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專題>>上海大學皖南行

揚溪源水庫:守護績溪一水碧波

2021年10月09日18:39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7月7日,正值小暑,天氣濕熱。這一天清晨,在距離安徽省績溪縣城17公裡的地方,揚溪源水庫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工地上,負責人在交代工作安排,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開展收尾工作,為下一步蓄水安全鑒定及驗收工作做最后的准備。

“去年11月,水庫大壩的主體工程封頂了。”唐華介紹道。唐華是揚溪源水庫建設開發公司的一把手。每一天他都會從縣城家中趕到工地,36公裡的崎嶇山路單程就要花上一個多小時。但是,作為水庫建設負責人,他總是早早趕到工地,一待就是一整天,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揚溪源水庫作為績溪縣單體量最大的重點民生工程,其建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和其他水利工程一樣,揚溪源水庫也遭遇到居民動遷和環境保護的問題。為了讓移民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在水庫開發和生態保護之間維持平衡,14年來,建設方和監管方反復調研、探索方案,用足夠的耐心、韌性和堅持守護績溪的一水碧波。

唐華(右)與工程師在大壩上監工

揚溪源水庫的前世今生

績溪縣,是一座位於安徽省南部的小縣城,境內山巒疊嶂,河流資源豐富,大河小溪加起來有一百多條,河水或跌宕湍急,或微波蕩漾,“績溪”之名正源於這雋美的潺潺溪水。揚溪源是績溪縣第二條大河——揚之河的第二條支流,源自徽山山脈,溪水清甜,且流量豐富,是下游縣城的最好水源。

但千百年來,它不僅白白地流淌著,而且在每年汛期還會對下游縣城造成極大的威脅,績溪縣的主汛期從5月開始,一直持續到9月才結束。去年7月,績溪縣普降百年一遇的大暴雨,而在建的揚溪源水庫大壩經受住了特大洪水的考驗,保護了揚溪鎮和下游村鎮,發揮了巨大的防洪效益。

揚溪源水庫工程效果圖

“去年比今年(的洪水)要大,去年已經對下游的揚溪鎮起到了防洪效益,效果很明顯,去年的最高水位有210多萬方,如果這210萬方水下去的話,揚溪鎮可能會被淹。”當提到去年揚溪源水庫發揮的巨大效益時,唐華臉上露出了難以掩飾的自豪。在主汛期,揚溪源水庫嚴格實行24小時值班制。唐華坦言,在汛期,他從來沒有周末的概念,包括他在內的工作人員必須按照兩兩一組,四天一班,以輪班值守的方式堅守在這裡。

除了縣城防洪所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績溪縣的城鎮化步伐持續加快,績溪縣城的用水量迅速增長,水資源供需矛盾日趨突出,為了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揚溪源水庫的修建也有其必要性。

據介紹,揚溪源水庫壩址控制流域面積為25.52平方千米,總庫容1052萬立方千米,總造價近七千萬元。水庫建成后,可使當地防洪標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每年能為績溪城區及附近鄉鎮10萬居民提供1300萬方的安全飲用水。水庫提供的水資源將通過管道進入揚之河的縣城供水站,繼而進入縣城機關、工廠、學校和廣大居民的家中,實實在在地造福績溪人民。

因水而遷

屋舍儼然,鱗次櫛比,具有徽派特色建筑的房屋拔地而起,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一戶人家正在晾衣繩上晒著剛剛洗好的衣服,偶有幾個小孩路過,傳來歡聲笑語。這裡是揚溪源水庫就地安置的移民村——板橋頭鄉東坡村一隅。

移民安置地:板橋頭鄉東坡村

安土重遷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生活在績溪縣的老百姓同樣也對腳下的土地有著深深的依戀。

揚溪源水庫及其附近的揚板公路改建,除了涉及100多戶居民,還需要征用田地25公頃,拆遷房屋面積兩萬多平方米。此外,還需遷墳100多棺,以及征用部分國有和個體林山,任務相當艱巨。績溪縣委縣政府經過反復調研論証,依據國家政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並征求了當地干部和百姓的意見,制訂了合理的補償安置標准,最終決定實施移民安置的三個方案,即異地安置、就地安置及市場化安置,讓168戶移民安其所居。

