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经济中心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周年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交出答卷

2022年03月02日16:59 | 来源:东方网
小字号

原标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周年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交出答卷

  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的发展格局,明确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为“一核”对整个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一年中,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李强书记“牢牢把握重大机遇、加快提升核心功能、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善于凝聚各方力量”四方面工作要求,全力推动《总体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151.4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总体方案》批复一周年之际,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2021年9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发布实施,明确“一区五新”总体发展框架

  回顾过去的这一年,既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同样也是世界变局、新冠疫情交织影响充满变数和挑战的一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各项发展任务艰巨的情况下,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继往开来、凝心聚力,以“二次开发”“二次创业”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极中极”和“彩虹桥”的功能不断强化。

  用一组数据来简单概括,2021年全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税收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29.1%,高于全市11.7个百分点;社会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4%;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5%;规上工业总产值505.6亿元,同比增长16.6%,高于全市平均6.3个百分点;除此之外,虹桥枢纽总客流量317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8.85%;铁路虹桥站累积到发旅客量10280.6万人次,同比增长28.58%;虹桥机场累计进出港旅客3302.30万人次,日均9.05万人次,同比上升7.12%,商务区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去年9月,管委会会同四区政府举行了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功能性平台集中揭牌仪式,龚正市长出席。总投资超302亿元的40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90亿元的20个重大工程集中开工、9个重要功能性平台集中揭牌。集中签约的重大项目涉及总部经济、创新经济、数字经济、贸易及高端服务,是商务区为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抓招商、引项目、促投资的阶段性成果。

  一年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加快塑造核心功能,《总体方案》明确的29项政策措施,已落地23项,均在商务区有应用场景或已接受政策辐射,“一区五新”的功能框架加快显现。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企业展示中心

  来到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企业展示中心,数字新经济、时尚新消费、生命新科技、汽车新势力、低碳新能源、贸易新平台六大产业板块具体内容与发展脉络清晰可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积极引进商务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聚焦新领域,抢抓新赛道,体现新动能,跑出加速度,引领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

  在数字新经济方面,以数字为驱动,开启元宇宙新时代。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工作要求,商务区聚焦元宇宙、电竞、北斗导航、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吸引了万生华态、超竞互娱、皇族电竞、广联达、聚水潭、华测导航、携程、爱奇艺、驴妈妈、科大讯飞、百秋、震坤行等6619家数字经济企业,打造长三角与上海都市圈的数字经济创新动力核。

  在时尚新消费方面,以国潮为驱动,探索美好新生活。立足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商务区不断培育消费新业态新亮点,已吸引安踏、波司登、美的、虎头局、锅圈等为代表的商贸企业1.67万家,加速集聚国内外消费品首店、体验店,吸引知名品牌、强IP品牌落户,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为依托,打造上海西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助力长三角消费一体化升级。

  在生命新科技方面,以生物医药为驱动,定义发展新标准。围绕“健康中国2030”,商务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布局,已吸引罗氏、东软、信达、威高、正大天晴、康德莱、其胜生物、云南白药、库克医疗等企业2800多家,将依托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与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两大平台,发挥高端医疗服务、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总部集聚优势,打造长三角生物医药总部集聚区。

  在汽车新势力方面,以智能为驱动,引领行业新风向。依托长三角国际领先的汽车产业布局,商务区集聚汽车产业链企业1722家,包括爱达克、奇石乐、东风为代表的设计和研发,以博世、米其林、佳通轮胎、捷氢科技、科施博格、萨玛为代表的零部件制造,以澳康达、奔驰、尼桑、光束、美团租车为代表的销售和服务,以复睿、福瑞泰克等为代表的无人驾驶、智能出行企业,以蔚来、威马、重塑、哪吒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加速打造上下游协调创新的汽车产业集群。

