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奋战上海医疗救治和服务保障一线
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重症患者转出ICU,百岁老人治愈出院,方舱医院陆续休舱……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医疗救治一线,医务人员是主力军,志愿者是好帮手,他们践行伟大抗疫精神,日以继夜、艰苦奋战,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充实救治力量,援沪医疗队员逆行出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22个省份和军队派出3万余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有力充实了上海的医疗救治力量。
入驻方舱医院,促进感染者“转阴出舱”——
目前,上海方舱医院开放床位约30万张,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各地援沪医疗队分布在新国际博览中心等25家方舱医院,大量感染者得到有效诊治。
驰援定点医院,多学科协同抢救生命——
96岁的李奶奶患有高血压、脑梗死,感染新冠病毒后基础病加重,转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ICU。经该院专家和湖南省第三批援沪医疗队联合抢救,李奶奶脱离生命危险。这支医疗队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医疗、护理、院感专家组成,共130人,进驻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区ICU,负责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援沪医疗队对口支援上海的定点医院达30家,队员大多是来自各省市三甲医院的呼吸、感染、重症医学、中医等科室专家。定点医院充分发挥多学科专家协同优势,成立专家组,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一人一策”、精准施治,尽最大努力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
保障群众就医,上海医务人员奋战一线
疫情来势汹汹,上海医务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奋战在救治和诊疗一线。
市级专家下沉,指导各区定点医院重症救治——
为提高高龄、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的重症患者治愈率,上海新建了市级定点医院与16个区定点医院间的联动协作机制,建立了500多人的多学科综合救治专家组,下沉到区级定点医院,指导及早识别、评估高风险患者,增强重症患者救治力量。
急诊门诊逐步恢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36家市级医院门诊量较4月初增长103%,急诊量增长65%,住院手术量增加一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守防控一线——
上海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在小区里、楼道间、隔离点和疫苗接种点,负责核酸筛查、隔离观察、疫苗接种等工作。
“我们成立了家庭医生服务、常规配药保障、线上医疗咨询和外出就诊转运4个工作组,做好居民基本健康服务。”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宦红梅说,截至5月2日,他们已协同街道、居村委为居民提供代配药服务4.3万人次,开展巡诊1.3万人次,就医转运382人次。
各方团结协作,保持医疗服务高效运转
抗击疫情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核酸检测、感染者转运、方舱医院管理保障等方面,需要各方面人员配合支持,共同保持医疗服务高效运转。
增强核酸检测能力——
志愿者与上海在职医务人员、援沪医疗队员一起,组成10多万人的采样队伍,工作在近2万个采样点。上海的核酸日检测能力提升到580万管。
针对下阶段复工复产和市民生活需要,眼下上海重新布设各类核酸采样点近9000个,其中4500多个点位已开放,为城市保供人员、复工复产企业和部分防范区居民提供服务。
凝聚志愿服务力量——
“4月28日,我们面向社会紧急招募志愿者,补充120急救车驾驶员队伍,报名人数过万。特别感谢爱心人士支持急救工作。”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娟说。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仍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广大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正继续奋战在医疗救治和服务保障一线,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6日 0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