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一個月,閔行這裡簽約電梯從6台增加至63台

2021年12月08日14:14 |
小字號

近日,華漕鎮紫薇二村首批三台加裝電梯正式交付居民使用,歷經7個多月的建設,紫薇二村的居民成為華漕鎮最先“嘗鮮”的一批。

一起去實地評測一番!

在現場可以看到,紫薇二村5120弄1-2,3-4,5-6三幢樓的電梯分別加裝在單元樓入口處,並且採用了與整棟住宅樓風貌一致的外牆材質,看上去與原建筑“渾然一體”。

外觀指數:★★★★★

暖橙色的電梯門就設在小區單元入口的室內,入戶門前在布置台階的同時鋪設了防滑斜坡,為無障礙通行提供了方便,細節滿分。

貼心指數:★★★★★

試乘環節,幾位居民率先進入電梯試乘,隻見其拿出電梯門禁卡一刷,電梯門徐徐打開,六人同時進電梯面積也足夠寬敞,隻需三秒就到達了電梯三層大平台。電梯外是約兩三米長的透明廊橋,和煦的日光透過落地窗直射內部,儼然像一個玻璃陽光房,這個陽光共享區域也成為了很多鄰裡們聚在一起聊家常、晒太陽的好去處。

實用指數:★★★★★

以上是電梯硬件方面的實際測評。

至於加裝電梯到底好不好,還得看咱居民滿不滿意。

紫薇二村5120弄1-2號樓 6F李小姐:

“我母親已經75歲了,從前身體好的時候還能偶爾下樓遛彎,這兩年腿腳越來越不方便,每天我隻能推著她在樓道來回活動,老人唯一盼望的就是能下樓逛逛,再不加裝電梯的話,我隻能帶著母親搬走,不然隻能一輩子困在樓上。所以聽到加裝電梯完成的消息,母親別提多高興了,現在每天都能推她下樓遛彎了!”

紫薇二村5120弄3-4號樓 5F陳先生:

“我是中年人,身體還不錯,爬幾層樓不感覺一回事,但是每次出差拎倆大行李箱,真實感受到上下樓真不方便,我都覺得累,更何況周圍這些老人呢,現在看來加裝電梯真的為民造福。”

紫薇二村5120弄5-6號樓 4F王阿姨:

“滿意!真的太滿意了!我關節不好,以前光走一層樓就要爬五十多層台階,我隻能走一層歇一層,要是再買點米面油上樓我都犯怵,現在坐上電梯就直接舒舒服服上樓了。”

作為華漕鎮老舊小區的代表,紫薇新村曾和其他老舊小區同樣面臨著地形復雜、居民樓建造時間久遠等諸多難題,特別是紫薇二村5120弄1-6號的人防老樓(上居下鋪),在此前因其樓身設計一、二兩層是底商,而作為最低居住層的三樓,實際相當於其它住宅樓的五樓,因此居民上樓需要連續攀登五十六級樓梯步,而且樓梯很陡,陰天下雨以及冬季結霜導致樓梯濕滑路難走等潛在風險和隱患,都是埋藏著在這三棟樓的一顆定時炸彈,“一鍵上下樓”是樓內多少“懸空老人”望樓興嘆的夢。

而隨著此次華漕鎮首批加裝電梯的啟用,也率先實現了老小區人防樓加裝電梯項目改為“平層入平台”的一次創新嘗試。把呼喚“幸福加梯”的美好願景變成現如今居民口口相傳的美談,這份滿意的背后,是華漕全鎮上下對待加裝電梯這項惠民工作的滿腔誠意和力爭滿分的惠民工作。

政策惠民“拉滿”

把加梯辦成民心所向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計劃是華漕鎮啟動“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惠民工程之一。一年多來,華漕制定了一套詳細的《華漕鎮既有多層住宅加梯行動方案》,以黨建為引領,把“黨建引領、政策惠民、居民自治”作為工作主線,“三駕馬車”齊頭並進,層層推進多層住宅加梯的全面鋪開。

為了加速實現居民區加裝電梯“願裝盡裝、能裝快裝”的目標,華漕鎮還打出市級政策補貼和鎮級以獎代補的“政策組合拳”,最大限度減輕了居民在加裝電梯資金籌集方面的經濟負擔,加快了全鎮老舊小區實施加裝電梯工程的步伐。

