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3月4日
地點:武漢市兒童醫院
記錄人:上海市援鄂醫療隊隊員、奉賢區精神衛生中心 彭紅玲
電話鈴響了,我接起電話聽見那頭傳來一個喘息低沉的聲音“喂,老師好!”
“嗯,你好,有什麼可以幫助到你的嗎?”這是心理咨詢熱線,每個電話我都會認真接聽。
“我覺得有東西壓得我喘不過氣,好像要窒息了。”對方的聲音聽著難受。
“什麼情況?能和我簡單說說嗎?”我緊張起來,急切地問。
“我是一名護士,在隔離病房工作,每次要去上班我就很緊張,喘不過氣來”。
“嗯嗯,知道了,你現在聽我的。”聽到護士妹妹的講述,我心裡稍微有了底,“你安靜地坐下,眼睛閉上,用鼻孔慢慢地深吸氣,吸足氣后稍微停頓一會,再慢慢的呼出,再吸氣 ——呼氣,再吸氣…...”
幾分鐘后電話裡傳來:“老師,我現在感覺好了很多,沒剛才那麼悶了,謝謝您”。護士妹妹的聲音平靜了一些。
接下來的聊天中,我得知打電話來的護士妹妹是一位九零后,每隔兩個星期她就會進隔離病房工作,然后隔離休整。她已經不知道自己是第幾次輪班了,在隔離期間,聽說有同事感染了,很害怕自己上班后也會被感染,時間越接近,她就越擔心、焦慮,有時甚至胸悶。
她說自己有一個孩子剛兩歲,因為一直在疫情一線工作,很久沒有接觸到自己孩子了,孩子看見視頻裡的媽媽就會吵鬧,讓她抱抱,她每每接到視頻也會淚流滿面。孩子都是母親的軟肋,提及孩子時,護士在電話那頭哽咽不停,我心裡也很難過,默默地聽她哭著。
等護士妹妹的情緒稍穩定了,我與她共情,之后又糾正了她的一些錯誤認知,教她如何冥想、正念放鬆等方法,並叮囑她有事及時聯系。
都稱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是英雄,其實他們都只是普通人啊!會因家庭、孩子的牽絆,積聚不少負面情緒,他們很想回到以往的日子,隻做爸媽的兒女、孩子的爸媽。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陪伴疫線英雄順利戰勝疫情,平安回家擁抱家人、擁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