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新时代 宝山焕新出彩宜居乐业

2022年10月24日19:51 |
小字号

宝山之名诞生于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距今610年。当年为了保障航运安全,负责海运的平江伯陈瑄,在长江出海口的南岸修筑了一座土山,民间将它传为“宝山”。明成祖朱棣深知“宝山”的重要,于是在1412年写下碑文,并命人勒石成碑,即“御制宝山碑”,宝山之名随之诞生。

如今,日月更迭,江河变迁,修筑的土山虽已沉入历史,但“宝山”依然悠久如同乾坤,在新时代闪耀出更明亮的光芒。如今的宝山,是肩负南北转型历史使命的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和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是创新创业的热土,更是宜居宜业的乐土。“在转型发展中,宝山始终牢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宗旨,始终把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这样总结道。

老有所养

数字化助力老年友好型社区

“现在安全、舒服、方便!”家住宝山祁连四村的80岁老人李世发家里的卫生间焕然一新,原先的浴缸变成了淋浴房,腿脚不便的他再也不用费力跨进浴缸洗澡了。这一改造得益于宝山区大力推进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项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截至2021年底,宝山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总数约为39.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7.76%,其中80岁以上约5.4万人。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始终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的重要课题。

为此,宝山区注重从顶层设计入手,全面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构筑适度普惠、服务精准、多元供给、充满活力的养老服务新格局,实现由“养老”向“享老”的跨越。

“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服务网络不断织密,全区已建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5家、社区长者照护之家18家、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42个、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71家、社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560个。老年人就近就能享受到“助行、助餐、助医、助娱、助浴、日间休息、精神慰藉”等助老服务。

与此同时,数字化、智能化也成为惠老助老的重要助力。在高境镇长者照护之家,配备了远程监护系统、舒缓漂浮舱等十多项智慧养老设施。每一位入住老人都配有专属手环,精准掌握老人实时动态,防范潜在危险。

目前,全市首家政企合作“大数据为老助餐”“社区助餐数字化服务平台”以及“一万方数字央厨”项目将在宝山启动。庙行镇新改造的社区老年食堂内,采用AI人脸识别系统收银结算。老人只需把盛好食物的餐盘放在扫描设备下,系统便可直接报出应付金额,然后通过面部识别或将就餐卡放在指定位置,即可实现一秒结算。此外,食堂还提供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人群的套餐定制服务。

前不久,月浦镇月狮村成功上榜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至此,宝山区已成功创建3家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今后,宝山区将进一步对标最高标准,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让老年人拥有更加幸福美满的晚年。

学有所教

陶行知教育理念链接学校社区

宝山,百年教育底蕴深厚。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哲人的思考和闪光的足迹,让“生活教育”和“平民教育”的种子在宝山落地生根,这也成为宝山建设“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近年来,宝山的老百姓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了,师资越来越强了。目前,宝山区已经拥有华二附中(宝山校区)、行知中学、吴淞中学、上大附中、上师大附中宝山分校等五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世外、华曜等民办优质学校,也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在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宝山区积极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引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全区已建成12个名校集群。全区教育质量也随之不断提高。近日,四年一度的新一届“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揭晓,宝山区共有22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4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9个。

与此同时,宝山区紧紧抓住数字化转型浪潮,以建设“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和“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为引领,积极探索“未来学校”的华东模式,在全国首创智慧同侪课堂,让名师资源辐射更多学生。

将教育的视野从学校延伸向社会,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真谛,也是宝山教育从未停止过探索迭代的脚步。宝山区首创“社区小先生制”,将“小先生制”融入社区治理,成为教育“双减”背景下现象级的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产品。全区近10万名社区“小先生”到487个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最健康”的少年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住有所居

聚力攻坚急难愁盼问题

“特别兴奋,现在搬到这里方便多了,走出来一会儿就是公交站……”家住杨行镇东街村的许世峰说起迁入新居,满脸抑制不住的喜悦。作为老集镇第一轮“城中村”动迁改造的受益者,国庆前夕,许世峰一家三口搬入了新家,开启新生活。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台风下雨最难熬……这些过往的局促、艰苦一去不复返,孩子的婚房也有了着落。

8月2日,杨行老集镇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动迁启动,继首户签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签约率超99%。这意味着,宝山“城中村”改造集体迈入“焕新期”,第一轮改造6个项目动迁已完成,“十四五”期间计划启动实施7个项目。

