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經濟中心

個人存取現金超5萬要登記 是否給存取款帶來不便?

2022年02月10日15:0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標題:個人存取現金超5萬元將要登記 是否會給個人存取款帶來不便?

  近期,一項關於個人現金存取的規定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該規定要求,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幣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別並核實客戶身份,了解並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有網友認為此舉讓存取款手續更為繁瑣,給業務辦理帶來麻煩﹔也有網友認為這會侵犯居民的隱私。針對相關質疑,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近日對出台該規定的考慮已經規定的影響進行了解讀。

  該負責人表示,從統計上看,目前我國超過5萬元人民幣的現金存取業務筆數僅佔全部現金存取業務的2%左右,《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第十條的規定總體上看對客戶辦理現金業務影響較小。金融機構執行該規定不會影響居民正常現金存取款業務,業務便利程度亦不會受到影響。規定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和遏制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群眾資金安全和利益。

  主要目的是預防和遏制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

  該規定出自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証監會1月26日聯合印發的《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22〕第1號,以下簡稱“1號令”),《辦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據央視財經消息,人民銀行有關司局負責人日前對“1號令”第十條關於個人現金存取規定進行了解讀。該負責人表示,實施1號令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和遏制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群眾資金安全和利益。

  近年來,電信詐騙、非法集資、非法傳銷、跨境賭博、地下錢庄等違法犯罪活動較為猖獗,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利益。僅2021年,公安機關共偵辦電信詐騙案件37萬余起,受害者遍布全國各地。其中,一個突出的特征就是犯罪分子利用現金匿名、難以追蹤的特點,偏好使用現金進行交易活動。金融機構依法適當加強對現金存取款活動的管理,有利於防范違法犯罪活動,有利於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從實踐經驗看,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不斷加強洗錢風險管理,發現了不少涉嫌違法犯罪活動的情形,保護了人民群眾資金安全。

  如2021年9月,一對老年夫婦到鄭州某銀行取現9.5萬元,銀行工作人員詢問取款用途時,老人告知要買保健品,因擔心老人受騙,工作人員反復勸說老人謹防受騙。期間,因老大爺沒帶身份証無法取大額現金,大爺說外面有保健品公司的人送他過來取錢,並堅持讓保健品公司人員送他回家拿身份証。工作人員在大爺回家取身份証過程中,不停勸導、安撫老太太,並聯系民警。最終經過民警與工作人員的勸阻,為老人挽回9.5萬元的經濟損失。

  再如2018年9月,有老人在一名30多歲男子的陪伴下要求到武漢某銀行取款10萬元,在取款過程中,老人對於錢款的用途閃爍其詞,對與同來的男子關系說法不一,而男子隻在遠處看著老人,情形較為異常。銀行工作人員本著對客戶負責的精神,勸老人聯系家人確認取錢,同時報警處理。民警到達前,該男子離開了銀行。最后了解到該男子為老人網上加的微信好友,並介紹所謂“高息”金融業務。該案例中,銀行對資金用途的了解,為老人避免了經濟損失。

  央行有關負責人曾表示,近年來,隨著金融產品和業務模式發生變化,金融行業反洗錢工作出現一些新挑戰,為提升我國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防范能力,需要通過制定上述《辦法》進一步完善反洗錢監管制度,加強反洗錢監管。

  上述負責人表示,當前,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工作未充分體現“風險為本”理念,需要進一步強調基於風險的客戶盡職調查措施,在防范利用金融體系從事洗錢等犯罪活動的基礎上,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反洗錢國際評估認為我國需要進一步明確對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的相關要求,不斷完善反洗錢監管制度。制定上述《辦法》有利於接軌反洗錢國際標准。

  不會影響居民正常現金存取款業務

  上述負責人表示,金融機構執行該規定不會影響居民正常現金存取款業務,業務便利程度亦不會受到影響。

  居民合法收入的存取業務在我國一直受到法律嚴格保護,“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在《商業銀行法》有明確規定,也是金融機構辦理現金存取款業務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金融機構執行1號令的相關規定不會影響個人正常現金存取款業務。

  正常情況下,金融機構不需要客戶填寫信息或者提供証明材料,金融機構在簡單詢問了解后即可直接為客戶辦理現金存取業務並登記相關情況,隻有發現交易明顯異常、有合理理由懷疑交易涉嫌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時,才會向客戶進一步了解情況。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指導金融機構制定實施細則,在認真履行反洗錢義務的同時,要嚴格執行最少、必要原則去了解登記客戶信息,不得增加客戶負擔。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等現金使用較多的群體,金融機構要主動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服務。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加強防詐防騙和金融知識宣傳。

  個人信息和客戶隱私受到法律保護

  對於部分居民擔心的隱私保護的問題,該負責人也進行了回應。

  “為存款人保密”是《商業銀行法》中確立的基本原則,金融機構對業務辦理過程中獲得個人信息、客戶隱私必須嚴格保密。除了遵從《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般性法律規定的要求,金融機構還需要按照《商業銀行法》《反洗錢法》等金融監管法律的要求建立嚴格、完備的客戶信息保密制度。泄露個人信息、客戶隱私,銀行及其工作人員要承擔法律責任,情節嚴重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人民銀行將持續關注並指導金融機構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把握好防范風險和優化服務的平衡,嚴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