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尽全力挑重担 上海7.8万名青年突击队员投身疫情防控
东方网通讯员申团4月21日报道:青年突击队是共青团带领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光荣创举。面对此轮疫情冲击,上海共青团发挥组织优势、强化组织动员,通过组建青年突击队,在疫情防控“急难险重”任务中,在与病毒的赛跑中,团旗和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始终飘扬在上海“战疫”第一线。
据不完全统计,3月以来,上海各级团组织共组建2553支青年突击队,7.8万名团员青年投身疫情防控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是青年突击队的青春注脚,为这场“战疫”,他们愿“青”尽全力。
方舱建设“急”“我们是青年,我们不上谁上!”
“我们是青年,我们不上谁上!”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许多迫在眉睫的任务急需有人承担。青年突击队队员用这句简单的话表达了决心。
接到方舱医院建设任务后,临港集团成立多支青年突击队,组织100余名青年投入到方舱交通建设、现场运行、后勤保障条线中。出征临港方舱的青年突击队由临港集团团委书记陈海慈带队。
交通建设青年突击队24小时内完成现场踏勘、临港方舱全专业初版设计图纸协调工作。第一时间联系浦东电力公司、临港供排水公司等,完成现场临时水电接入申请,保障了方舱在运行过程中的“生命线”。集团设计管理部罗渊等青年突击队成员发挥了自身的专业强项,组织设计单位与华山医院、现场运营团队、环卫、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沟通,在项目启动48小时内完成了方舱设计优化工作,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临港方舱的“蓝区”是距离病患最近的区域。浦东新经济公司团总支委员王飞和团队负责对接并落实方舱内外的维修需求,每天近200个各种各样的报修需求涌向维修保障团队,一串数据能记录他们的日常:日均百余次通话记录,活动轨迹超过20000步,每天工作时长近20小时。
金山方舱医院是另一个“战场”,管理运维和服务保障工作的是一支66人青年志愿者服务突击队,由上海建工团委从280名报名的团员青年中挑选组建。舱内标识张贴、床位铺设、物品摆放,舱外物资采购、物资清点与保管、物资搬运、网络布置……突击队队员们积极协助医疗人员在现场开展核酸检测,为金山方舱医院按时启用贡献了青春力量。
配药消杀“难”“开工了,加油!”
“我们要开始工作了,加油吧!” 目前,上海正在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新一轮消杀突击工作,上海市消防救援队伍各个青年突击队背上消杀设备,对涉阳楼栋、临时隔离点、公共环境进行消杀。至4月18日,上海市消防救援队伍执行消杀勤务286次,防疫消杀8265.17平方米,任务时长达1193小时。
在社区,一支支专门的“消杀突击队”成立了。早上8点,“消杀突击队”已经在江苏路街道小区内忙碌起来,他们肩背喷雾器,手持喷雾头,穿戴全套防护装备辗转于各个点位,对居民区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在这批消杀突击队中,有一支“新华物业青年消杀突击队”,由新长宁集团新华物业的年轻党团员干部和一批经验相对丰富的物业工作人员临时组成,经过消杀专家的岗前专业培训后,在防范区和管控区内,对楼道扶手、垃圾箱房、院落角落等公共部位进行有效消杀。
由于消杀区域大部分是老公房,消杀队成员每天都要背着沉重的消杀设备徒步爬楼至少60趟,一天的消杀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他们已汗如雨下。“六层的房屋,我们每个人每天要跑8-10个门牌号,背着30多斤的消杀桶跑上跑下,对体力消耗非常大。”新长宁集团新华物业的宋慧鹰感叹。
疫情期间,配药也是难题。在上海互联网医院或网上药店下单买药,能拿到药吗?在上海疫情最早封控的核心区浦东北蔡镇,一支抗疫送药青年突击队串起了“送药链”。这支团队由上海城投、上海警官学校的100多名党员和志愿者组成。其中一支团队负责当地互联网医院市民问诊配药的接收、分拣和配送工作。
而来自上海警官学校的青年突击队队员调研了五个居委干部,居委干部反映药品短缺的难题普遍存在,“由于社区封控时间久,居民中需要配药的人数特别多。有些药附近配不到,浦东配不到,需要到浦西的定点药房才能配到。”青年突击队队长小向说,他们在配药的同时,运用数据格式化导入居民配药需求,并采用复杂地址人工复核方式,算出最优配送路线,梳理配药采购的流程、困难以及注意事项,总结出4项流程要点、3项经验,为后续药品保障任务的开展提供经验。