多方力量“集滿”

讓加梯加出速度和溫度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有呼聲、有政策,盡管有利因素不少,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易。為了凝聚廣泛共識、平衡各方利益,首先由華漕加梯辦牽頭各居民區,成立小區加梯工作小組,對全鎮范圍內加梯咨詢進行文件政策解答,提供專業指導。為更好地推進工作,鎮領導挂帥,加梯辦全力協調各方,社區三駕馬車“白加黑、五加二”的開展走訪、征詢、宣傳,鎮層面每天匯總數據、每兩天召開協調會議,通過一個月的時間,簽約電梯從原先的6台增加至63台。

其次,以紫薇新村為例,在社區黨總支指組織下組建了由居委、業委、物業組成的“加梯工作專班”,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小區2400戶既有多層住宅中初步符合加裝條件的180個樓組的全覆蓋征詢調查和加梯可行性評估排摸,並在此數據基礎上,梳理制定了涵蓋樓棟、征詢、簽約、備案、施工和竣工6個階段的加裝電梯推進表,讓小區內所有有加梯需求的居民對加梯工作流程的每一步都心中有數,這份加梯表也開啟了小區加梯的加速度。

除了速度,更要把電梯加出“溫度”。哪裡有呼吁,哪裡就有反對,為了讓加梯樓的每一位居民都能“上上下下的理解和享受這項惠民政策”,紫薇新村居委書記侯梅玲直面問題,對每一票“堅決反對”的背后訴求進行積極回應和處理,力爭以理服人。

“此前,一位居民堅決不同意,經過溝通了解到他是因為加裝電梯后將佔據經常停放車輛的位置,所以我們就重新規劃設置了小區停車位,現在劃分完的車位還比加梯之前多了一個。”侯梅玲舉例說道。“政府出錢、出政策是一方面,作為加梯前線的我們,在面對有不同利益訴求的居民更要懂得聆聽那些'反對聲音'的實際訴求,力爭把每一張反對票變成贊成票。”

居民自治“填滿”

促加梯生活早日美滿

拋開加梯技術條件和資金問題,如何讓一整棟樓的居民擱置爭議、形成共識是所有小區推進加裝電梯工作所面臨的最大“瓶頸”,而打開這一“瓶頸”的突破口關鍵就在於群眾自治。

作為紫薇二村5-6號的居民張舜民,回憶起這一年來的前期准備過程,他深有感觸。張爺爺講道,自他2017年搬來這棟人防樓,每當看到身邊不少老鄰居因為上下樓問題而困擾,他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這人防老樓的樓梯,你走一趟就知道了,真是又陡又多。我們這棟樓有16戶居民,三分之二都是像我一樣60歲以上的老人,這些年我一直盼望著加梯,所以當我得知去年鎮裡開始征詢加梯意向,我第一時間就敲開了老鄰居的門,想著大家一起為加梯多點事。”在協商階段,張爺爺作為樓組長與街道、居委一起挨家挨戶拜訪鄰居,征求意見。

在此前,樓裡有一家出租房的業主一直堅決持反對態度,在看到這位75旬的老人每天跑上跑下的為加梯呼吁奔走,也終於放下了爭議,最終在加梯意見書上簽署了“同意”。

“電梯要坐,更要管。”簽約加梯只是第一步,施工過程、后續維保也同樣重要。因此張爺爺組織其他業主代表組建了一個加梯溝通微信群,在施工期間輪流擔起工程監督員的職責,對安全、用料等每個環節進行監督檢查﹔電梯啟用后也沒有托小區物業來管,而是採取輪值制,由熱心居民輪流保潔,讓每一位乘用居民都自發地去維護電梯。

一部電梯撬動了居民的自治精神,並在全小區裡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誰家都有老人,誰都有老的時候,將心比心,我就希望每個人都能安享晚年。”如今,張爺爺的“加梯夢”終於實現了,而我們在更多想加梯、為加梯的“張爺爺”身后,看到的是充分發揮自治能力的華漕居民所展現的鄰裡互助、凝聚智慧的精神風貌。 

(來源:今日閔行)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