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30岁的上海张江,何以“吸”住那么多“归雁”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黄晓慧
2022年08月01日17:1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同比三连“增”:经营总收入10.1%、工业总产值12.7%、工业投资22.3%……张江科学城亮出2022年“半年报”,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上海经济的回升势头和韧性磁力。

30年前,在上海国家级高科技园区中,张江不起眼,产值体量小、创新成果少。今天却成上海科创王牌,汇聚2.2万余家企业、50万从业人员,万人有效发明专利725件,是上海全市平均拥有量的十几倍——“中国药谷”、“中国硅谷”名头响亮。

我国每年上市的Ⅰ类新药,每3个就有1个来自张江,全球芯片设计10强有7家的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设在张江,人工智能、计算+等新兴产业创新成果从张江走向世界。

三十而立的张江科学城,一以贯之的是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从上世纪90年代末“科教兴国”战略,到2006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再到2014年起锚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张江立足资源优势布局产业,围绕产业创新推动改革,加快重大科学设施建设、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加速创新人才集聚。

大江东工作室试图从三位张江人的故事里品读张江30年的创新之路。

俯瞰张江人工智能馆、张江人工智能岛。上海科创办供图

脚踏实地,海归从“烧砖”做起

两年前,张江本土成长的半导体企业芯原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鸣锣上市。作为张江最早一批创业者,芯原股份董事长戴伟民在20多年里见证了张江诸多高光时刻。

“没有肥沃的张江创新土壤,就没有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芯芯’向荣,更没有‘芯原’。”上世纪90年代,留美多年的戴伟民提前4年获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计算机工程学终身教授。赶上硅谷创业热,他办过公司、在某IT公司任过要职,常受邀为创业者指点迷津。

彼时,他的家乡上海正踌躇满志要在半导体产业开拓新天地。1998年,上海市政府到美国湾区宣讲,戴伟民受邀在列。许多杰出的华人、留学生,包括业界小有名气的张汝京,都收到上海递送的归国创业邀约。张汝京向上海市提议建晶圆代工厂。

一个晶圆厂投资几十亿元。上海已建华虹,但放眼全国,如此大规模的半导体产业投入没有先例。要做这样大胆的决策,上海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可行性。专家们给出一致的意见,张汝京在全球不少地方建的芯片工厂都很成功,台积电也已证明芯片代工厂模式可行。

世纪之交,制造业全球化,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雏形初现,全球半导体产业逐步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半导体行业面临重大机遇,务实睿智、视野开阔的上海,将之牢牢抓住。

这股拼搏劲头,深深打动了戴伟民,辞掉“铁饭碗”,回国大展拳脚。

“我们开始注册在浦西。中芯国际落户张江后,面临标准单元库的出口管制问题,我们就从为之设计单元库起家。”为了离中芯国际更近,2003年,芯原迁入张江,成为国内第一家提供芯片标准单元库的公司。这一迁,成就了芯片制造企业和芯片设计公司的一次成功伴飞。

“如果说大的芯片设计公司是盖‘洋楼’,我们做基础单元库,就是从烧砖块、卖砖头做起。”随着公司不断发展,芯原开始引入IP和芯片定制业务。几年后,芯原在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站稳脚跟,加快全球化发展步伐。

戴伟民说,创新超越是制胜法宝。多年来,研发投入一直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0%以上。芯原在芯片设计关键领域的技术积累,创造了营收年均两位数增长,在客户和合作伙伴清单里,不乏三星、谷歌、亚马逊、腾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芯原还利用张江集聚畅通的半导体产业链,投资了10多家优秀的芯片设计企业,推进产业生态发展。

“芯原带着张江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基因,走向全球。”他认为,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在张江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促进了全球产业链紧密链接、高效运转、合作共赢。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应用兴起,张江产业链、创新链更加完备。

张江科学之门效果图。上海科创办供图

科研“飞”出院墙,共享平台促进“开花结果”

“芯片”和“药片”是张江两张重要名片。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李佳见证了“药片”的开花结果。

该所是最早入驻张江的科研院所之一。“岳阳路319号、320号,可以说是我国生命科学摇篮,去张江要从零开始,所里不少人有顾虑。”李佳说,决定从浦西到浦东郊区创业,对1932年建立的老所来说,走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不容易。

