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遇到這些事,一定要警惕!
9月21日是第28個“國際阿爾茲海默病日”。早發現、早干預對於緩解老年認知障礙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展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試點,為社區居家老人營造友好環境。
據悉,本市先后啟動三批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試點,楊浦區平涼路街道、大橋街道、四平路街道、控江路街道、新江灣城街道、延吉新村街道、五角場街道、殷行街道先后被列為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試點單位。
近日,記者來到延吉社區第四睦鄰中心,看這個友好社區如何開展老年特色認知障礙服務。
一場關於阿滋海默症的的科普講座在延吉社區第四睦鄰中心開展,主講人是來自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的黨員志願者李斌醫生。講座活動旨在啟發大家認識到阿爾茨海默病的預警信號,了解及時診斷的重要性,並在生活中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疾病、對待阿爾茲海默症患者。
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見於老年人。早期的阿爾茨海默症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注意力、理解力下降,並且有重復提問、語言障礙等症狀。當病症隨時間遷延發展為重度后,患者會喪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李斌醫生舉例說,如果老年人做飯總是做得很咸,那一定要引起警惕。因為部分老人在做飯時會忘記自己已經放過了鹽,所以重復放了幾次。這種剛說過、做過的事情會馬上忘記的情況,要引起足夠重視。
此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征兆,比如老人做了幾十年的工作或熟稔的事項,莫名地不能夠完成,有人拿著電話卻不知道如何使用,還有人把常用的東西放在錯誤的地方﹔老人定向能力變差,不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幾月、幾日,在自己家的小區裡卻找不到家﹔難以表達自己、判斷力變差、計算能力變差,甚至不認識鏡子裡的自己……“這時候就要盡早尋求專業幫助。”
阿爾茨海默病一方面給患者造成記憶障礙、認知異常等問題,使患者的生活、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另一方面,由於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患者需要長期、全天候的家庭照護和社會保健服務,這又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照護負擔。
有居民表示,自己每天都要照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親人。“下班第一件事就是要‘抓’他到浴室去洗澡,然后哄他待在床上不要下來亂走……常常折騰到半夜一兩點鐘。”這位居民說,希望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多關心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庭,“家屬不僅有經濟上的壓力,更有精神上、心理上的壓力。”
現場,社區居民踴躍提問,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有關疾病的知識。由於阿茲海默病目前尚無可治愈或逆轉的治療方法,早發現、早干預對於改善或延緩阿爾茨海默病情發展至關重要。
據了解,楊浦區目前已在12個社區巡回開展“活力心腦”、“心理關愛”、“老年健康生活方式”、“老年睡眠”等干預項目,促進老年人心身健康。下一步,還將對區域內的65歲以上人群開展調查,為今后的老年人心理關愛工作提供依據。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