除了“城中村”,“旧区改造、旧住房更新”也在稳步推进。泗塘一村居民潘玉红手机里存着几张老照片:30平方米的两室户住着三口人,厨卫几家人合用,狭小不堪。“几十年的老管道,上厕所都要打伞!”2019年成套改造后,潘玉红搬进“新居”,不仅独门独户,还增加了面积。潘玉红花十多万把新家好好装修了一番,“感觉就像住宾馆一样。”

“两旧一村”集体焕新的同时,宝山区也致力于打造人才安居“强磁场”。围绕“北转型”需求,建立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底数的“人才安居房源库”。今年上半年,全区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970套,下半年将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4230套。

为提升人才在政策申请时的便利度,宝山区依托“随申办”平台,在全市首创区级人才公寓“无人干预自动办理”。人才只需登录“随申办”,即可享受线上选房、线上预约、线下看房签约等一站式服务体验,最快2个工作日内即可拎包入住。

在今年“最难就业季”,宝山区推出“求职应聘免费住”服务项目,提供2163套“短期免费住、长期优惠住”房源,帮助求职毕业生过渡。目前,全区已建成10个青年驿站,为来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长5天免费住宿。

病有所医

医联体扩大优质资源可及性

顾村镇居民翁女士因为心悸胸闷就近在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社区医生让翁女士做了一个24小时实时心电监测,借助“宝山互联网医院”远程心电监护平台,将检查数据实时传送到中山医院吴淞医院的区心电诊断中心。当天午后,诊断中心医生发现其心电监护屏发出警报,立即通知她到医院就诊。由于及时治疗,翁女士最终痊愈。

2020年,宝山区引进中山医院全面托管吴淞医院。诸多名医工作室“组团”落户,让宝山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一号难求”的大咖医生。特别是中山医院吴淞医院获批互联网医院执业资质,成为上海唯一一家以二甲医院为实体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影像诊断中心与17家社区卫生中心联通。

 

华山医院北院地处顾村大居,去年底整建制并入华山医院,上个月又与复旦大学儿科医联体“合作升级”,正式开启华山医院儿科中心,弥补了宝山优质儿科医疗资源的短板。为了服务社区,该院推出“家门口的心连心诊室”“华山北院一公里服务计划”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每天在门急诊为患者提供自助机使用指导、取药指导等助医服务。

在充分依托中山、华山、仁济、曙光等优质医疗资源,深化医联体建设的同时,宝山区积极推进医疗机构“1+1+1”签约。截至2021年底,全区“1+1+1”签约79.09万人,全市排名第三;重点人群签约率98.98%,全市排名第一。今年初,宝山区成功获评2020年度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心有所栖

在文化浸润和社会参与中凝心聚力

文化和文明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也是市民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近代吴淞,开辟了宝山“百年开埠、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百年军事、百年教育”的“五个百年”基业,也铸就了今日宝山融合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工业文化的独特气质。宝山区以“五个百年”文化传承赓续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广大市民书写奋进北转型新征程中的“诗与远方”。

前不久,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宝山区市民艺术修身导赏计划、“一墙美术馆”、城市艺术化、行知读书会,以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这宝山六大“家门口的好服务”入选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为人民绽放的公共文化持续滋养城市气质,润泽市民生活。

在宝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楼主展厅,人们可通过巨幕电子屏和电子沙盘直观了解宝山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线路。通过市、区两级文明实践平台,百姓能够更便捷地反映需求,各级单位也能通过平台及时改进服务内容和方法,精准匹配“市民想要的”和“政府能做的”,搭建起一条“为民办实事”的高速通道。

此外,各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以党建为引领,提供党群活动、政务服务、法律援助、健康咨询等综合性便民服务,打通服务党员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少街镇还在其中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建立工作平台,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而谈到“居民参与”,宝山还有一个指尖上的“神器”——“社区通”智能化社会治理系统。在“社区通”平台上,居民可主动发起、参与社区议事协商。居村党组织则可实现“在线接单”和“一键派单”,让群众随时随地“看得见、找得到、叫得应”。迄今,已有35万余居民在“社区通”上产生议题4.5万余个,形成项目和公约1.2万余个,成为基于互联网载体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规模创新实践。

顾村公园 王嘉玮 绘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新时代新征程,宝山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建设科创之城、开放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目标,勇担新使命、奋进北转型,大力实施顺应群众期盼、补齐民生短板、造福广大市民的民心工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来源:上海宝山)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