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长宁这个夏令营教“神兽”们这样远离游戏……

2022年07月22日13:30 |
小字号

暑假,如何让“神兽”们放下手机、远离游戏?这可能是令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发起的“护航暑假、健康游戏”线上夏令营项目,提供一系列线上、线下服务,预防青少年手机游戏的危害性使用。

“夏令营的第一类游戏是热身游戏,比如‘我有你也有’,就是被点到名的小朋友拿一个身边的物品,如果其他小朋友也有同样的物品,那么就可以获得积分。”夏令营项目负责人、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促进科主管干事孙岩介绍。

“我有一瓶护手霜,还有一瓶冰红茶。”

“我也有一瓶冰红茶。”

“这个环节让游戏参与者在轻松的环境下熟悉了其他人,也让带领者可以对成员的行为和语言模式作出基础评估。”孙岩说。

热身游戏结束,暖身游戏开始了。

“这部分我们会选择一些投射类游戏和情感表达类游戏。例如‘找一找’,就是邀请每位成员在家中找一件和自己最有关联的物件,能代表自己个性的物件,或是能代表自己感受的物件。对于不善于表达或是不愿意自我表达的成员来说,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在更安全的情境下‘以物抒己’,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对情绪的认知和感知,提高心智水平。”孙岩向记者介绍。

“我用纸巾来代表我自己,因为这张洁白的纸巾可以擦拭灰尘,和我很像。”夏令营中的老师向孩子们做示范。

“我用玩具刀代表我自己,因为我觉得我能来这里很勇敢。”

“我用这个橡皮筋代表我自己,因为我此时此刻感觉到有点紧绷。”

……

夏令营中的第三类游戏是与团体主题密切相关的角色扮演游戏,也是贯穿夏令营的主线游戏——我的游戏公司。

“在这类游戏中,每位成员模拟经营属于自己的游戏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其拥有开发、设计、宣传、决策等绝对权限。”孙岩介绍,通过带领者在课程中对游戏分类、公司盈利点分析、客户群体的心理及情绪理解等知识的教授和探讨,来完善自己公司的经营。“主线游戏让青少年在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中了解游戏于自己的意义,学习如何使游戏成为合理服务自己的工具,并锻炼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间接将预防游戏障碍的相关因素传递给青少年。”

此外,夏令营还在游戏中植入了正念冥想、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中的相关方法,帮助青少年强化团体的核心凝聚力以及在团体中重构的正向体验。

据了解,该夏令营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导,学校、家庭和社会为纽带,提供一系列线上、线下服务。内容涵盖筛查、评估及干预,鼓励由家长和青少年共同参与不同模块,在专业的游戏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的护航下,通过“结构式游戏团体”形式,摈弃传统的宣教,采用理论和游戏团体有机结合的方式,向青少年传达游戏危害性,深入探讨游戏相关知识、游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情绪和行为管理技巧、人际关系养成、自尊自信及自我效能等心理弹性的重塑等,并通过团体构建对青少年的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家长辨识和应对游戏以及隐藏在游戏背后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全面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预防游戏相关问题,降低游戏危害。

(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