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浦,敲开未来之门

“城市是主场,企业是主体,市民是主人”。上海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让数字红利惠及广大市民,让生活更美好。元宇宙、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黑科技”提供了可行的实践路径。
更多资源实现有效集成、共享、融合,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即可对城市各场景进行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操作”,且海量数据被稳稳装进了“保险箱”。作为上海唯一入选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在杨浦,这样的“未来”已初具雏形。
1:1“孪生复刻”,时尚秀场“纤毫毕现”——从物理空间管理迈向数字空间治理
一排排锯齿形清水红砖厂房,国家4A级景区,亚洲规模最大的秀场,汇聚一众时尚消费品牌的“精品仓”……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是25公里西岸滨江步道贯通后北起第一站。如今,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处理,全域复刻,实时动态,它以三维数字底座的形式“纤毫毕现”。通过人机交互,人们可随意前往壹号楼、多功能秀场、游船码头等核心区域,黄浦江岸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尽收眼底。
《上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后,元宇宙成为上海四个前沿探索领域之一。杨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和区滨江办提出设想,是否可以1:1复刻将线下场景搬到线上,掌握城市实时动态,助力城市运行管理。
这一设想得到了技术的支持,“数字孪生的基础技术已较为成熟,经过前期的物联网搭建,摄像头的布设,可将线下的数字信息映射到线上。”上海电气智慧城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关健说。
物理空间管理向数字空间治理的进化就这样实现了。
“顾客密度”“区域热度”“水位监测”“车辆调度”等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内容,经过数字底座的可视化呈现,转变为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
数据治理围绕数智化管理、周边配套、融合通信指挥、应急事件智能化辅助处理、历史建筑信息、园区热点设施、文化活动地图、无人车无接触服务八大特色应用场景,形成多码合一、通讯平台贯通、多灾种应急联动、无接触服务的跨部门联动协同作业机制,为大型活动提供联动保障。
同时,通过建设运营管理智能分析系统,数字孪生系统也能为街区企业提供可靠的管理决策支持:聚焦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周边经济发展,对人流、消费能力、品牌商家、品牌种类、商务旅客、消费行为等进行收集、汇聚、监测和分析,打造数据决策、数据执行、数据协同的高效商业行为运营环境,助力稳商安商、企业精准服务、商圈规划、业态调整、商家选址、店铺经营管理等经济决策,创造经济互动新模式。
据介绍,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作为杨浦数字孪生技术的试点商圈,将为数字孪生助力城市管理打造商圈样本,城市管理也将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敲开元宇宙的探索之门。三维底座的搭建,可承载更丰富的元宇宙应用场景,后续将会在数字底座的基础上,开发诸如主题生态游、虚拟集市、元宇宙时装周、数字嘉年华、云上发布会、XR车展、未来论坛、文脉复现等应用场景,为市民提供更多崭新的体验。
一起值班、一部电话、一键响应——数字值班系统“解放双手”
疫情的发生令人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治理过程中,上下、纵横高效协同的重要性。
“日常排班更方便了,‘解放了双手’,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各街道值班信息报送和事件处理流程的便捷化和规范化。”区政府总值班室的工作人员说。
2022年1月26日,杨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上线了指挥保障值班值守系统,即数字值守系统,系统以区总值班室为抓手,横向联通各委办,纵向打通各街道,建立了一套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勤联动值班值守体系。
数字值守系统的上线实现了城市运行高效全面的协同管理,是“一网管全城”资源整合和机制保障的重要体现。通过日常和节假日排班、值班登记,打通各单位排班数据,强化了各层级信息要素的整合利用。通过“组织在线”,对街道值班值守的工作互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据了解,其实,早在2021年8月初,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就开始筹划全区的联勤联动值班值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10月已在全区各街道开展试点。数字值守系统汇总了全区各委办、街道的值班信息和研判风险信息,并实现了包括12345市民服务热线、物联感知、应急事件、网格事件等多来源事件的24小时不间断值守。数字值守系统收到事件后,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通讯网络,进行快速处置和指挥协同,用数字化手段推进大值守大联动工作机制建设。