政府為移民提供的棺木存放點

然而,涉及如此龐大的遷移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首當其沖,戶口便是一件棘手的事。“涉及到的戶口問題非常復雜。現在隻有居民戶口,沒有農業和非農業戶口之分,但是以前是有區分的,我們的移民安置條例上也是有區分的。”方華主任告訴記者。方華是績溪縣工業農村水利局黨組成員,也是揚溪源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從2007年起便開始負責揚溪源水庫建設項目,14年的每一個日日夜夜,他見証了揚溪源水庫從無到有的全部過程,當談及最困難的移民安置問題時,他提起一些實際遇到的困難,例如男女待遇平等的問題。

方主任解釋道,當地男性不管是離婚還是結婚,戶口多留在原地。但是女性結婚之后,往往戶口會遷出,成為非農戶口,再想遷回原籍非常困難。如果放鬆這一政策,那麼人人都會提出申請,希望把戶口遷回,畢竟安置地的房屋僅需2000元一平方米。他們就曾遇到過這種情況,一位女性離婚之后,和父母一起生活,但是戶口一直無法遷回來,按道理說,她也是當地的居民,但她不屬於安置的對象。“把她安置不符合條例,不安置又不符合實際。”方主任說,這便是矛盾所在,隻能耐心調解,盡可能地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去處理。

堅守綠色底線

早晨七點,當汽車行駛到揚溪源水庫所在的板橋頭鄉時,滿眼翠綠山林,樹木參天蔥蘢,沒來得及散盡的霧氣如絲綢般纏在山林的腰間。這裡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6%,是全縣唯一的“三江”源頭(新安江、徽水河、水陽江),曾先后獲得過“國家級生態鄉”“安徽省環境優美鄉”的稱號。

板橋頭鄉的清晨

水庫修成后會對板橋頭鄉的生態環境造成何種影響呢?從正面意義來看,揚溪源水庫面積約1000畝,蓄水之后能夠形成一個小型濕地,可以為周圍植物的生長提供足夠的水汽,也能夠改善當地的氣候條件。不僅對河流中的水生生物友好,也有益於陸生生物的多樣性。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旦開發管理不當,反而會破壞水庫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已有大量例子証明,原本是以防洪灌溉為主的水利設施,但當地政府將其承包給個體后,后者大肆興建娛樂設施和旅游度假區,違法開發房地產,導致水源地的涵養功能被大大破壞。更有甚者,隨著庫區周邊污染物不斷增多,水質被污染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出於這些考量,揚溪源水庫在管理和開發上格外慎重,對准保護區范圍內哪些項目可以建,哪些不能建仍在論証中。方華強調保護性開發是其總體原則:“從旅游的角度來說,的確有這樣的基礎條件,未來可以在緩沖區適量建一些民宿,但是作為水源地保護區,總體原則是保護,嚴格限制開發。”作為未來績溪縣城10萬居民的飲用水來源,任何開發項目都沒有保護水質重要。“適當的天然養殖是可以的,但要是搞飼料養殖,那會影響水質,絕對不行。”

即使板橋頭鄉擁有良好的旅游資源開發條件,當地政府和人民也沒有對水庫過度開發,而是更加注重生態保護和水源保護。他們珍惜腳下的土地,不盲目逐利,堅守“功在當代,惠澤千秋”的原則。

水庫大壩(收尾階段工人主要在壩體內部作業)

歷經十四年的籌備、建設,揚溪源水庫建成已近在眼前。如何滿足群眾需求、維系生態平衡,這些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盡管揚溪源水庫只是我國眾多水利工程中的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型水庫,但建設者和監管方在移民安置和生態保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對類似小型水庫的建設將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和示范作用。

結束採訪時,唐華誠懇地說,他已經為揚溪源水庫耗盡心力,很難想象以后再有精力去做這樣大體量的工程。說罷,他重新戴上安全帽,穿上安全服走下大壩,開始例行的檢查工作。對水庫人來說,正是這樣日復一日、腳踏實地的奮斗,才能真正守護好績溪的一水碧波。

(作者: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琪琴、王澤申、關瑋娜 指導老師:單凌)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