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开幕 令人目不暇接
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开幕,百余件大家手笔令人目不暇接
何谓“海派”?“历史的星空”提供答案
■本报记者 李君娜
“海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派”?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影响巨大的海派又是怎么形成的?为解答这一系列问题,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全新策划推出“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首项展览“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昨日开幕。
海派美术史上最强阵容
“历史的星空”展览由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和上海中国画院联合策划主办,云集多家沪上知名文化机构的典藏精品,一次集齐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海派四杰”(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华)、“四任”“沪上三熊”等名家名作,堪称近现代海派美术史上“豪华首发阵容”。其中,部分作品为近年来首次公开亮相。100余件展品汇聚了上海博物馆、朵云轩、上海文物交流中心、上海中国画院、刘海粟美术馆以及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的珍贵馆藏,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吴湖帆、林风眠、张大千、黄君璧、陈师曾、黄宾虹、赵之谦等大家手笔令人目不暇接。
展出的虚谷作品《白猫》,简单几笔就把一只趴在石头上的白猫画活了,这种用笔对后世花鸟画技法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徐悲鸿的《白马西风图》用沉着深厚的笔法勾勒出一匹伫立西风中的白马。当时的中国身处危难之际,一匹茕茕孑立的白马,象征了徐悲鸿忧国忧民的心境,也寄托着他对民族复兴与图强的期望。任熏的《江湖流民图册之好武艺》画面构图新颖,整幅画面配以上方的题跋,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观照,使作品更充实、完整。
“最强阵容”的组成,标志着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的“大美术馆计划”迈出了扎实而坚定的一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一个城市的美术馆折射出的是城市软实力。申城将着力提升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的资源配置能力,充分挖掘整合全市美术领域的场馆优势、藏品优势、人才优势、学术优势,持续策划举办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重磅大展,引领海派美术发展和美术创作,增强中华文化和上海故事叙事能力。
全景梳理海派研究脉络
作为“何谓海派”系列的首个大展,“历史的星空”展梳理了“海派”这个名称的来龙去脉,回答“什么是海派”这一问题,同时重现了海派画家的社会身份、社交网络、风格传承、市场行情、传播影响以及上海当时的艺术生态。尝试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梳理海派绘画的源流、内涵及影响,阐述海派绘画的形成和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关系,并首次提出了海派绘画开启中国绘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观点。
强大的学术阵容成为展览品质的坚强保证,一批名家担纲策展和学术主持。整个展览筹备历时一年有余,分析了1949年前将近1500人的海派画家队伍情况,撰写了1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首次全景式深度梳理海派美术研究脉络,力争为“海派”之问贡献出一份最佳答卷。
感悟美术与城市不解之缘
划时代的海派绘画、风起云涌的上海近现代美术发展史、近十年上海城市变迁的艺术记录,走进本次展览,观众在欣赏名家名作之余,还将完成从探索“海派”一词的渊源出发,到感悟美术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解之缘的奇妙旅程。展览通过六大板块和作品与文献资料双线交织的展陈形式,从不同侧面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绵延不绝的城市文脉。
“海派何以为海派”之问,其实也正是“上海何以为上海”之问。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告诉记者:“海派绘画既是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是现代都市文明的构建者。当下,我们都在寻找自己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希望借助‘何谓海派’系列艺术大展的开启,我们能够实现上海美术馆‘城—人—知—美’的理想,让上海这座人民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品味知性的美,参与美的创造,成人之美,美美与共。”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