  在低碳新能源方面,以双碳为驱动,描绘绿色新蓝图。围绕国家现代能源体系和双碳战略部署,聚焦太阳能、氢能、核能、风电、储能等重点领域,商务区已引进低碳新能源企业1122家,天合光能、晶科能源、远景能源、中核建、中电投、壳牌、神马电力、安姆科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设立国际化总部,在促进能源、研发、科技、制造、消费等行业价值链重构、实现绿色创新经济引领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贸易新平台方面,以会展为驱动,打通内外经济循环新格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一轮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围绕习总书记“越办越好”指示精神,商务区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加速“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贸易商”,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初具规模。高水平建设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服务经济,集聚各类总部400多家,打造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

  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走进社区,虹桥“海外人才荟”人才服务分中心设立

  去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制定《关于支持打造虹桥进口商品集散地的政策意见》,持续放大进博会的办展效应和溢出效应,做大贸易规模,促进“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

  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新入驻企业647家,已完成东方国际旗下5家企业整体迁移及新设工作,吸引了来自90多个国家(地区)、200多家供应商、5700多个品牌、6万多种商品入驻;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成进出口货值约8.9亿元;虹桥品汇二期A栋总面积8.3万平方米综合体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已正式启用;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以国别贸易为特色,目前共开设阿根廷、英国等国家馆63个,吸引了白俄罗斯、墨西哥等7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家客商、2万个品牌、9万种商品入驻;虹桥海外贸易中心目前已有新加坡企业中心、中国马来西亚商会、法国企业中心、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等31家贸易及投资服务机构入驻,联系全球超过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推动服务平台建设,集聚各类人才及人才培育、服务机构或平台,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定位“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集约化”,1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了1家集约共享的医技中心平台、10家国际国内高端医院、多家医技门诊机构、10余家生物医药头部企业;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企业服务中心设立包括政策咨询专窗、进博参展专窗、金融服务专窗等10多个专项特色服务窗口,此外既有自助办理区、也设立了“虹管家服务站”、同时在营商会客厅对接各类招商咨询服务,方便企业快速,一站式入驻虹桥。

  进入今年,商务区在制定《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土空间中近期规划》、形成《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重点产业目录》上发力,同时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出台《总体方案》政策措施2.0版,充分发挥政策资源优势,以政策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站在151.4平方公里范围,对区域规划进行整体谋划、整体提升,以国际视野、国际化定位,破瓶颈、补短板,强化面向实施,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一周年之际完成商务区空间规划优化纲要编制,并进一步形成商务区国土空间中近期规划,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旨在实现商务区打造全域联动、融合共进的空间体系,万商云集、活力四射的开放创新新平台, 辐射共享、内外联通的国际枢纽新门户,产城融合、魅力宜居的国际化新城区,生态绿色、智慧共生的未来城市新样板等几个方面。

  开展重点产业规划研究,完善产业布局。凝聚各方力量,支持“四高五新”产业重点领域发展,聚焦“高能级总部经济、高溢出会展经济、高流量贸易经济、高端化服务经济”的中央商务核心功能,聚力“数字新经济、生命新科技、低碳新能源、汽车新势力、时尚新消费”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长三角融合创新经济极核,建设具有集聚力、辐射力、创新力的国际一流中央商务区产业新空间、新场景、新体系。

  商务区配合市发展改革委,聚焦统筹在岸离岸业务、放宽市场准入、引进国际人才等领域,同步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政策措施2.0版,加快提升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能级,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政策围绕“强商务、强会展、强交通、强统筹”展开。进一步强化“大商务”功能,加快建设一流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和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持续提升“大会展”能级,更好承接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不断完善“大交通”基础,着力打造联通国际国内的开放枢纽;着力强化要素支撑和政策保障,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功能。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今日并非一日之功,商务区的未来已经始于足下。去年9月,李强书记调研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时提出“牢牢把握重大机遇、加快提升核心功能、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善于凝聚各方力量”四方面工作要求,商务区管委会进一步梳理发展瓶颈,持续推动“区域品质提升、经济发展倍增、进博效应放大、总部经济集聚、展会产业联动、综合交通完善、品牌营销推广”七个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如同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所说,“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也将继续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聚精会神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为全市明年经济增长做出新贡献,全力跑出商务区加速度,继续描绘属于151.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