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建筑也能碳中和?双碳时代,未来上海的城市建筑会变成什么样?

2022年07月22日09:14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银行:每个区域的空调末端都连接着控制面板,大厅曲面屏实时展示环境监测、光伏发电量以及能耗数据,屋顶架满了太阳能光伏板,一切未来感十足。这是今年2月份,位于张江科学城的中国建设银行丹桂路支行打造的绿色示范银行网点。通过低碳更新改造,这家银行网点初步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碳足迹管理。

银行为什么要做绿色化改造?这与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有关。2021年11月发布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提出,至2025年上海建筑领域碳排放量控制在4500万吨左右。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需要在新增建筑面积的同时缩减碳排放量。这对上海建筑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建筑也能碳中和

事实上,建筑一直是“隐藏”的碳排放大户。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即包括建造新建筑和拆除旧建筑的造成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也包括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直接碳排放,例如做饭、用电、采暖等活动造成的碳排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显示,2021年建筑及施工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7%,比交通系统的23%高出许多,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建筑不能实现“零排放”。和其他产业一样,建筑系统也可以通过碳减排、碳补偿两种途径实现碳中和。上海建科集团下属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建科院)党委书记杨建荣介绍,降低建筑本身的需求负荷率以及调整电力能源供给结构是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两种主要技术路线。

建筑的需求负荷率降低对应的是碳减排,即利用建筑的空间格局规划、窗户布局等,减少建筑运行的电使用。在供给上调整能源结构对应的是碳补偿,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比如建设“光储直柔”建筑,其实就是通过安装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解决建筑运行所需的部分柔性用电,比如充电桩一些电器,然后直流等等。

目前,全球多国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已经开始实施对建筑的零碳化改造。就在7月初,法国巴黎宣布在2050年之前将对全市4.7万座公寓建筑进行能源改造。国际能源署建议,如果想要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在2050年建筑行业普遍零碳化,从2017年开始,各地每年的建筑翻新率应至少保持3%左右。

上海作为中国低碳城市的引领者,今年5月份发布了《上海市公共机构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需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000万平方米,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不少于800万平方米,自2022年起,新建党政机关、学校、工业厂房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

建筑系统的低碳化发展

上海市近年来城区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建筑存量会增加一倍,在经济发展更迅速的中国,这个增速只会更快。

如何在打造五个新城、南北转型等重要城市规划过程中实现节能减碳,是摆在建筑业面前的又一难题。杨建荣说,城市的发展一定会带来建设量,所以第一,政府要对增量本身的规模进行合理控制,反对大拆大建,第二,行业要改善建设方式,降低每单位建筑的资源消耗。

给新建建筑“把好关”,在政府和行业之间,有许多诸如上海建科院这样提供区域开放方案的低碳技术服务商在行动。例如上海的制定“1+6+5”五个新城规划建设总体政策框架中,上海建科集团主编了《“十四五”新城环境品质和新基建专项方案》,参与特色指标体系、绿色生态专项规划编制。同时,上海建科集团还为临港新片区绿色生态先行示范区提供绿色生态评估、专业规划编制和创建申报咨询服务。

除此之外,技术服务商们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帮助政府搭建建筑能耗的监测数据库,汇集、分析、计算、存储、展示碳数据。2010年,上海建科院就开始建设及运行管理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经过多年的运行,积累了近30亿条各类型建筑的汇聚分析数据。“这些能耗数据可以帮助形成分行业用能指南,有了指南,就可以对标一个工程的能耗优良情况“杨建荣说。

监测平台可视化界面

自2013年以来,上海建科院每年发布全市主要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分析报告。在能耗监测平台的积极推动下,住建部推进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项目建设,上海市完成了400万平米的建筑节能改造,改造项目平均节能率达25%,年总节能量近2亿度电。

未来,上海市还将探索更广泛领域的能耗监控。《上海市公共机构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将推进商业商务、旅游宾馆等建筑能耗动态监测,深化能效对标管理,持续推进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实施绿色商场、绿色旅游饭店等示范创建。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