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教育| 科技

上海浦東打造校園內外的黨史課堂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2021年07月01日16:24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今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在浦東,有著豐富的校園紅色歷史、紅色地標、愛國人士、校歌校訓等蘊含育人價值的紅色教育資源。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式,基於各學段年齡特點打造“紅色課堂”,用好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陣地,將黨史學習融入師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浦東教育系統積極開展“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這片改革熱土上代代傳承。

十大“校園紅色資源”感染人

為迎接和慶祝建黨百年,浦東教育公眾微信號從4月28日起開設“浦東新區教育系統紅色資源巡展”欄目,全方位展示10所浦東學校的紅色歷史、紅色地標、革命烈士、愛國人士、校訓校歌等蘊含育人價值的紅色資源。通過“線上巡展”和“線下參觀”相結合的方式,展示好、傳承好這些紅色教育資源,講述好紅色基因深情流淌的浦東校園故事,用浦東教育系統自身的事、身邊的事教育人、感染人。

在六師附小,有一位數學老師,她的名字叫陸偉峰。她的外公陸忠義是一位革命英雄。陸忠義長期從事地下工作,他心系民族存亡,為革命不怕犧牲,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在收集情報、護送經過上海的革命同志等工作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白色恐怖”的陰霾籠罩之下,陸忠義為保守黨的秘密,輾轉數地,幾次死裡逃生。新中國成立后,他又憑借著對建設新中國的熱情,始終奮戰在工業生產第一線。

追尋著歷史的足跡,運用紅色文化資源涵養初心與使命,使之歷久彌新。六師附小學生來到陸忠義爺爺女兒陸偉娣的家,聆聽關於陸爺爺的故事。在探尋了陸爺爺的故事之后,六師附小五(4)班的儲杰昊說,浦東有許許多多像陸爺爺一樣的革命志士,是他們當年的奮不顧身,換來了我們如今幸福的生活。

三林中學人文底蘊深厚,百年校訓“勤敬誠肅”成為師生品格修養的目標,“敬仰先哲、追求卓越、自立立人、和諧發展”的“仰高”精神激勵了莘莘學子。學校教師管易文是20名“覺悟社”成員之一,從事黨的地下情報工作。學校培養出諸如著名中醫大家秦伯未,東南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前身)創始人之一的湯蠡舟,物理學家趙富鑫,聯合國副秘書長陳健,抗日烈士顧振、王三川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在三林中學的校史上,有這樣一位特殊的革命志士:袁殊,又名袁學易。袁殊1911年生於湖北,幼年隨母親移居上海。八歲時到浦東中學小學部讀書,后又轉入三林高等小學校就讀。他是電視劇《偽裝者》中明樓的原型,也是電視劇《記憶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和《隱形守護者》中肖途的原型。袁殊是20世紀30年代左翼文化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文化戰線和情報戰線上功勛卓著,在歷史上極具傳奇色彩。

1921年11月19日,距離中共“一大”結束不到4個月,時任中央總書記的陳獨秀,來到上海一所中學,發表了一場題為“我們怎樣改造思想”的演講。這所學校就是浦東中學。

“一所浦東中學校,半部中國近代史。”浦東中學創建於1907年,是一所有著革命基因、紅色文化的學校,百余年的歷史上,誕生了無數的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

浦東中學在諸多領域都有大師級的校友,孕育了一批革命家,烈士校友就有40多位。如中共中央原總書記張聞天,蘇皖邊區政府主席、中聯部常務副部長、中顧委常委李一氓,晉察冀軍區副參謀長、外交部副部長曾涌泉,青年領袖、中顧委委員馮文彬,新四軍第五師政治部主任、監察部常務副部長王翰,中聯部部長朱良,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法治建設的創始人之一雷經天,革命家、文學家、書法家馬識途等,都是浦東中學的校友。

