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博科技陳燁:博士的創業 讓金融搜索更智能
陳燁認為,在中國創業是件有意思的事,“中國市場大,隻要東西好,它的成長速度要比美國快。”17年初創階段,陳燁面臨了不小的壓力,不光有產品技術層面的困難,還包括要獲得資本市場的持續認可,正確切換方向,做好一定的儲備工作等。由於他們做的是技術前沿的工作,因此還要招聘到正確的人員,這些都不是易事。讓陳燁慶幸的是,創業過程中,公司並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燒錢。而這得歸功於他們的務實,有一個踏實的目標,盡快讓公司能夠自己養活自己。談及初創團隊,陳燁表示,最早隻有3-4個人沒日沒夜地寫代碼。對於公司在兩年間發展成100多名員工的成長速度,他深表感慨。隨著公司人員的擴張[詳細]
本來生活喻華峰:一個媒體人的轉身
喻華峰,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參與創辦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的《南方都市報》並擔任總經理﹔2003年代表南方都市報與光明日報合作在北京聯合創辦《新京報》,同時兼任《新京報》總經理﹔2008年擔任網易公司副總裁﹔2012年創辦本來生活,致力於中國食品安全現狀,是中國家庭的優質食品購買平台。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優質、高性價比、種類豐富的食品,包括水果、蔬菜、肉禽、水產、熟食、糧油、母嬰、零食、酒水、廚房用品等。截至2018年底,本來生活網擁有員工3,000名、商品總數15,000多款、優質會員3,600萬、全球買手近200位。行銷全國,本來生活網近3年銷售額年均增長超過300%。[詳細]
虎博科技陳燁:讓金融搜索更智能
在人工智能還未大力發展之前,陳燁便已開始接觸該領域。為什麼把人工智能領域認定為自己一輩子從事的事業?陳燁表示,博士在讀期間上[詳細]
本來生活喻華峰:一個媒體人的轉身
喻華峰,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參與創辦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的《南方都市報》並擔任總經理﹔2003年代表南方都市報與光明日報合作[詳細]
良鑫科技梁曉靖:信用生活觸手可及
初創階段,梁曉靖便挑了一塊非常適合做大數據的領域。縱觀整個市場后,他選擇了金融行業"金融信貸業務來說的話,對人分析太重要了。"[詳細]
合合信息陳宴堂:建立全球最高效的商業平台
從當主持人轉行投身創業,陳宴堂有著自己的夢想,希望有一方天地讓她獨立發展,展現自己的想法。[詳細]
森億創始人張少典:最優化每個醫療決策
張少典表示,最優化每個醫療決策,是森億的使命。森億希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逐步解決醫療問題。借助大數據和AI的手段,輔助醫生做出准確的治療方案決策。[詳細]
VIP陪練創始人葛佳麒:讓每一次練琴都有價值
目前平台已有3萬多名老師,服務超過100個國家,每晚有500多個城市裡的孩子通過平台陪練提高練琴效率。VIP陪練在教研上花了大力氣,旨在培養三四線城市老師服務孩子。[詳細]
達觀數據陳運文:讓系統代替人做文字工作
IT工程師出身的陳運文,在復旦大學計算機系讀完博士以后,先后在百度、盛大、騰訊從事數據挖掘相關的技術工作。2015年,創辦人工智能大數據相關的創業企業——達觀數據。[詳細]
紫竹創業孵化器ET空間丁嘉敏:實現創業者的夢想
2011年是一個轉折點,通過紫竹商會園區層面推薦,丁嘉敏來到了現在負責的紫竹孵化器的前身——紫竹科技創業企業聯合會。丁嘉敏一直試圖縮小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割裂。[詳細]
燕谷坊創始人何均國:讓農業不再卑微
面對浩大的農業領域,如何找到切入點?這讓何均國吃了不少苦頭。他說,當時對於種植、農產品加工、貿易,都有考慮。而在眾多的選擇中,何均國決定從“一碗飯”開始來思考。[詳細]
碧虎科技創始人王劍鋒:照亮前途的精彩
王劍鋒覺得,如果所有的車窗上能把走失兒童的照片和聯系方式投出來,會對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這個念頭也促使他把此前的想法糅合到一起,形成了碧虎科技的雛形。[詳細]
愛庫存創始人冷靜:助力分銷商 滿足供應商
愛庫存是全球領先的眾包分銷平台,由上海眾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於2017年9月創辦。截至目前,平台已吸引5000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入駐,熱銷超過4000多萬件商品。[詳細]
