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講規則講秩序,上海讓法治名片更加閃亮

巨雲鵬

2021年06月24日10:3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提升軟實力 上海再攀高”系列報道之三】

6月22日召開的十一屆上海市委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厚植城市精神彰顯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意見》。這份凝聚了上海決策層深入思考的重要文件,鮮明提出提升城市軟實力,“讓法治名片更加閃亮”。

的確,一座城市的軟實力,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體現在講規則、講秩序上,體現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顯然,上海此次聚焦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將“法治”鄭重放在了“前排”位置。

推動改革,法治先行——服務國家戰略,為改革發展保駕護航

浦東陸家嘴掠影。王岡攝(人民圖片)

用法治服務國家戰略,用法治為改革發展保駕護航,在上海,早已成為推動工作落實的有力抓手。

今年6月1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公布,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浦東改革創新實踐需要,遵循憲法規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規基本原則,制定浦東新區法規,在浦東新區實施。

緊接著,6月23日,在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法治保障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獲表決通過,於即日起施行。

這意味著,未來浦東新區的改革創新,已和上海的立法工作緊密聯系,浦東的改革步伐與法治保障,將實現同頻共振。

為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海市人大相繼制定頒布4部條例,將上海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舉措用地方性法規的形式加以固化,明確部門職責,厘清權利邊界,讓推動經濟、金融、科技發展的各項要素在法治框架下有序流動。

在今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的年度立法計劃中,16件初次審議項目圍繞落實中央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和人民城市建設的諸多方面,涉及數據治理、城市更新、黃浦江蘇州河公共水域管理等。“立足地方立法的重點領域,旨在為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上海的中心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和支撐”,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說。

立法的有效推進,讓上海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尤其是在落實國家戰略上。據《2020年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介紹,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上海全面加強長三角立法、執法、復議等工作方面的協作,市政府積極配合市人大制定《關於促進和保障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牽頭組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行政復議委員會,建立長三角優化營商環境法治保障共同體,組建長三角法治專家智庫。

在加強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理運作法治保障上,上海研究提出涉新片區法律、法規修法建議,先后兩批次審核明確新片區管委會集中行使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事項1170項,有效保障了新片區依法管理和運作。

在加強進博會法治保障上,上海積極推動將展品進口環節三稅全免、允許參展企業辦理進口特殊食品臨時許可証等13項政策轉化為制度性安排,並新增展會結束后展品可轉入特殊監管區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等6項便利措施。

作為改革先行者的上海,法治先行是一條成功經驗。當改革向縱深推進之際,上海不搶“紅燈”,而是在法治的軌道上創設一套新的信號燈系統,這是上海改革經驗“可復制可推廣”的重要保障。

執法不失溫度,保護知識產權——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上海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成為城市金名片。新華社記者王翔攝

前不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發布《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好差評”)調查評估報告(2021)》。評估結果顯示,省級政府整體指數排名中,上海市得分95.38,列全國第一,意味著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重點舉措成果受到廣泛認可。

上海在政務服務改革進程中,始終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各項工作。

今年年初,一部“上海城市法規全書”上線,上海“一網通辦”終端“隨申辦”上,900余份地方性法規文件、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一鍵可查,有關企業發展、市民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規,在手機上就能方便快捷地查詢到相關權威規定。截至6月9日,該系統訪問量超過245萬次,日均訪問量達到1.8萬次。

查得到的法律是法治環境,遇得見的執法更是法治環境。自2019年3月起,上海市司法局聯合多個部門連續出台6份免罰清單,覆蓋市場監管、文化市場、城管等6個執法領域,明確了94項企業輕微違法行為免於處罰。至2021年6月6日,上海市行政執法單位共適用免罰清單作出不予處罰決定3070件,3000余家市場主體因此受益,免罰金額超過4億元。

