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非凡十年|在长宁,与文化艺术“撞个满怀”!

2022年10月19日19:06 |
小字号

十年时间,能发生什么?十年,长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从文化场馆升级更新到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一道道“大餐”“小菜”文化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十年,长宁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融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渗透在每一条可漫步的街区中;十年,长宁文化数字化转型持续加深,智慧图书馆、掌上文旅地图等数字文旅新场景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年,长宁的文化氛围不断增强,中山公园大草坪奏起动人的古典乐,愚园路上又响起了朗朗读书声,居民在家门口便能与“大师级”艺术相遇……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是长宁不断提升的文化软实力。

在长宁,“四季都有好风景、转角遇见小惊喜”。这些好风景和小惊喜中,就包含着文化与艺术。

长宁,是个被文化浸润着的城区。十年来,长宁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 发展新路径,满足百姓对普惠、共享、优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新要求,并于去年荣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为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文化软实力。在这里,随时都能和文化艺术“撞个满怀”……

全力打响文化品牌,

家门之外便是文化所在

今年,长宁原创作品口琴重奏《爱上这座城》获得了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群星奖”。这是继2019年器乐重奏《和·鸣》之后,长宁又一次荣获这一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项。而这部作品在前不久的长宁的街头,就能听到。

9月17日,苏州河畔华政步道上举办的小广场音乐会,吸引了不少来往市民驻足欣赏。时而悠扬时而欢快的琴声,成了长宁苏州河畔的一道美好风景。

“苏州河边小广场音乐会”是长宁文旅局打造“音乐品牌”的行动之一,让热爱音乐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觅得知音”。而喜欢戏剧的居民也能在长宁收获许多惊喜。刚刚落下帷幕的2022年长宁咖啡文化节板块之一、上生·新所第二届咖啡戏剧节中,英国咖啡戏剧《雪莉瓦伦丁》、法国咖啡戏剧《迷幻变奏曲》以及原创咖啡戏剧《意浓马提尼》轮番上演,将品咖啡与赏戏剧的融合形式,别有一番海派情调,令不少“剧迷”大呼过瘾。

近年来,长宁深耕细作“长宁舞蹈”“长宁音乐”“长宁演艺”“长宁阅读”等文化品牌,持续多年承办和主办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全国广场舞展演上海选拔赛、“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上海市民舞蹈大赛、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 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上海世界音乐季、长宁国际草地钢琴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周等高品质赛事和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国内外文化精品。

与此同时,长宁还不断拓展丰富中山公园红色文化圈、虹桥海派文化圈、新泾江南文化圈内涵,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百姓家门之外便是文化所在”的区域文化氛围。

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艺术“飞入长宁百姓家”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9月16日晚,长宁星期音乐会第376期“那些难以忘怀的音乐记忆”刘念劬原创作品音乐会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520剧场举行。随着耳熟能详的《黑猫警长》主题曲响起,现场掌声雷动。

当晚,国家一级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刘念劬携手多位沪上知名音乐家及其优秀学生,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寻找记忆之旅”。而这场高水准的精彩演出,票价却仅为10元,还可以扫码在线上免费观看直播,为何?

原来,“长宁星期音乐会”是长宁区文旅局打造的公共文化惠民项目,旨在让观众在音乐欣赏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虽然票价是公益性质的,但其演出内容却毫不打折——表演者既有大咖名家坐镇,也有音乐界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兼顾流行性和专业性、涵盖古今中外,可覆盖多领域、多年龄层次的受众。

自2006年4月首场演出至今,长宁星期音乐会已走过十六个年头,成功举办了数百场,成为长宁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广受市民欢迎。像这样的公共文化惠民项目,在长宁已经成为日常。

近年来,长宁区文旅局每年通过广泛征集市民需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充分挖掘区内资源,将优秀的文化资源送进社区、楼宇、校园、军营、园区、公共空间等。邀请国家一级演员、沪上知名作家、主持人等为社区百姓带来文艺演出、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仅去年,区文旅局配送并指导开展全区各类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活动9654场,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如今,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漫步在长宁的大街小巷、楼宇商圈、公园绿地,不经意间就能邂逅一场高品质的文艺演出。文化艺术,已然“飞入长宁百姓家”。

文旅深度融合,

游长宁,方知“何以爱长宁”

长宁,不仅有多彩的文艺活动,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去新华路、武夷路上梧桐掩映的老洋房感受光阴流转;可以在潮人、“网红”聚集的愚园艺术生活街区“打卡”或沉浸式体验;也可以去《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探寻红色印记……十年来,长宁不断加强文旅资源整合,将自身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让越来越多的人游览长宁、品味长宁、爱上长宁。

今年2月,一条用音乐主题串起的“建筑可阅读”双层巴士微旅行线路在长宁区启动。市民、艺术家、网红达人们一起乘坐春秋旅游的双层巴士,跟着专业导游,感受音乐快闪的欢乐,深度了解上生·新所的前世今生,探寻邬达克建筑的历史,聆听愚园路上的名人故事,且歌且行,深度感受长宁区的音乐特色和历史人文。

此次特色微旅行项目开启了2022年长宁区全年文旅主题活动的大幕。艺术微旅行、苏州河华政段步道旁的漫画展、“海派城市考古”双层巴士微旅行……一年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特色旅游,成了长宁“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成为沪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文旅是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是流量型城市的入口,也是服务型经济的引擎。为此,长宁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宁区文化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设立长宁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长宁文化氛围营造作出贡献。眼下,受疫情影响,文旅行业正面临巨大挑战。长宁区高度重视文旅行业恢复和重振,多措并举助力文旅企业纾困,进一步深化文旅资源融合发展。除了联合春秋旅行社,以“何以爱长宁”为主题,打造6条音乐、艺术、非遗巴士微旅行线路之外,还以“品位长宁·最虹桥”为主题,推介长宁区域内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场所,提升长宁文旅影响力,让市民体验长宁社区、街区、城区魅力。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给长宁文旅带来新变化

十年来,长宁的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数字化”则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上海首个“智慧图书馆”——长宁区图书馆全新打造的智慧阅览空间“新页书房”正式与读者见面,引发诸多关注。机器人送书,数字人当向导,智能书柜随时取书……许多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场景,在这里变为了现实。

除了长宁图书馆,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同样也有“数字”加持。去年,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推出AR数字化导识系统——“AR随行小猫”。该系统被嵌入在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电子菜单中,以小程序的形式呈现,点击“随行小猫”即可进入。

系统中设置了两种模式,一为“线上地图”,二为“AR之旅”,可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在家中时,点击“线上点图”便可通过短视频和文字“云游”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在馆内时,点击“AR之旅”,即可拥有一个“电子导游”,了解馆内相关信息。

数字图书馆、AR随行小猫只是长宁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的优秀范例。近年来,长宁区文旅局积极响应“数字长宁”的决策部署,成立文旅数字化转型专班,制定《长宁区文旅局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持续升级公共文化内容供给线上平台,全面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掌上点单”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文化资源送到居民身边。由线下走到线上的“长宁星期音乐会”,广受好评的原创直播栏目“‘美好生活’长桌派”……让长宁人足不出户便可欣赏音乐会,动动鼠标就能参加“大咖级”艺术沙龙。数字化,给长宁文旅带来了真真切切的新变化!

接下来,长宁还将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影响力;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事业繁荣;不断推动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大各类文化活动的网络直播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数字产品内容原创研发,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智能化体验场景和智能化服务场景,让群众享受更多优质、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让长宁人随时随地与文化艺术邂逅……

(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