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会|吴瑞君委员:关注“问题学生”,实现学校社会工作全覆盖
如何应对当前屡屡发生的青少年行为偏差、心理障碍乃至极端行为等问题?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吴瑞君教授认为,上海应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学校社会工作发展。
“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提出要在学校中设立学校社会工作站或设置学校社会工作者岗位。上海从2002年开始进行学校社会工作试点并纳入德育工作体系中,”吴瑞君委员说,20年过去,由于缺乏体制机制配套,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缺乏稳定的发展架构、服务资金来源及政策环境,试点随着区域政策变动时断时续,整体进展缓慢,难以满足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需要。
吴瑞君委员认为,现行学校心理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基本保护服务,但在满足日益增长、多元化的学生身心成长需求方面力有不逮。学校社会工作进驻学校后,能在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校园暴力等敏感问题上发挥专业作用。但目前社工在与学校建立专业关系进驻学校开展服务上面临重重阻碍,难以及时接触到“问题学生”,服务覆盖深度有待加强。
吴瑞君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尽快总结现有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成功经验,将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与街镇社工站发展紧密结合,纳入本市社会工作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争取十四五末实现学校社会工作的全覆盖。
据介绍,美国学校社工与学生的比例为1:400-500,我国香港则采取一校一社工或一校两社工的驻校社工制,同时还有全港135间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为驻校社工提供协助支持。“根据上海实际情况,可针对问题发生率较低的学校或学校社工专业人才较为紧缺的区域构建一人服务多所学校的联校机制;针对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学校或学校社工专业人才较为丰富的区域构建一校一人甚至多人的驻校机制。”吴瑞君说。
吴瑞君还建议上海采用政府财政拨款或购买服务方式为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此外,现有学校心理老师是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学校心理老师的社工专业培训,将社会工作职业能力证书作为其职称评聘等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便实现心理和社会工作的有机融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