40多位烈士校友中,有“左聯”五烈士中的殷夫、胡也頻,井岡元戎何挺穎,著名左翼作家、劇作家廖左明,中國共產黨武裝斗爭的先驅陳豪人,民政部第二批抗日英烈、馬背上的將軍王家讓,浙江省第一批著名抗日烈士、新四軍淞滬游擊縱隊參謀長周達明,民主人士、經濟學家黃競武等。

如今,每周五下午,浦東中學和三林中學都會向區域內的學生開放,許多學生結伴而來,在這兩所百年老校裡學黨史、立新志。浦東中學還有一支青年教師校史講解團,向前來的學生和老師講老校友的故事。

專業融合活學黨史

前不久,浦東新區舉行了“我眼中的上海之美”微視頻拍攝活動,同學們走進一大會址、張聞天故居、高橋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基地,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組委會共收到微視頻作品382部,經專家評審有141個優秀作品榮獲一二三等獎。

這是學生們喜愛的方式:一部單反相機或手機,一個取材於校園生活的劇本,幾位本色出演的學生……作為上海市唯一的“全國中小學影視教育實驗區”,浦東新區的學生們以電影藝術相結合的方式學黨史、感黨恩,重溫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

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動漫游戲專業師生發揮專業優勢,聯合校企合作單位上海凱熙文化傳播公司,創作獻禮主題微電影——《追尋》,激發愛國心、民族情和少年志。5月13日,在群星職校電競實訓中心舉行了《追尋》首映式。

這部慶祝建黨百年的微電影作品以一家三代護送烈士遺物為主線,講述了一段傳承革命精神的感人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對爺孫間,爺爺想要孫子天天幫忙找出一個人的地址,但由於年代久遠,天天很難完成任務。爺孫因這個事情起了爭執,天天一時失手打翻了藏有烈士遺物的寶箱。爺爺講述起寶箱中遺物的來歷,任務背后的故事漸漸清晰,天天也被深深地感動。原本關系緊張的爺孫倆也漸漸變得親近起來。最后,天天接過找尋烈士的任務,與同學們一起努力用專業所學,努力推進護送遺物的任務。

近代以來,約2000萬烈士前赴后繼為國捐軀,隻有196萬余名烈士登記在冊,由於種種原因,許多烈士信息不夠完整准確,還在不斷地尋找中。微電影《追尋》就取材於這一歷史背景。影片中的一句“當年他們為了我們犧牲,現在讓我們為他們做一件事”,將“愛國心、民族情、少年志”落到了實處。

除此之外,浦東教育系統在青少年學生層面組織開展“童心向黨”百堂班會展示、“光影頌黨”百部微電影評選、“百畫獻黨”繪畫展、“百歌頌黨”合唱活動、百個“紅色故事”演講活動等“五個一百”系列活動,在青少年心中厚植愛國愛黨愛社會的情懷,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傳統,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集團學區“組團”學習

這幾天,進才中學政治教研室主任張薇薇和來自進才教育集團各成員校的20位老師正在緊鑼密鼓地准備一堂“精品樣板課程”——結合浦東展覽館、張聞天故居、高橋烈士陵園的“館校合作”黨史教育課程,集團內的骨干思政老師組成“智囊團”,由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專家進行現場指導、磨課,撰寫了張聞天故居、高橋烈士陵園和浦東展覽館的“小初高一體化”教案。6月,由進才教育集團擔綱的這個課程將結束在三個紅色教育基地的現場授課和拍攝,正式“上線”。

在三個場館上9節黨史課,每一個場館根據小初高不同的學段設計三節不同的課程:比如在張聞天故居,三節課都圍繞著“理想與信念”這個主題,但小學、初中和高中課程的側重點根據年齡特點各不相同:小學重在知道張聞天為何要“探索真理”,初中需要了解張聞天如何“發現真理”,高中就要理解為何他“堅持真理”。張薇薇介紹說,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專家提出了非常專業和有效的意見,使得三個場館的9節課互有連接,又呈螺旋式上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讓我們各個學段的思政老師坐到了一起,也讓我們明白,黨史課不是孤立的,而是有非常清晰的共同目標,我們應該培養怎樣的學生”。