此外,数字值守系统在值班排班工作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重大活动保障模块,将各级单位备案的活动进行审核上报,并在区城运平台上进行动态展示、实时掌握全区活动态势。通过系统报送、平台数据对接等方式可以将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接入,利用城运平台数字化预案和全区资源统筹调度的能力,快速开展指挥工作,预防和减少大型活动过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可能产生的公共社会危害。
使用过此数字值守系统的殷行街道代表表示,上线的数字值守系统,让街道的值班信息更加清晰明了,而且可关联电话号码一键呼叫,沟通的便捷度得以大大提升。对于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报,能更加及时地实现信息上报,有助于提高街道的处置效率,第一时间让相关部门掌握,提供决策支持。
“但凡能够产品化的事,要做到产品化”——把科技深刻地印在企业的DNA
时至今日,零售线上全渠道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零售企业的共识。“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商品小时达”,即时零售正成为零售领域最有潜力的增长点之一。
“但凡能用技术做的事,就不要用人做;但凡能够产品化的事,我们要做到产品化。”当零售业新时代拉开帷幕,扎根杨浦的达达集团把科技深刻地印在了企业的DNA中。
以“快送”业务为例,通过与海博系统拣货助手配合,达达在业内首创“众包拣货”模式,助力零售商实现拣货作业、管理的数字化和产品化。依托于达达平台多年的数字化管理经验,达达优拣得以系统化招募和培训众包拣货员,提升门店服务效能。众包拣货员服务商超门店,完成全渠道订单拣货、商品打包、订单交付等工作。
自去年7月推出以来,达达优拣提升商家拣货效率的价值已经获得认可。到今年三月底,达达优拣已实现对沃尔玛全国门店的全量覆盖。
需求分散、类型复杂、订单峰值波动大、海量发货点,如何在这种场景下优化骑士配送效率同时保障履约?
达达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运筹优化等技术和长期积累即时配送数据分析处理经验,自主研发的方舟监控系统、星空预警系统、仿真模拟系统等,基于海量数据沉淀,可支持运力模式的最佳匹配、订单量预估、订单自动派发和合并,配送路径实时智能规划等,成为达达物流即时配送服务的重要底层支撑系统,可实现对全渠道订单的统一接入和高效处理。
去年以来,达达集团积极开拓无人配送领域,开放平台为接入的合作伙伴提供大量即时配送订单及运营工具,推动无人配送实现常态化应用。在恶劣天气、业务高峰期、夜间配送等场景下,以及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无接触配送需求时,无人配送作为补充甚至重要运力的优势突显。
即时配送行业的开放协同是主流趋势,而技术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核心赋能作用。记者了解到,达达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携手京东快递、白犀牛,已率先落地打造商超即时消费场景下的无人配送生态,并正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日前,达达集团及旗下京东到家获得上海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联商网“2021零售数字化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
前有短视频“爆款”,后有“网络安全宣传员”——发展数字经济与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比翼齐飞”
近年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杨浦的主导产业,哔哩哔哩、美团、达达、优刻得等行业领军企业均集聚于此。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杨浦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8月30日,杨浦区网络安全宣传周在五角场双创学院启动。“全民体验日”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线上,系列短视频《“问不倒小姐”揭开身边的陷阱》重点聚焦未成年人在网络学习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提升孩子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该系列短视频已播出至第三季,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网络点击量近500万,一度成为“网红爆款”。
线下,杨浦继续与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合作,在控江路上的全市首家肯德基“网络安全”主题餐厅开展网络安全小课堂活动,将其打造成杨浦的网络安全教育新阵地,为全市网络安全基础教育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我倡议坚守法律底线,做网络法治的建设者;强化安全意识,做网络安全的维护者;加强用户权益保护,做网络文明的推动者……”活动现场,达达集团上海公共安全事务负责人王玄作为代表登台,发出“全民护网、E企行动”网络安全倡议。
“杨浦区网络安全宣传员”队伍于当天成立。成员来自区“双新联盟”互联网企业,包括哔哩哔哩、美团、沪江网、优刻得、达达集团、声网等。整个宣传周期间,这些企业代表将进入园区、校区、社区,开展形式丰富的网络安全科普宣传,助力构建和谐安全生态圈。
同时,杨浦不断深化与区域高校、企业合作,成立杨浦网络“双新联盟”,与复旦大学联动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全区网络安全水平,筑牢网络安全的防护墙。杨浦还在着力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全区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来源:上海杨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