直面病毒“险”青年医者在一线的使命与担当
直面患者和病毒,从白天到黑夜,青年医务工作者始终直面危险,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团委组建了专属青年突击队,80后发挥骨干作用,90后为主体。自2020年2月起,他们一直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显微镜是他们的“瞄准镜”,移液器是他们的“枪”,借助各类化学或物理效应抽丝剥茧地查因循证,坚持服务了逾7000名新冠患者的诊疗过程。
“大白”服写上“曙光 张兴”,他成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疗队首批由医生、护士、院感组成的28人队伍中的一员,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闵行老年医学中心临时执业点支援患者收治救护。两年前,同样是一个紧急电话,张兴当即报名加入了支援武汉雷神山的队伍,这一次,他同样毫不迟疑。这支以80后、90后为主的抗疫青年突击队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初心使命。
集结了526名团员青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团委在临港方舱医院及宝山院区定点收治医院分别成立青年突击队。在临港方舱医院,突击队队员们投入到统筹规划、诊疗规范流程制定、患者医疗护理、信息技术支撑、装备管理等工作。宝山院区的青年突击队积极与地区对接,保障患有急病、重病的新冠阳性患者医疗急救渠道畅通,提供转运绿色通道,开展多台紧急手术,为患者健康护航,践行“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使命与担当。
医院一线处处是“战场”,穿上隔离衣,她们成为病房里新生宝宝的“大白妈妈”;24小时轮班,确保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可以尽快准确地审核发送。儿科医院团委组织青年团员分别成立了金山公卫新冠救治、新生儿隔离病房、新冠核酸检测、物资保障四支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整建制接管儿童病房,建立儿科“第二战场”,在疫情防控中践行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社区任务“重”留下不惧不退的青春模样
核酸检测、物资运送、村居秩序维护,社区防疫是这次“战疫”的主战场之一,任务多且重,每一支承担任务的青年突击队都是“疫”线的一面旗帜。
在接到组建驰援社区核酸采样队的命令不到一个小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委便集结了30人组成了“复旦肿瘤”社区核酸采样青年突击队。封控后,他们奋战在社区抗疫一线,在斜土路街道和漕河泾街道奋战,4月4日全市“决战”当天,他们6小时内完成社区核酸采样13159人。
百名“运蔬侠”奋战在长宁社区,封控前,长宁团区委第一时间组建了103人的长宁运“蔬”联盟青年突击队,下沉全区10个街镇参与物资发放工作。青年指挥家葛维岳“跨区”报名,连人带车被分配在周家桥街道,还成了青年突击队的领队之一。这支6人小分队曾徒手搬运近30000份物资,在一次次搬运实践后,他们也总结了经验,“搬运较重的箱子,10个一排堆三四层,箱子较轻的话可以10×10堆放,而蔬菜包则可以50份为一堆。”
95后突击队队员、共青团员倪佳豪也冲在一线,不但一次次搬卸、运送抗疫物资,还在属地利西居委参与核酸检测的志愿工作。有时忙完一天,手酸得都抬不起来,但看到居民收到生活物资时的喜悦,再苦再累也值得。“我们多出一份力,居民就能早一刻拿到物资,有了居民的配合,疫情就能早一天结束。”
在浦东万祥镇,镇团委在短短几个小时就迅速集结了30名团员青年,他们变身“大白”,组成一支特殊的青年突击队。突击队中有一支“宣传小分队”,潘思文是其中一员。看似稚嫩的他已是一名抗疫“老兵”,2020年疫情期间,还在上大学的他报名成为防疫志愿者,走上道口,守护一座城的出入口。今年疫情来袭,潘思文响应镇团委号召,再次加入青年突击队,和其他队员们一起走街串巷,宣传最新防疫措施,引导村居民坚守“足不出户”“不要聚集”。
这场“战疫”,让更多人看到了青年突击队不惧不退的青春模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