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专题>>闵行视窗

乘客少了,但服务质量并没有降低!这条服务浦江两岸百姓的轮渡线,有自己的经营妙诀

2023年01月04日11:45 |
小字号

早上9点半,吴泾渡口,像往常一样,闸门打开,等候的人们穿过踏板,依次走进船舱。不同的是,人群中有几组身着不同颜色志愿服的人,手里拿着答题卡之类的东西,进去后开始向游客提问——原来这是日前吴泾镇开展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的一个环节。

来自华东师大历史系的研究生何聪聪成了当天轮渡上被提问的第一人。当天她正骑着电瓶车从学校出发,要去对岸的浦江一中实习。这个学期开始,她天天都要乘轮渡在两岸来回。在船上她被一名手持答题卡的志愿者拦下,“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什么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作为一名党员,这个问题对她并不难,几乎没有思考,很快她就答了出来。她说平时党支部也组织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但在轮渡上被提问,“还是很新鲜,也容易让人接受”。

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上了轮渡

据介绍,当日的活动从旁边的吴泾公园“王显明”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初心地”出发,到在轮渡上进行二十大理论学习宣讲,再到对岸的浦江郊野公园红色展厅,形成呼应。

为何将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讲放在了轮渡上?“这条线对吴泾、对岸的浦江镇甚至整个闵行区,都是一个地标性的存在。它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路网的完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可谓‘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直观体现。”吴泾镇党委委员刘芳表示,将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讲放在轮渡上,以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街采问答,也是进一步创新理论教育形式,推动理论学习以市民喜欢的方式深入人心。

从浦西的吴泾渡口到浦东的杜行渡口,不过七八分钟,连接两岸的杜吴线为浦东浦西人民已服务有几十年。

曾是浦东浦西两岸人民过江的重要通道

“两个变化最大,客运量和乘船的人”。轮渡值班长陆培明说,2000年他刚到吴泾镇时,这条线有两条船,客运量大,乘客主要两类,一是浦东的农民,到浦西销售土特产,把蔬菜鸡鸭鱼等拿到吴泾小镇上去卖,需要通过轮渡过江;另一类是上班族,浦西黄浦江边上国企较多,从浦东招人。“每天两条船对开,早5点到晚7点,10分钟一班,早晚高峰非常繁忙,满员就开,每天100班;现在早6点到晚7点,15分钟一班,一条船,每天50多班。”

当时的船是载客800-1000人的普通客船,没有上下客舱。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渡口换了一批船,杜吴线的船也换了,船漂亮了,载客量小了。近几年,闵浦大桥、奉浦大桥、闵浦二桥建成开通,8号线、5号线延伸,虹梅南路隧道,还有多条公交。“两岸发展了,过江方式越来越多,乘轮渡的人少了,客流是之前的10%左右,杜吴线曾经的辉煌没有了,社会在进步,国家富起来了,不少人买了私家车,跟更早时候人们过江靠私人手摇船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大桥、地铁、公交……人们的过江方式越来越多

“客流少了很多,但老百姓有需求,就会开”,陆培明说,以前人们乘轮渡主要是为了生计,上班赚钱、出售农产品,现在观光休闲的游客多了,尤其是浦江郊野公园开放后,很多游客上船后就开始忙着玩自拍、拍风景、发抖音……

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往轮渡的主要功能是交通,现在更多的是旅游。

上船的人大多都忍不住要拍拍大桥和黄浦江

杜吴线浦西原址也并不是现在的位置,而是在闵浦大桥桥墩下目前冷却塔的位置,后来由于闵浦大桥建设和热电厂扩建,1997年搬到了吴泾公园门口。从下游搬到上游,南移距离1公里不到,过江乘客更方便。

杜吴线今年3月开始取消人工售票,筹码退出,所以还有的人去找回忆的,也有家长带着孩子专门去体验的。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陆培明都觉得他和同事的坚守是值得的,“除了恶劣天气停航,365天我们都开”。

乘客少了,但服务质量并没有降低。“要让乘客舒适满意,员工仪容仪表整洁统一,乘客碰到困难要及时解决”,除了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轮渡上提供便民服务箱、简易医药箱甚至抢修车辆的维修工具,在由第三方进行的上海市文明窗口的测评中,杜吴线的乘客满意度指数都在90分以上。

(来源:今日闵行)

(责编:龚莎、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