遇到突發情況可以做到隨時找得到人,隨時增援。
“我可以居家隔離嗎?”“我走了,家裡老人怎麼辦?”“我家裡還有狗。”……有的居民對防疫工作不熟悉或不理解,一聽要轉運隔離,會產生些許抵觸情緒。“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我們先傾聽居民的心聲,安撫他們的情緒,了解他們的難處,想盡一切可以想到的辦法,爭取居民的理解和配合。”武燕說,一路上要回答無數個問題,這些都可以理解,並不會覺得不耐煩,“多耽誤一分鐘,就多一分鐘傳播風險的可能。關鍵時刻頂住壓力,果斷做決定的,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立即請示上級,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應對方式。然后迅速、安全、順利地把轉運人員送到指定隔離地點,每次送完我們才稍微鬆口氣”。
“我和我的戰友們會執行好每一次任務,我們忙一些,居民就安全一些”。但剛剛放下懸著的心,沒多久,又接到一個轉運任務,就再次出發……
(來源:今日閔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