“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通俗易懂,思政課再也不枯燥了。”來自上海澧溪中學預備12班的同學聽完第一堂思政課后,感受到了思政魅力的觸動和驚喜。

日前,上海健康醫學院與周浦鎮10所高中、初中、小學簽約成立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育基地”,上海健康醫學院和周浦學區共同打造的區域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課程菜單正式發布——這份“5+20+X”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思政課菜單”,符合學生成長規律,注重螺旋上升式的課程設計。校地雙方依照注重“學段差異”,關照不同年級學生成長規律,堅持由淺入深、螺旋上升、有機統一的原則,旨在涵育學生的“道德溫度”“思想深度”“政治高度”“使命厚度”和“理想恆度”,構建符合“分學段,螺旋式”原則的思政課,通過“5”個模塊,講清思政課的“道德溫度、思想深度、政治高度、使命厚度和理想恆度”。“20”門核心課程基本按照大中小思政課教材的內容設定。“X”將進一步整合各種資源,以打造特色課程為目標。

打通學段,由大學參與專業指導,共同探索黨史教育和育人的新途徑,浦東新區於2020年6月啟動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工作。目前,浦東7個教育集團、2個學區和6所職校與浦東干部學院、同濟大學等9所高校馬院正式結對簽約,覆蓋130所中小學,佔全區中小學校總數的四成。雙方著手從課程體系貫通、教學設計優化、全員育人、評價機制改革等方面共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創新形式走進心間

“你身邊的共產黨員,有哪些精神讓你難忘?”“無私奉獻、兢兢業業、追求卓越、堅持不懈……”前不久,一堂特殊的少先隊公開課,在上南實驗小學三林校區開講。面對高年級的小學生,上南實驗小學大隊輔導員王佳麗老師循循善誘,帶領少先隊員們走近各行各業的共產黨員勞動者,通過學生家長和學校后勤工作者的現身說法,致敬三百六十行黨員先鋒,鼓勵新一代少先隊員學習傳承勞動精神。

5月,浦東成立了區級紅領巾巡講團,巡講團由32名學校大中隊輔導員和多名校外輔導員組成。他們中既有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浦東新區少先隊輔導員帶頭人工作坊主持人,也有不少剛踏上工作崗位的90后少先隊輔導員,覆蓋公民辦中小學各學段。

“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特殊日子裡,我們不但要把黨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還要讓他們聽得懂、記得住,喜歡聽、樂意學!”區教育局團委書記黃霖介紹,紅領巾宣講團致力於用多元方式打造鮮活的課堂,講好黨的故事,把紅色種子播種到少先隊員們心中,讓紅色基因、先鋒精神代代相傳。

據了解,上海市特級教師姚瑜潔、浦東新區少先隊教研員王偉杰等8位資深少先隊工作者將指導帶教32名宣講團成員,在未來半年裡,走進三灶學校、民辦平和學校、蔡路中學、周浦育才學校、新世界實驗小學等浦東中小學,開講《紅色記憶傳家寶》《做一個有“糧”心的人》《小崗位的小秘密》等16堂少先隊公開課,並將“天眼之父”南仁東、“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等先進人物的故事,講述給少先隊員聽。

在課堂裡學,在學校外體驗式感受,浦東新區將黨史學習和學科教學、班團隊活動、學生社會實踐等相結合。學習黨史,教學形式的探索和創新十分重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黨史教育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心裡。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兒童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黨史’這門功課必須修好。”浦東新區教育工作黨委書記、教育局局長諸惠華說,“我們用好開放課堂、共享教室,用好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陣地,我們要將黨史學習融入日常學習生活中,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為浦東的美好明天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接班人。”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