“法治是制度文明之基,是現代社會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軟環境軟實力的重要基礎和核心要素”,上海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陸衛東說,要用好法治資源,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法治城市﹔運用法治思維,塑造公平公正的城市形象﹔講好法治故事,彰顯尊法守信的城市文化。

在司法領域,最能體現法治水平和營商環境的案件類型之一,就是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

“法庭可以看看這兩個游戲的畫面,幾乎是一模一樣。”6月18日,在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提起公訴的侵犯《熱血傳奇》游戲著作權案在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庭審中,鑒定人出庭,陳述了被告人謝某某稱“自行研發”的網絡游戲《追憶傳奇》對原作的模仿。除了少數游戲地圖名稱不同、怪物缺失外,游戲地圖名稱、行進路徑、傳送點坐標、人物怪物形象均相同。

為調查、審理此案,嚴肅的法官、檢察官也成為“游戲專家”,仔細界定權利所屬,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最終,謝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105萬元,對網絡游戲領域惡意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形成了有力震懾。

上海知識產權審判聞名全國。在第四屆全國知識產權優秀裁判文書評選中,上海法院選送的11篇優秀裁判文書入選,其中特等獎1篇、一等獎2篇、二等獎4篇、三等獎4篇。3篇案例被選定為2019年中國法院技術類知識產權典型案例。陳力等侵犯著作權罪案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

“上海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在法治建設方面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法治已經成為上海的一張亮麗名片。”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劉曉雲說,作為國家審判機關,上海法院在推進法治建設、促進提升城市軟實力中肩負著重要的職責使命,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功能站位、工作站位,銳意創新、敢於對標,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力度推進工作,以一流的業績、一流的作風、一流的隊伍助推上海打造法治環境最好的全球城市,努力使法治成為上海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司法為民,人在城市中的生活和體驗是第一位的

上海徐匯區的幼兒園小朋友在開心玩耍。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放眼未來,法治上海建設的目標是什麼?

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法治上海建設規劃(2021-2025年)》《上海法治社會建設規劃(2021-2025年)》答記者問時,這樣說道:“到2035年,法治上海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法治城市。圍繞目標,規劃從‘人與法治、發展與法治、開放與法治’三個層面來謀劃和推進上海法治建設。”

人在法治城市中的生活和體驗,在上海備受重視。“人人參與法治建設、人人信仰法治權威、人人獲得平等保護、人人感受公平正義、人人共享法治成果”——“五個人人”,是上海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在法治領域的具體化。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在上海“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法治為民,正變得可知可感、落細落實。

上海公安機關推出“為群眾解煩憂”“為群眾護安全”“為孩子助成長”3大類22項重點項目,包括推廣賓旅館便捷自助入住系統、推行新車上牌全預約機制、推出考生身份証辦理“綠色通道”,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海司法行政系統的18個重點實事項目,以“法治惠民、簡政便民、服務利民、監管安民”為目標,包括組織萬名人民調解員為“老小舊遠”提供服務,精簡優化法律援助辦理流程,為萬名老年人、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提供上門服務……還邀請市民擔任“公共法律服務體驗官”,對法律服務打分並提出意見建議。

在參加此次上海市委全會分組討論時,上海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舒慶表示,要緊緊圍繞“安全”這個城市軟環境的硬指標,以滾動排查、閉環整治各類公共安全隱患的“動態隱患清零”體系強化風險防控,著力增強城市安全韌性,使上海始終位於全球最安全城市前列,“提供更高能級的公安服務保障,推進更高質量的法治公安建設,提供更優質的公共安全產品供給,更高水平做好節展賽事安保,更加精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污染環境犯罪,為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創造更好的人才環境、營商環境、法治環境、生態環境。”

法治,為人民生活﹔法治,為城市發展﹔法治,為改革開放。

放眼未來,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法治將成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城市治理的閃亮名片。這座城市將對標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大力推進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務機構,努力成為全球法律服務資源集聚高地、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高地、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高地。

提升法治軟實力,在上海,正步步鏗鏘、愈加有力。

(責編:陳晨、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