獨立日創始人鄭一:讓用戶幸福工作
獨立日,是專注服務業的兼職招聘平台。希望通過大學生兼職為切入口,鏈接餐飲、零售、娛樂行業B端企業兼職人才招聘需求,做企業雲端的人力資源部。[詳細]
食亨方詩魂:開拓餐飲零售新縱橫
食亨是中國最大的餐飲及新零售品牌的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合作伙伴,專注提供以餐飲及新零售品牌線上運營為核心的一站式商業解決方案。[詳細]
漢得知雲姚一鳴:讓每個人更善於學習
說到姚一鳴,就不得不提到少年班。正因為自己有著這種特殊教育的經歷,也見証了很多人專注事業有所成就,姚一鳴覺得確實有途徑讓每個人都善於學習。[詳細]
碼尚創始人錢寶祥:智能定制 碼尚開始
基本上90%的服裝企業“死”於庫存,市場上毛利超過50%的產品少之又少。未曾料,有一天自己也會涉足服裝領域,這個被他稱為“微笑曲線的最低端”。[詳細]
YUNSPACE丁武萍:堅信空間的靈魂源自內容
目前,YUNSPACE平台上線場地5萬多家,覆蓋15種不同類型的空間,城市運營商遍及全國24個城市。致力於成為未來線下生活空間與內容的締造者。[詳細]
經格網絡陳錦雲:經通始終格后局生
陳錦雲,互聯網營銷領域資深營銷專家,2005年進入互聯網營銷領域,現任上海經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GM。公司專注為企業提供搜索引擎推廣服務。[詳細]
Linkflow創始人盛夏:讓數據流動起來
盛夏“如何整合不同系統中的客戶數據,就是Linkflow能做到的。”Linkflow能將不同的數據源整合,幫企業形成完整的畫像,即讓其數據在各個系統之間打通。[詳細]
來伊份創始人郁瑞芬:全球好品質 我要來伊份
我們最早的事業源於一份愛,源於一個甜蜜的冰淇淋的事業。在堅果蜜餞中我們看到了藍海也看到了機會。[詳細]
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讀書點亮生活
“樊登讀書會”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物理式拆解拼湊的讀書分享,它是帶有化學反應式的分享,能用樊登式的語言去啟發讀者。[詳細]
車輪創始人吳峰:車輪,讓有車生活更美好!
打造“車輪”上的汽車生活王國!吳峰相信隨著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的升級發展后,車輪王國也將建成。[詳細]
相輿科技創始人朱文廷:靈動空間 創享生活
“我們做的不是阿司匹林,我們做的是維他命”。朱文廷認為,相輿科技所做的不僅僅是一個插座,而是改變生活的靈動空間[詳細]
小站教育創始人王浩平:助力中國學生綻放留學夢想
“給予知識工作者空間,能夠讓他們在工作的過程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他們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與效果。”王浩平說。[詳細]
漏洞銀行創始人羅清籃:開放安全的提出和倡導者
羅清籃說:“我覺得創業需要鈍感力,鈍感力像什麼呢?就像古時說的寵辱不驚。成績,平靜的去面對﹔失敗,你也可以很坦然地去接受。”[詳細]
淘淘課創始人周杰:讓知識連接你我他
要找到在大趨勢下所有的單點中偶然的必然,抓住風口。若風口不在,再努力也沒有用﹔若找到了風口,找到了團隊,就是all-in。[詳細]
ANY’S陸海空:面對痛苦,相信“相信”的力量
陸海空明白,“核心玩法世界上從沒有改變過,只是表現形式隨著技術的不一樣變得不同了。”商業可控售后服務的體系是做生意的剛需,它跟實體經濟有直接的聯系,天花板很大。[詳細]
鈦米機器人潘晶:未來,每個病房都會有一個機器人
潘晶說,他設計產品的目的在於解決某種問題。他相信,在未來,每一個病房裡都會有一個機器人,這不僅是鈦米科技自身所達成的成就,更是整個產業鏈、整個生態的改變。”[詳細]
魔方生活服務集團CEO柳佳:生活就該有MO有樣
魔方公寓力圖通過打造以公寓為核心的生活服務平台,為都市白領提供長期獨立居住的解決方案。如今已成為行業內開業規模最大,經營時間最長的集中式長租公寓品牌。”[詳細]
摩天輪票務崔杰夫: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現場的快樂
新一代互聯網演出票務交易平台,提供演唱會、舞台劇、體育賽事等票務的購買。國內首家明確提出“折扣票”定位的票務平台,近年來迅速成長。”[詳細]
德必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賈波:大愛協作 共享創新
“心態放空了,不管是個人的生命,還是企業的生命,都是一場游戲。人生是一場體驗,關鍵在於你很投入地去體驗這個過程。懷著一種‘空’心去投入。”[詳細]
旦迪通訊創始人李俊:一個人的夢想一群人的理想
