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用责任和担当筑牢战斗堡垒

——松江区385名居村党组织书记全力奋战在抗疫一线

2022年05月01日17:57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松江区385名居村、筹备组党组织书记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积极带领居村工作人员、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他们既是身先士卒的“排头兵”,也是统筹调度的“主心骨”,更是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他们是身先士卒的“排头兵” 用自己的不睡换百姓的安睡

连续一个多月驻守居村,吃的是泡面、盒饭,睡的是行军床、沙发垫,穿的是来不及换洗的衣物,日行几万步、全天候超长待机,“晨光熹微中出发、灯火通明仍坚守”,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凌晨与深夜,匆匆的脚步不停奔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封控期间,居民遇到困难都来找党组织,我的手机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永丰街道盐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岳红英从3月26日开始,就带领社区工作人员驻守居委会,开始了与2200户居民共同抗疫的生活。核酸筛查、协调物资有她的身影,慰问老人、化解矛盾有她的声音……虽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最忙的时候只能睡上一个小时,但她说“就像不停旋转的‘陀螺’,不能停下,因为居民的希望都在我们身上,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解决困难。”

广富林街道三湘四季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赵晨也是一位拼命三郎似的“女汉子”。“我们小区有居民3900多户,入住人数一万多,抗击疫情真的是场硬仗。”赵晨的每日工作清单从早上5点钟排到深夜,一辆小电瓶车是她的“最佳拍档”,小小电瓶车串起了各个核酸筛查点位之间的“指挥线”,搭建了为特殊群体买菜送药的“生命线”,还传递了“临时妈妈”上门照顾孩童的“暖心线”。她坚信,“事不过夜解决好居民的每一个实际需求,我们就距离胜利更近一步。”

方松街道上泰绅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宁文玲则经历了“双线指挥、同步作战”的考验。3月6日,她所住小区江中公寓被封控。由于居委会不在小区里,物业力量又单薄,大家一时间“群龙无首”,感到手忙脚乱。宁文玲迅速发动社区党员在车位上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喊出“我是党员志愿者,有事请找我”的最强音。同时,她还同步远程指挥上泰绅苑居民区的抗疫工作,无论多忙、无论多晚,每天都会在“两委”班子微信群中统筹安排。3月15日,江中公寓顺利解封。宁文玲又马不停蹄赶回上泰绅苑居民区。这次她步履更加坚定,“疫情不退,我们就一直奔跑在路上,无论在哪里,都会竭尽全力,守好防线。”

他们是统筹调度的“主心骨”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与群众在一起

党组织一线组建、党员一线报到、志愿者一线动员,居村党组织书记始终与居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组织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共同筑起社区“防控网”。

奥园小区是有着近1.5万人的特大型社区,而居民区工作人员只有10余人,面对1:1000的服务压力,九里亭街道奥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春欢开展“楼组党建”行动,以社区报到党员为骨干,以楼哨志愿者为触角,将居民区分为3个片区,将近300名在职党员编组入队,做到“一楼一群”“一楼一哨”“一楼一档”,实现所有楼栋全覆盖,通过337个楼哨志愿者和楼组群建起了社区快速运转的“毛细血管”。

“在抗疫工作中我们也经历了从经验不足到开拓创新,从低效重复到有序高效,从‘单打独斗’到‘全员配合’的过程。”永丰街道金地艺境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张叶在这次抗疫工作中更加领悟到调动居民自治力量的重要性。她探索“12345”工作法,让社区抗疫不再是居委会和物业的“单打独斗”。居民从“要我抗疫”转变为“我要抗疫”,主动充当宣传员、送菜员、值日生等各种角色,各司其职、各显所能。正如张叶所说的,“我们的‘骑手男团’就是居民利用自家电瓶车自发组建的,‘抗原认领袋’的‘金点子’也是居民想出来的,我真为他们感到骄傲!”

中山街道郭家娄居民区的居民普遍年轻化、学历高,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斌便引导党员、下沉干部、热心居民自觉投身战疫一线,迅速建立起由居民区党支部引领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及6个行动组、N名机动后备志愿者的“1+3+6+N”疫情防控体系。志愿者王慧平是一个软件技术达人,他开发的“抗原自检申报”“团购备案申报”和“外来人员抗原自测申报”小程序,实现了抗原检测“一键上传”“一键导出”,团购流程规范、配送安全有序,让人不得不感叹“高手在民间”!

他们是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群众

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居村党组织书记全力推进“楼组党建”“健康守护”“特殊关爱”三项行动,为滞留人员协调庇身之所、为急需就医人群开辟绿色通道、为有基础疾病老人配药送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有需要请找我……”成为居村党组织书记对居民的暖心承诺。

“紧急通知,小区进入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只进不出……”3月6日中午,洞泾镇光明云庐小区被紧急封控,小区内滞留了300余名装修工人、外卖小哥等无住宿条件的外来访客。洞泾镇云庐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筹备组组长金溢一边安抚滞留人员情绪,一边向镇政府求助、积极协调资源,滞留人员第二天就领到了脸盆、牙膏牙刷、被褥等生活物资,并得到开发商同意,得以免费入住小区内2人一间的“临时公寓”,解了燃眉之急。

“我妈妈在家里突然发烧了,喘不过来气,书记您快帮我去看看吧!”被封控在闵行的一名业主打来求助电话,新桥镇莘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何卫国二话没说就往居民家中跑,简单询问老人症状并测量体温后,就立刻拨打120救护车进行转运就医,全程陪同检查、配药、挂水,还垫付了医药费。何卫国把老人送回家已是凌晨2点,作为居民区的“大家长”,他说“幸亏居民找我们求助了,只要老人健康,我们做什么都值得。”

新浜镇南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青,结合村里老年人多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便民需求上门登记”党员服务队,建立物资套餐代买、客饭代买、药品代买、外出就医、液化气钢瓶置换等5个专项需求清单,一对一解决村民生活难题。

泖港镇焦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柳红弟成立“配药小分队”,划分外勤、内勤两个小组,外勤负责跑医院配药,内勤用“一辆铛铛车”开展村民健康守护接力。清晨“铛铛车”出发时,“爱心小药箱”里装的是村民的医保卡和病历本,傍晚回来时装的就是村民翘首以盼的救命药。

(松江组工)

(责编:马作鹏、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