老所长陈凯先院士等领导、专家力排众议,药物所逐渐统一思想,于2003年整所搬迁至张江——“东迁”,成了一个正确的历史选择。

“张江最初设想很朴素:把大科学装置、科研院所、企业、人才这些创新核心要素聚集起来,把科研和产业笼到一起,产生聚集效应,尔后慢慢培育壮大。”李佳回忆,张江划拨土地给上海药物所,政策上、资金上都支持很大。

张江的创新环境,让药物所如鱼得水。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对重大新药创制给予专项支持,极大促进了新药研发。截至目前,药物所研发(包含已转化)的I类新药品种共有45个获准进入临床研究,其中16个品种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另有2个品种已提交上市申请。

药物所不断完善、提升的综合性大平台,持续向周边及全国企业提供高水平技术服务,科研院所与产业园区良性互动。2015年以来,上海药物所为我国医药行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近2700项,据不完全统计,为我国此间上市的20多个I类新药提供了单元或一体化的评价与服务。

张江用科学、精准的管理让科研公共资源高效运转。而基础性功能平台高水准的开放、共享,为张江科学城夯实了创新根基。李佳认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让潜心科研、自由探索释放出更足的活力。”

张江拥有一支懂行、懂科学的“店小二”团队,总把创新摆在首位。2016年推广至全国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2020年底,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落地张江——制度上的持续创新,让创新药在张江源源不绝。

改革先行先试,考验的是决策的先知先觉。2018年,张江率先拆自己的“墙”,把张江科学城、张江示范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管理机构合并,成立上海科创办。“这是制度创新的一部分,统筹几个‘张江’,市级、区级职能劲儿往一处使。”上海科创办专职副主任侯劲说,至此,“不再论浦东的事、张江的事,只要事关科创中心建设,都是一家子的事”。

“降低创新成本、畅通创新链条,踢好临门一脚,哪里堵,我们就通哪里。”侯劲认为,张江的创新由聚变到裂变,大科学装置、大企业、科研院所的集聚,带来项目和人才,也完成了产业链、创新链的搭建。才带着新理念、新技术从大企业出来创业,在张江完善的平台之上,创新成果更容易抽枝发芽、遍地开花。

2021年底,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在张江科学城正式落成启用。李政道研究所供图

增强张江磁力,集聚创新人才

20年前,上海实施“聚焦张江”战略,90%回沪留学生雁归张江,成为张江创新创业主力军,起点很高。而今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面临新课题和新挑战的张江,加快了从产业园到科学城的跃升,掀起新一波的雁归热潮。

李政道研究所学者钟瑞丹就是“归雁”之一。她至今觉得,来张江很不可思议。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她在美国的学术规划,只有一个月决定去留。最终,从未踏足上海的她,选择了李政道研究所,选择了张江。应聘、面试、录用、签约,全部线上完成,1989年出生的钟瑞丹,成为李所当时最年轻的学者之一。

“中国人在美国做科研有天花板,但在李所、在张江没有。”尽管美国某国家实验室也给她开出不错的待遇,钟瑞丹还是决定举家迁沪。“西方式微,东方渐明,为何不回祖国实现抱负呢?”

当时受疫情影响,全美每周只有5个航班飞中国,钟瑞丹提前三个月,每天夜里“抢”机票,终于在2020年11月抢到一张,踏上回国之路。通过上海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入职、落户、买房,半年内一气呵成。当下越来越多科研人员想回国,竞争激烈,她感叹自己的幸运,也赞叹张江的磁力,“很多应聘的人一路藤校毕业,简历非常漂亮”。

李政道研究所的中外学者。李政道研究所供图

新张江人钟瑞丹感到学术竞争压力,老张江人戴伟民则是另一种压力。近年来,他越发感到张江人才紧俏,尤其是人才缺口20万的半导体产业。

2021年他做了两件事。在临港新片区的国际创新协同区,公司花5亿元买了一栋楼新,设研发中心,“临港放宽人才购房政策,与张江形成产业、城区珠联璧合,对我们新招的研发人员有吸引力”。2021年公司中国区员工主动离职率为6.8%,远低于半导体行业一二线城市的平均18.2%。

“要增强对创新人才的磁力,张江还有很多要做。”侯劲坦言,“最近10年,张江一直在补课:基础研究和城市功能。”

从1992年建园之初的17平方公里,到如今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张江科学城的体量和影响力已非普通产业园可比。

2018年以来,张江科学城共推进三轮“五个一批”重点项目257个,总投资约3800亿元,让这个曾“白天热闹非凡,夜晚寂静无边”的园区,有了城市的烟火气。而创新,这颗让张江活力四射的心脏,一直在蓬勃跳动。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