將科技創新分為兩個方面,李俊的戰略思路是,從無到有和從有到精。“隻有敢於嘗試,才知道下一秒應該做什麼。”天道酬勤,市場有一天一定會回報。[詳細]
西井科技譚黎敏:方法永遠比困難多
譚黎敏認為自己是個樂觀的人。自創立公司以來他面臨了許多艱難的時刻,擔負著重任,也承受著多方壓力。但他會勇敢做出決定,也會讓壓力激勵團隊的進步。[詳細]
雲漢芯城劉雲鋒:信任是創業的堅石
創業是這個世界上風險最大的事情,成功概率最低的事情。你現在看好的項目有可能轉瞬即逝,但有好的合作伙伴,無論什麼樣的項目,都值得去創業。”。[詳細]
風語筑創始人李暉:“好玩”是一種態度
風語筑,一家具有獨特氣質、創新態度的國家高新技術建筑企業,以定制化設計為核心,利用數字化展示手段,重新定義主題文化展示領域。[詳細]
米域馮印陶:讓奮斗者更有腔調工作
城市新空間運營商,致力改造市中心存量物業,用設計、智能、服務和社區為新一代企業家提供更優質辦公和生活空間,讓新生代奮斗者能更有腔調工作。[詳細]
觸寶科技王佳梁:我就是對創新這件事感到快樂
觸寶科技總部設立在上海,創新型移動互聯網企業,它曾入選全球最具創新力的50大公司,並進入中國最具創新力公司前10名,被看作是一家具有硅谷氣質的企業。[詳細]
哈啰出行創始人兼CEO楊磊:用技術推動交通出行進化
哈啰出行是一家致力於為用戶提供輕活、自由出行工具的公司。目前,哈啰出行在全國范圍內擁有700萬輛單車,每天產生2100萬訂單。[詳細]
可可空間合伙創始人魏鋒:深耕經驗滋養創業
魏鋒表示,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可可資本越做越簡單,不管是投資方向,還是商業模式,都在經歷化繁為簡。[詳細]
樂言科技CEO 沈李斌:發現痛點然后慢慢填坑
市場上做模式創新越來越難。若一家公司要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技術的支撐,還需要銷售與產品方面的不斷完善。[詳細]
蘑菇租房創始人兼CEO馬曉軍:瘋狂的事才有意思
馬曉軍自認為性格比較樂觀,他愛好踢足球,也在足球中找到了自己的商業精神。“如果太不瘋狂,那這事情太沒有意思了。”[詳細]
眾人科技談劍鋒:中國人安全技術就該中國人擁有
談劍鋒把網絡信息安全的從業者稱為“幕后英雄”,從事這個領域的人們默默保護著大家的安全,保護著國家的安全。他也對自己是其中一員相當自豪。[詳細]
深蘭陳海波:致力於AI基礎與研究和應用開發
當生物識別、機器視覺等更加精細的人工智能技術都在隨著大浪潮向人類“扑面而來”,而作為自然人的你,准備好了嗎?陳海波在AI領域摸爬滾打了十余年。[詳細]
閃電降價張正平:用程序員標准打造男性電商
方向定位在男性電商上。張正平對閃電降價未來的預期,除了現在主打的服裝品牌以外,也可讓客戶在這裡自由購買數碼、護膚甚至虛擬產品等一系列商品。[詳細]
DADA創始人郅慧:探索教育的本質更重要
因為有一個和自己互補的聯合創始人和自己一起走來,郅慧本身是偏向於市場和銷售,而她的創業伙伴則更善於產品技術,一路走來打造了DADA的成功。[詳細]
想象力教育:讓幫助幾百萬幾千萬的孩子成為可能
運用人工智能自適應系統,通過場景化和探尋的教學培養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社交溝通能力的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全國設有300多家機構學校。[詳細]
圖正科技劉君:“我就是我,不需要介質証明
創始團隊從1997年開始就致力於指紋識別算法研究,有著近20年指紋指紋算法技術經驗積累,目前在中國、美國及歐洲共擁有100多項核心軟硬技術專利。[詳細]
閃殿CEO:1.0到3.0,刷新傳統“人貨場”模式
2006年,畢業不久的董志國去了萬達。那時他是王健林夫人林寧助理。萬達軍事化管理,帶給董志國影響非常深刻,乃至創業時,他也是一直用這種方式。[詳細]
畫香筆香創始人周子博:去搶救孩子們心中的美
為什麼是搶救呢?隨著人的一個生理年齡的增長,創作思維能力,其實是屬於一個下降狀態。很多孩子一些的作品,他們呈現出來的東西是多姿多彩的。很多時候大人沒有這個膽量。[詳細]
UCloud聯合創始人華琨:創業能夠激發潛能
中國領先的中立雲計算服務商,創立於2012年3月,目前已服務超8萬用戶。作為該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的華琨坦言,UCloud很大程度得益於其趕上了中國雲計算發展的最好時機。[詳細]
來也CEO汪冠春:相信人和機器能夠成為“合伙人”
汪冠春是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來也CEO,同時他也是個連續創業者。汪冠春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個可以進行個性化視頻推薦的搜索引擎,叫做“今晚看啥”,2012年被百度收購。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